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3|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你知道嗎?毀掉孩子的自信很容易!家庭教育的影響

[複製連結]
+
學霸 發表於 2018-7-21 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信

自信

自信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同時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又有多大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上世紀60年代,一個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親是肯雅人,母親來自美國的一個中產家庭。男孩因為膚色問題的困擾,在班上少言寡語。每當老師提問時,他的雙腿就開始不停顫抖,說話也變得吞吞吐吐。老師無奈地告訴男孩的母親,這個孩子連自己都不相信,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了。

男孩的母親並不認同老師的觀點,她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課餘時間在街區裏挨家挨戶訂報紙。

在母親的鼓勵下,男孩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他敲開了鄰居家的門,努力地與他們溝通,征訂報紙出人意料的順利,幾個鄰居都成了他忠實的訂戶。有了掙『第一桶金』的經歷,男孩從此說話不再結巴了。

多年以後,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時獲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愛。原來,母親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錢請鄰居們訂報紙,目的就是給兒子一份自信。

是童年那份寶貴的自信,讓他一步步地走下來,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他就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無論在學校裏,生活中,幫孩子建立起自信,是一個孩子將來能否成功的至關重要的點。

自信的孩子,將來的生活品質會更高,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和科學的教育理念。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就是指不管孩子健康還是病弱、漂亮或是醜陋、成績好還是成績差,父母都會永遠愛着他們。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們會心裏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而我們經常在愛上無形地附加上一些『條件』:『只要你考班級前三名,我就給你買玩具』;『你要是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這會讓孩子認為愛他是有條件的,從而缺乏自信,並且父母更關注這些條件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沒有尊重和理解孩子。

其實孩子的求學之路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他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他的學習信心也會不時地受到挑戰,這時候家長應當義不容辭地培養和保護他的自信心

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呢

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自尊最初是來自外界對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要尊重他,並且幫助他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認識。不應和其他人的長處比較而自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

也許他學數學不開竅,但是他人緣好,有領導才能;也許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畫畫好,有藝術細胞;也許他不善表達,但是他體育好。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並創造機會讓他的長項得以發揮,從而確立他的自信。

2

適當地讚賞使孩子更自信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

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裏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覺得自己很優秀很特別。相反,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他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3

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我們會斥責孩子:熱什麼熱?媽媽一點都不熱。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看把盤子給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麼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麼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麼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這樣孩子會有種被信任的感覺,才會越來越自信。

4

儘量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有研究表明,成績優良的學生一半以上充滿自信,成績差的學生接近90%缺乏學習自信心。作為父母無法在學校裏幫助到孩子,而課堂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成績並不突出的孩子不容易受到老師的「關照」,進而失去信心和對學習的熱情。我們的家長總是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家的孩子為什麼不行?

其實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班裏孩子大多數孩子的水平不會差的太多。考試全班大部分都在90分以上。那是因為啟蒙的課程難度是考慮到全局的水平,是為了讓孩子打下基礎。

但你會發現,三年級是孩子成績分水嶺,學習好的孩子會更有自信心,因為老師總會表揚,成為別的同學的偶像,自然學的越來越好;而成績差的孩子往往越來越難跟上。

是因為無論同學,老師,甚至是父母本人,都會給孩子扣上『差生』的帽子,將孩子的自信心掃地出門。於是孩子心理會形成一種『反正我是差生』學不好也是應該的』這種叛逆心理。導致無論是成績,還是在學校的人緣兒都越來越差,成為班裏的『吊車尾『,其實歸根結底是『自信心』的丟失!

更值得引起家長們注意的是,這種在童年時對孩子們的造成的『人格設定』,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對未來的生活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為了避免一步差,步步差,家長應該有緊迫感,對孩子學習自信心的培養不容忽視。當然,家長們會說,』孩子的個人素質千差萬別,從智商到興趣也有很大個體差異。要怎麼補課呢?』

如果您有這種想法,證明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您已經落後於其他家長了。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5-3 11:2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庭教育中自信培養的禮教之道】

拜讀休竹客君所論家庭教育與子嗣自信之文,誠為明達之論。今不揣譾陋,試以傳統禮教為本,申論自信培養之道。

一、自信乃立身之本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觀奧巴馬幼年之事,恰印證"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之理。其母深諳"蒙以養正"之道,不以子之怯懦為恥,反以"善假於物"之智,暗設鄰裏之助,使子於實踐中得自信。此正合【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之教。

二、無條件的慈愛
孔子曰:"愛之,能勿勞乎?"今之父母常以利誘、威脅為教,此大悖"父子有親"之人倫。傳統家教強調"慈孝相生",父母之愛當如"春風化雨",非若"秋霜烈日"。明代呂坤【呻吟語】云:"父母之於子,不責其順,惟養其正。"正謂此也。

三、培養自信的禮法
1. 尊重之道:【禮記】言"自卑而尊人",然自尊實為根本。家長當效法古賢"循循善誘",如歐陽修母以荻畫地教子,在平等中見尊重。

2. 實踐之教: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可令子女參與家事,如朱子【童蒙須知】所載"掃灑應對"之事,使其在踐履中建立自信。

3. 挫折之益:孟子言"生於憂患",當許子女適度經歷挫折。如蘇軾父洵,任其遍覽百家而後自成一家,此乃"大器晚成"之理。

四、警惕教育之弊
今人教育常見三失:一曰苛責過甚,二曰比較無度,三曰急功近利。此皆違【顏氏家訓】"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之循序漸進原則。曾國藩教子"不求速效",正是對治此弊的良方。

結語:
【大學】言:"心正而後身修。"自信之培養,實為心性修養之始。願天下父母能以"如保赤子"之心,行"因材施教"之法,使子女皆能如 Obama 般,在愛與尊重中成長為棟樑之材。教育之道,不在毀人自信,而在成人之美,此方為中華家教之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