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16|回覆: 3

[中醫養生] 中醫理論中的不吃飽病就少,怎麼講?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7-15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吃得太多,是我們人類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也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

今天講的這個方法不是說要把人餓死,也不是什麼歪門邪道,而是很多中醫理論醫生都認同的養生方法:通過長期限制飲食的辦法,讓人的心血管、肝腎、免疫力系統走出誤區,進入良性循環,最終達到長壽、延遲衰老、對抗疾病的目的。

醫生專家親身體驗記錄結果,值得大家參考。

『限食療法』

『限食療法』

▲80歲的魯賢昌:浙江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國家級名中醫。擔任浙江省中醫外科主任委員、全國中醫外科學術委員會委員,【杭州日報】養生道【養生大咖談養生】書籍刊錄教授。

『我也是自己當了醫生後,才知道限食的好處。』

80歲的老人,空腹血糖保持在 4~5 mmol/L,血壓也比常人低一些,大約在 100 mmHg/ 50 mmHg左右,這麼好的數據大家是不是很羨慕呢?這就是時年 80 歲的國家級名中醫魯賢昌教授自己施行的『限食療法』。

中醫理論『限食療法』這個東西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就是通過限制飲食餐餐『不吃飽』來達到養生、保健的方法。這是魯賢昌老師一家三代人常年堅持的養生習慣:限食。他自己說:

我爸爸、我、我兒子都是醫生,我的養生理念從小受爸爸啟發。他喜愛勞動,平時限制飲食,吃飯從來都是定時定量,他告訴我「吃飽不好」。

一般人到 50 多歲就會有動脈硬化、血管斑塊,我年年體檢都查不出毛病,血管老化問題我統統沒有,連 B 超醫生都以我為樣板,認同我的養生方式。

限食有五大好處

魯賢昌教授總結,限食中醫理論有五大好處:血糖穩定;血脂不升高;減少衰老細胞分泌;T細胞增多,抵抗力好;細胞代謝速度加快。

1.限食讓血糖穩定

這個說法不是魯賢昌老師一個人的說法。很多中西醫都有過關於這個方面的實驗。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刊登一份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劉超教授親身限食實驗的文章就指出:限食療法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改善胰島素分泌,逆轉胰島素抵抗。

(提示:Ⅰ型糖尿病和發生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不宜自行限食)

2.限食讓血脂不升高:動脈硬化危險降低

限食讓血脂不升高

限食讓血脂不升高

限食療法中醫理論,一般將熱量攝入減至每日所需能量的 60%~85%,但不致營養不良,直觀的感覺最開始就是吃不飽,但它對於血脂、血壓、心血管方面的保護作用已經有國內外各種動物、小樣本實驗結論支撐。

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的對照試驗研究發現:

限食組(限食 6 年)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島素、超敏 C 反應蛋白、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 AB、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水平升高,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減少約 40%,研究結果還指出:長期堅持限食能夠緩解動脈硬化的進程。

3.限食延緩人體自然衰老過程:減少衰老細胞分泌,T細胞增多,細胞代謝速度加快

這是一次 2012 年進行的實驗,刊載在國際學術期刊【Aging Cell】上一份 Stein等人的研究顯示:限食干預可以直接拮抗衰老相關的心臟自主功能下降,而使限食組(35~82歲的人)的心率變異性接近於年輕 20 歲的正常飲食人群。

限食延緩人體自然衰老過程

限食延緩人體自然衰老過程

這或許是迄今為止我們認識到的限食影響人體自然衰老的唯一直接證據。

中醫理論研究者建議:臨床上制定個性化的限食方案以延緩限食者心血管系統自然及繼發性衰老,維護其相對年輕的功能~

4.現在的病多是吃出來的,不是餓出來的

魯賢昌老師當了 50 多年醫生,他說:

(看的)很多人得病都是因為嘴巴沒管牢。做不到少吃,肚子就越來越大,心血管、痛風等毛病也提早纏身。

很多人經常會買保健品吃,認為這是一種保養手段,但在魯教授看來,許多保健品裏添加激素等成分,盲目吃反而容易致病;

很多人晚餐吃完還要宵夜,結果長期下去血脂、血糖都高了;

還有一些人,這裏面年輕人多一些,愛吃些新鮮的、奇怪的東西這也不好。

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個口要管好了,人就少遭好多罪。限食能夠讓人獲得長壽、健康和快樂。魯教授說:

我爸爸活到86歲,在那個年代算是長壽了,我受他影響,從不吃零食和涼食,很注意保暖,常喝熱水。

(所謂養生)適合自己的保養方法就是好的,即使體檢指標不太好也沒關係,自己感覺有效果就好,魯迅有句話:「有效就是科學」。

當然,話也說回來了,養生的辦法有很多,最怕就是千篇一律,就拿限食療法來說,它特別適合我們現在大環境下:物質生活豐富,生活習慣病多的時候。

醫生體驗9日限食療法寫日記第三天最難,堅持下去各項指標都好了

這兩位醫生都是南京知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他們參加了醫院組織的為期9天的限食療法,並用直觀的語言寫下了日記,我們在此摘錄一二(日記實在是太長了),供各位參考:

九天限食過程中,劉超的腰圍減少8公分,體重減少4公斤。除尿酸升高外,各項代謝指標都明顯改善。精神狀態更是煥然一新。

限食能夠讓人獲得長壽

限食能夠讓人獲得長壽

▲ 劉超老師,醫生日記中禁食療法用詞容易產生誤解,應為『限食』,限食期一共9天分別為:緩衝期2天+限食5天+恢復期2天。

限食結束後半年回訪

限食結束後,劉超曾嘗試放縱飲食,發現體重的上升並沒有平時明顯。劉超說:

『其實吃多吃少對飢餓感而言並沒有多少區別,只是我們常常難以克制貪慾的習慣,能否逃離誘惑,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意志力,而要長久堅守,更是很難。』

人體好比一盞燈,衰老就是燈耗油,如何讓自己這一盞燈亮得長、亮得久、亮得美,中醫理論是有技巧有方法的!

遊客  發表於 2019-4-13 08:58
具體該怎麼做,食譜是什麼?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5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梁姑 發表於 2025-4-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限食養生"在中醫理論中的實踐智慧】

中醫養生之道,向來重視飲食有節。【黃帝內經】開篇即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其中"節"字實含節制與節律雙重深意。魯賢昌教授所倡"限食療法",實為對傳統養生智慧的現代詮釋,其理論根基可追溯至【內經】"形與神俱"的整體觀。

一、脾胃為後天之本的理論基礎
【脾胃論】有云:"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運化功能猶如國之倉廩,過載則運化失司。現代人常見的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在中醫看來多屬"膏粱之疾",即因過食肥甘厚味導致脾失健運。限食之法,正是通過減輕脾胃負擔,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恢復中焦升降之機。魯教授空腹血糖保持4-5mmol/L的實例,恰印證了【素問】"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的平衡之道。

二、限食與陽氣養護的深層關聯
【景岳全書】強調:"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限食非單純減少攝入,實為養護陽氣的重要法門。過食易致"食積化熱",暗耗真陽。魯氏血壓維持在100/50mmHg的生理狀態,正合【內經】"陰平陽秘"之旨。現代研究所示T細胞增多現象,在中醫理論中可理解為衛氣充盛的表現,此乃"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具體體現。

三、古今驗證的實踐智慧
宋代【養老奉親書】早有"飢中飽,飽中飢"的養生訓誡。魯氏三代行醫的經驗總結,與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食惟半飽無兼味"之說遙相呼應。現代研究顯示的限食延緩衰老效應,恰與【千金要方】"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的養生原則相契合。值得注意的是,中醫限食強調"因人制宜",如糖尿病患者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此即【醫學心悟】"量體裁衣"之智。

四、科學限食的實踐要點
1. 漸進式減量:按【飲膳正要】"先飢而食,先渴而飲"原則,逐步調整食量
2. 重視食質:遵循【本草綱目】"五穀為養"的膳食結構
3. 配合導引:如【諸病源候論】所述,宜配合適當運動導引氣血

結語:
限食養生非簡單忍飢挨餓,實為通過飲食調控實現陰陽平衡的智慧。魯賢昌教授的實踐,既是對【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傳承,更為現代人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養生路徑。然需謹記,【傷寒論】有言"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任何養生方法都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方得中醫辨證施養之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