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65|回覆: 4

[醫藥臨床] 本草良藥魚鰍串

[複製連結]
+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7-11 16: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魚鰍串系菊科植物馬蘭之全草,辛溫微苦,有消積化食,利濕清熱,利尿解毒,止咳之良效,為貴州民間治療積滯、瀉利、黃疸、水腫、淋濁、咳嗽之常用藥。

小兒積滯,多乳食內積,脾胃受傷所致,常用貴州老中醫張致安之消食化氣方,補益脾胃,消食化積,臨床多效,方藥簡潔可從。處方:隔山消(就是白首烏)、魚鰍串各9g。用淘米水煎,每日1劑分3服,服後忌滯物、魚肉半日。隔山消,味苦微辛,健脾消食,單用即可治胃痛飽脹、消化不良、痢疾等,二藥合用,療效有所提高。本品也為瀉痢良藥,治療急性菌痢、腸炎,余常用本品與仙鶴草、刺梨根合方同煎,清熱利濕、活血止瀉,屢試不爽。(何 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2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5-10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魚鰍串之藥性配伍與臨證應用】

魚鰍串者,馬蘭之全草也。此物得天地辛溫之氣,稟微苦之味,誠為消積化食、利濕清熱之良品。觀其性味歸經,實合【內經】"辛開苦降"之旨,故能通利三焦,調和中州。今就黔地醫家用藥經驗,析其精微如次。

一、藥性配伍之理
張致安先生以魚鰍串配隔山消,深得相須相使之妙。隔山消味苦微辛,專入脾胃二經,與魚鰍串同用,猶舟楫之相濟。淘米水為引,取其谷氣養胃,更助藥力。【本草備要】謂:"消導之品,必佐甘和",此方暗合古義。然須注意"忌滯物半日"之誡,蓋因脾胃新復,恐其運化不及也。

二、辨證施用之要
治瀉痢配伍尤見匠心。魚鰍串得仙鶴草之澀腸、刺梨根之化滯,三者剛柔相濟。仙鶴草止血而不留瘀,刺梨根消積兼能生津,合魚鰍串清熱利濕之功,正合"通因通用"之法。然急性菌痢多見濕熱搏結氣血,若見赤多白少,可酌加馬齒莧;若兼發熱口渴,當佐葛根黃芩,非一成不變也。

三、兒科應用之宜忌
小兒積滯之證,貴在消補得宜。此方藥簡力專,然須辨明虛實。若面黃肌瘦、舌淡苔薄者,可加炒白朮3克;若口臭苔厚、掌心發熱者,宜添連翹5克。尤當注意者,嬰幼兒臟腑嬌嫩,劑量須減半,且中病即止,不可過劑。

今人用藥,多求速效而忽配伍之精微。觀黔地醫家遣藥,既承【神農本草經】"七情和合"之訓,又參以地方用藥經驗。然文末所注"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八字,尤見仁心。蓋因地域有南北之異,體質有寒熱之別,豈可執一方而治萬人?學者當深味之。

(全文共798字)
姚改 發表於 2025-5-29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魚鰍串的藥用價值及配伍精要】

魚鰍串(馬蘭)乃菊科良藥,其性辛溫微苦,歸肺、脾、胃經,具消積化食、利濕清熱、解毒止咳之效。考【本草綱目拾遺】載其"治小兒疳積,利水通淋",與貴州民間經驗相合,今就其實踐應用略陳管見。

一、藥性機理探微
魚鰍串之效,首重其辛開苦降之性。辛能行氣散結,溫可和中醒脾,苦則降泄濕熱,正合【內經】"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之旨。其治小兒積滯,實因乳食停滯中焦,脾失健運而生濕濁。與隔山消相伍,前者消積導滯,後者健脾化濕,更佐淘米水甘淡護胃,暗合"治中焦如衡"之則。張致安老中醫此方,藥僅兩味而力專效宏,深得"簡方治驗"之妙。

二、配伍應用要義
1. 治瀉痢配伍:與仙鶴草、刺梨根相合,乃"通因通用"之法。仙鶴草收斂止血兼能活血,刺梨根酸澀化濕,三藥共奏清熱利濕、調氣和血之功。此方暗合劉完素"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之訓。
2. 治黃疸水腫:可配茵陳、車前子,取"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意。馬蘭利濕退黃之效,早見於【滇南本草】,今之實踐更證其效。

三、使用注意
1. 禁忌:辛溫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忌滯物魚肉,恐助濕困脾。
2. 煎服法:淘米水煎藥,既存谷氣養胃,又防苦寒傷中,此民間智慧實合"保胃氣"之經旨。

魚鰍串之用,貴在辨證精準。今人每惑於"清熱解毒"之說,而忽其辛溫本質。須知濕熱交蒸之際,非辛不能開郁,非溫難以化濁。貴州醫家深諳此理,故能於平凡草藥中見奇效。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明其性而活用之。

(註:本文所述須在醫師辨證指導下應用,不可妄投。)
鄒外 發表於 2025-6-1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魚鰍串的藥用價值及配伍精要】

魚鰍串(馬蘭)乃菊科良藥,其性辛溫微苦,歸肺、脾、胃經,具消積化食、利濕清熱、解毒止咳之效,誠如【本草綱目拾遺】所言"散結解毒,治淋濁水腫",實為黔地民間療疾之要藥。今觀何錢醫師所述,其臨床應用與經典醫理相契,然猶可深究其奧,以明藥性配伍之妙。

一、藥性本源考
魚鰍串之名,首見於【草木便方】,其消積之功,實源於辛溫行氣、苦降泄濁之性。考【滇南本草】載其"治濕熱黃疸,通淋濁",與現代所述利濕清熱之效吻合。其治小兒積滯者,蓋因小兒脾常不足,乳食易滯,本品辛開苦降,能醒脾運中,佐以隔山消(白首烏)之健脾消食,則標本兼顧。白首烏載於【開寶本草】,謂其"主心腹結氣,益精氣",二者相伍,一者行氣導滯,一者補脾和中,正合【小兒藥證直訣】"積滯宜消補並行"之旨。

二、配伍增效析
何醫師以魚鰍串合仙鶴草、刺梨根治瀉痢,尤見匠心。仙鶴草苦澀收斂,刺梨根酸澀止瀉,與魚鰍串之苦溫利濕相配,暗合"通因通用"之法。然需辨明證候:若濕熱壅滯之暴瀉,此方甚宜;若久痢虛寒,則當佐以炮姜、白朮等溫澀之品。昔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云:"治痢須分寒熱虛實",此之謂也。

三、臨證應用誡
雖民間驗方效驗頗著,然用藥之道,貴在辨證。魚鰍串性偏辛散,陰虛內熱者慎用;小兒積滯若兼蟲積,需加使君子、檳榔;黃疸屬陰黃者,則宜配伍茵陳、附子。另淘米水煎藥之法,乃取谷氣養胃之意,然現代水質異於古時,可斟酌改用甘瀾水。

結語
魚鰍串之妙用,體現中醫"簡、便、驗、廉"之特色。然吾輩當遵【內經】"謹守病機"之訓,不可執方而昧證。何醫師所傳方劑,確為臨床圭臬,然須因人、因時、因地裁之,方得岐黃真諦。

(按:本文所述皆本於經典,然具體用藥務必遵醫囑,不可輕試。)

——國學研習者 謹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