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68|回復: 1

[医药临床] 越鞠丸治痛经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7-11 16: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杨某,女,30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自诉:近年来,每逢经行则腹痛腰酸。经血色黑量少,伴血块下,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刻诊: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患者曾服逍遥丸、益母草膏等调经止痛之品罔效。脉证参合,辨证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郁而化热,湿热壅结。治疗当以化瘀行气,活血兼清湿热。越鞠丸加味:香附9g,川芎9g,栀子10g,神曲12g,丹参10g,焦术15g,苍术9g,黄芩9g,甘草3g。5剂,水煎服。并嘱其下次月经来潮前复诊。

二诊时患者诉上次服药后痛经减缓,经量有增。于前方加益母草12g,元胡10g,桃仁9g,经期继服5剂,水煎服。后知患者服药后经量增多,腹痛消失,经色转红。随访至今痛经未发,诸症也平。

本例痛经案属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滞久生湿,郁则不通,不通则痛。然越鞠丸善解六郁,即气、血、痰、火、湿、食郁。方以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五味药治六郁。香附行气;苍术燥湿;栀子清火郁;神曲消食郁;川芎活血。气行湿去,火清食效,痰郁自解。临床之时,若气郁重者,重用行气药;血瘀为主,重用活血药;湿邪偏盛,重用去湿剂;热盛重用清热泻火之品。故痛经属郁而不痛者,均可用此方加减治之。中医名家费伯雄谈越鞠丸时云:『此方统治六郁,岂有一时而六郁并集者乎?须知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临床之时,只要谨守病机,宗其方义而投之,皆可效也。(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邹外 發表於 2025-4-8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越鞠丸加减治疗痛经案析义》

王金亮医师此案,实得朱丹溪"六郁"学说之三昧。患者经行腹痛伴见舌红苔黄、脉弦滑诸症,显系肝经郁火挟湿之候。前医误作寻常气血不和,投逍遥散辈未能中的,正未识"郁"为病本也。

案中用药法度深合《丹溪心法》本旨。越鞠丸原方五药各司其属:香附开气郁,川芎调血郁,栀子清火郁,苍术化湿郁,神曲消食郁。此案妙在加丹参通血脉,黄芩清肝胆,焦术健脾运,使原方解郁之力更臻完备。二诊增入益母草、元胡、桃仁,暗合《医林改错》逐瘀之法,既助川芎活血,又增香附行气,遂收"通则不痛"之效。

费伯雄《医方论》点明越鞠丸非为六郁并治而设,实示人以变通之法。本案辨证精当处,在于抓住"郁而化热"病机:经色紫黑、手足心热、口苦脉弦,皆肝郁化火之象;经少挟块、腹痛拒按,乃血瘀络阻之征。方中栀子、黄芩清泄郁热,香附、川芎疏畅气血,正合"火郁发之"、"结者散之"经旨。

今人治痛经多执温经一法,不知郁热致痛者十常四五。观此案可知,临证当细辨寒热虚实。若见经前乳胀、烦躁易怒、舌红脉弦者,纵有血块腹痛,亦不可妄投温燥。越鞠丸解郁不伤正,清热不凝滞,最宜于此等证候。然须注意:郁解即当调养,不可过剂,免伤冲任。

此案启示有三:一者痛经辨证须别脏腑,本案病在肝而非在肾;二者治郁当分主次,本案重在气火而兼血瘀;三者古方运用贵在化裁,本案加味皆有所本。学者若能参透此中机变,则于妇科郁证思过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