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3|回复: 2

[武术视频] 太极拳一代实战派宗师洪均生指导弟子太极拳,真正的宗师高手! ...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7-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文义 发表于 2025-6-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洪均生先生太极拳之实战理法及武学精神》

洪公均生先生(1907-1996)乃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入室弟子,其拳法深得陈式太极缠丝劲之精髓,更融会《易经》阴阳变化之理,形成"松活弹抖、螺旋缠绕"的独特技击体系。观此影像资料,可见宗师指导弟子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劲运用,实为当代太极拳实战化传承之珍贵范本。

一、螺旋缠丝之科学机理
洪公拳架处处体现《太极拳缠丝劲论》"运劲如抽丝"之要义。其指导弟子推手时,肩、肘、腕三节贯串如九曲珠,正合《周易·系辞》"曲成万物而不遗"之道。影像中可见其化劲时腰胯转动不过五度,却能使对方劲力落空,此即《太极拳论》所谓"偏沉则随"之妙用。现代运动生物力学证实,这种螺旋运动可使肌纤维募集效率提升40%,正是传统"四两拨千斤"的科学依据。

二、阴阳相济的实战智慧
洪公教学特别强调"欲左先右"的阴阳互济原则。影像中指导弟子"捋劲"时,先以肘关节微向巽位(东南)引化,随即转腰发劲于震位(东方),恰合《太极拳体用全书》"引进落空合即出"之要诀。其手法变化暗藏先天八卦方位,右手履劲对应坤卦(西南),左手挤劲取法乾卦(西北),形成天地定位之势,此乃将《易经》"仰观俯察"之理具体而微。

三、武学精神之当代启示
洪公教学时反复强调"练拳须明理",此"理"既指拳理,更含做人处世之道。其创编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三十二式,每式皆可拆解为"化、拿、发"三重用法,体现"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的渐进之道。这种"体用兼备"的教学理念,正是对《大学》"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诠释。当今传统武术传承尤当效法此种"即器明道"的授业方式。

结语:
洪均生宗师之拳法,实为传统文化"道器不二"的活态呈现。其技术体系融合《黄帝内经》经络学说与兵法奇正之变,教学过程中更处处彰显"因材施教"的儒家教育智慧。吾辈研习传统武术,当透过招式表象,深入领会其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文化精髓,方不负先贤薪传之苦心。
贾况奕 发表于 2025-7-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洪均生先生太极拳之实战宗风》

(引论)
观洪公均生演拳视频,其劲路之精微、身法之缜密,诚得太极三昧。今人每以太极拳为养生体操,殊不知此道本为"十三势"实战体系,洪公之艺,正可证太极本相。

(一)缠丝劲之真诠)
洪公所示"缠丝劲",非止外形缠绕,实乃《太极拳论》"气宜鼓荡"之具体呈现。其教学强调"螺旋中须有吞吐",暗合王宗岳"运劲如抽丝"之要诀。细察其推手示范,每于对方劲路将出未出之际,即以缠丝化其根节,此即陈鑫《太极拳图说》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妙境。

(二)三节九窍之秘)
洪公尤重"三节九窍"训练法,此实本于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论。视频中可见其指导弟子时,必先校正踝、膝、胯三节贯串,正是遵循"节节贯串"的古训。当代习拳者多忽视此基础,以致劲路断滞,洪公之教可谓对症良方。

(三)实战应用之要)
观洪公散手应用,其"引进落空"之法极得李亦畲《五字诀》精髓。视频中"四两拨千斤"之技,非取巧也,乃严格遵循"舍己从人"原则,通过听劲训练达至"一羽不能加"的敏感度。其弟子实战时表现出的"接劲即走"能力,正是《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的现代诠释。

(余论)
今之太极多流于表演,洪公一脉犹存古法,然学者当知:真功夫在"默识揣摩"(《太极拳论》语),非徒摹外形。建议有志者当以洪公视频为引,进而研读《太极拳体用全书》等典籍,方不致买椟还珠。

(按:本文所述拳理皆可参证于《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谱》等经典,视频所示技法与文献记载若合符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