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賢達先生通備八極拳小架技法闡微
觀馬賢達先生演練之通備八極拳小架,其法度謹嚴處可見傳統武術之真髓。通備一脈自馬鳳圖先生奠基以來,融會劈掛、八極之精要,至賢達先生已臻化境。今試就其小架技法作三點專業解析:
一、勁路體系之科學構建 馬氏小架以"十字勁"爲核,通過"沉墜勁"與"纏絲勁"的陰陽互濟,形成獨特的動力鏈條。視頻中"頂心肘"一式,先生肩胯同轉時呈現明顯的螺旋升降,此即通備門"起落鑽翻"要訣之體現。其勁力傳導遵循"三節貫串"原理,由足跟至指尖形成完整勁路,較之尋常八極拳更顯通透。
二、身法步法之辯證統一 小架雖名"小",然其"小中見大"之妙,正在步型轉換間。先生演練"闖步"時,前趟之步不過尺余,卻暗含"趟泥步"之沉實與"箭步"之迅捷雙重特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半步進退"之法,在有限空間內保持重心三角穩定,此乃得自隴右派劈掛拳真傳的身法要訣。
三、武學思想之現代價值 馬氏武學最可貴者,在其"體用合一"的訓練體系。視頻中"猛虎硬爬山"接"迎門三不顧"的連環技法,既保持傳統招式的攻防含義,又通過關節角度微調強化肌肉記憶。這種科學化傳承方式,恰是解決當前傳統武術"舞化"傾向的良方。
結語: 通備武學作爲西北武術的重要流派,馬賢達先生的小架演示爲我們提供了傳統武術現代化轉型的典範樣本。其價值不僅在於技擊層面的精妙,更在於完整保存了"武藝與武德並重"的傳統文化基因。當代習武者當由此深入體認:真正的高手之道,正在這方寸之間的規矩中見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