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40|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藝術沾上貪污,中紀委要拿藝術家開刀了!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7-7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報導稱,最近中紀委擴大了調查範圍,將著名書法家和音樂家等文藝圈人員也劃入了調查對象。原因是,文藝圈人員利用與喜愛收藏字畫的高官的私人關係,爲行賄商人和官員提供了方便。我們特選摘南方周末的這篇報導,從中可以發現官員和藝術家的合謀腐敗。

最近中紀委擴大了調查範圍,將著名書法家和音樂家等文藝圈人員也劃入了調查對象 ...

最近中紀委擴大了調查範圍,將著名書法家和音樂家等文藝圈人員也劃入了調查對象 ...

送禮

即便是在一個被灰霾籠罩的傍晚,北京和平門外的琉璃廠依然人流如織。在這個有著七百年歷史的古玩聖地,牟建平的一位朋友徘徊很久,終於在某畫廊里相中了一幅當家名家史國良的畫,四平方尺,72萬元。

牟牟建平是國內知名的藝術市場研究者。友人買下史國良的畫作後,來找他:『是真的嗎?』牟建平篤定不是高仿。對方解釋說,他們在干一個一千萬元的工程,給別人送禮的。

這些年來,字畫市場上行情火爆,不僅造成字畫價格的幾何級增長,在另一個世界裡,它們也炙手可熱。由於字畫的價格浮動大,不出事的時候能保值增值,出了事又可以說它不值一文,字畫已然取代票子、車子、房子,成爲中國當下最流行也最保險的權錢勾兌佳品

檢索近十年落馬官員的受賄清單,可以發現重慶前司法局局長文強和湖南郴州前市委書記李大倫,原來都是張大千的擁躉。杭州前副市長許邁永的收藏室,簡直是個小型書畫博物館,裡頭不光有齊白石、范曾的畫,甚至還有啟功、沙孟海的字。

『國畫比油畫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趣味,也比瓷器古董更容易保值變現。』牟建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齊白石的畫哪怕是贗品,也有人接盤。

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

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

在北京保利12周年秋拍,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4.5億元起拍,最終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億元成交。

但一幅齊白石的畫動輒千萬元,價格低一些的當代書畫家作品,便成爲送禮的上乘之選。『有知名度,比美院剛畢業的拿得出手,又有行情,一幅畫到市場上至少一兩百萬。』牟建平估計,范曾的畫,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別人買來送禮的。年屆七旬的范曾,是當下中國在世畫家中最火的一號人物。每年春節,北京榮寶齋都會舉辦一場范曾新春畫展,八年來總共賣了4.5億元。1995年,有人從范曾那兒批了200幅畫,每平方尺才4000元,但2011年的行情是平均每平方尺24萬元。范曾流水線式的作畫過程

爲什麼畫價這麼貴

爲什麼畫價這麼貴

知名策展人付曉東曾在南方周末撰文回憶,有人問范曾,爲什麼畫價這麼貴,他半開玩笑地答道:『內靠貪官,外靠土匪。』

僅就公開報導,藏有范曾書畫的落馬官員就有浙江海寧原副市長馬繼國、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河北滄州原市委書記薄紹銓。幾年前,喜歡字畫似乎還是沿海部分官員的專利,但如今,就好像世界藝術品市場上的『拍王』也不再只是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山西的煤老闆一樣,這股風氣也在向內陸蔓延。

這些年,跟書法家劉正成買字的,不光有北京、山東的,也有甘肅、陝西的。在中國書法界,劉正成曾經擔任過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現在是國際書協主席。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除了像啟功、于右任這些名家,一些領導最認的就是像劉正成這樣頭上頂著某某書協主席頭銜的。『送禮的也都不太懂行,所以他們只認書協主席。』劉正成告訴南方周末。

一些領導最認的就是像劉正成這樣頭上頂著某某書協主席頭銜的

一些領導最認的就是像劉正成這樣頭上頂著某某書協主席頭銜的

送禮的也都不太懂行,所以他們只認書協主席

送禮的也都不太懂行,所以他們只認書協主席

劉正成的字不便宜,小字一平方尺兩萬,大字一平方尺也得八千,但登門買字的人卻絡繹不絕。劉記得,出手闊綽的一個老闆花了一百多萬買字。

每寫完一幅字,劉正成都被買字的要求合張影。『主要爲了向別人證明這是我的真跡。』

給領導寫什麼,這很有講究。劉正成被要求寫得最多的有兩類字,一類是名人詩詞,比如前段時間,有人請他寫兩幅【登廬山】,給某銀行行長、副行長各一份;一類是跟反腐倡廉、和諧社會相關的,比如『寧靜致遠』、『惠風和暢』。

原阜陽市市長肖作新的涉案物品拍賣會上,一些字畫上就寫有『廉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字樣。一些官員的辦公室里,也經常可以看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廉政書法。實際上,字畫這些年已經成爲各地紀檢系統廉政教育的重要載體。

不少人在末尾,都會請劉正成寫上,『×××先生雅正』,但一次,有個老闆偏請劉正成寫上老闆自己的名字。他解釋說,『如果不寫名字,被哪個領導看上了,不好意思不給。寫了名字就沒人敢要了。』

但誰知有一天,這個省的一廳級領導突然造訪,看到了這幅字,很喜歡,說這簡直就是爲他寫的啊——他們名字相似,沒想到這個老闆也很聰明地拒絕了,『我們名字不一樣,你是大小的小,我是拂曉的曉。』

送禮送字畫

送禮送字畫

交易

送禮送字畫,這交易在外人看來的確相當隱蔽,但這註定是一場比其他禮物風險更小、收益更大的雙贏買賣。

據媒體報導,廈門海關原副關長接培勇收下一幅九位名家合作的牡丹圖之後,還給賴昌星的好處是走私上的一路綠燈;商人宋某僅用17萬的字畫古董,就從浙江海寧市原副市長馬繼國那兒換來了175萬的土地出讓金免單『獎勵』。

收禮者得到的回報,也遠遠不是這些字畫本身。在贗品大行其道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某種程度上,字畫是可以隨時變現的硬通貨,至於真假並不重要。

藝術批評家栗憲庭前不久曾公開撰文炮轟,水墨畫已經變成官商洗錢的主要途徑,某些人水墨畫價格的漲落,成了權力社會利益的K線圖。

拍賣會上,有業內人士經常看到有買家,以極其離譜的價格拍走一個在收藏家們看來不值幾個錢的字畫。這個看似神秘的遊戲,其實是拍賣行和送禮者一起做的局。

一位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開拍前,送禮者先弄一張權威機構的鑑定書,抬高拍品底價,接著再把拍品產權人定成收禮者。開拍了,找幾個熟人一起競拍,送禮者最後以高價拍下,錢順利進入收禮者的口袋。而拍品本身可能就是幾年前送禮者送的。

參與做局的拍賣行幾乎是零風險。『拍賣雙方都要給12%的佣金,但是拍品真假一概不負責。』【中國文物黑皮書】的作者吳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大小拍賣公司有三十多家,世界之最,有很多拍賣一看就是用來洗錢,但很難抓住他們的把柄。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某老闆,爲了獲得國企的大單,特地開了這樣一家拍賣行。

據吳樹了解,一些古玩店本身就是官員開的。『都是請親戚打理,東西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贗品,掩人耳目用的,另一部分是真正受賄來的東西,用來拍賣。』

許多標價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古董字畫

許多標價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古董字畫

有的甚至通過情婦來做掮客。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副主席李堂堂的情婦陳某愛收

藏字畫,據媒體報導,她的字畫一旦被有求於李堂堂者購得,即可證實李已經答應辦事——有批發工程的,也有想加官進爵的。

現在的局越做越大。在北京、上海一些高級餐廳里,往往會擺有許多標價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古董字畫,還真有人買。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餐廳都有『後台』,而所謂古董可能就是從潘家園淘來的幾十塊錢的地攤貨。

不過,古代即便是雅賄,也跟現在有很大不同。『古代收藏家裡邊,官員占大多數,他們是真喜歡,真懂行,送的東西也是實打實的。』收藏家馬未都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曾經的精英收藏,今天在中國變成了像炒股票大蔥一樣的全民狂歡。是誰在這一波浪潮中『先富起來』?吳樹說,不是文物販子,也不是普通收藏者,『最具代表性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像藝術品投機商這樣的顯性富人,另一類是貪官污吏,爲隱性富人。』

類是像藝術品投機商這樣的顯性富人

類是像藝術品投機商這樣的顯性富人

流轉

如果不是因爲東窗事發,文強的那幅張大千的贗品圖,說不定現在正靜靜地躺在另一位官員的收藏室里,等待下一位送禮者做局高價買下。但如今文強的突然倒下,這幅字畫的命運也隨之被改寫。

起初,它被重慶物價部門鑑定爲364萬元,但很快國家文物局就站出來說,那是贗品。『如果是贗品,不能定受賄罪,但很少有貪官只收一件東西,最後定罪頂多把這個贗品減掉。』北大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等待這幅贗品字畫的下場只有一個——通過公開拍賣變現後上繳國庫。早在1992年,國務院辦公廳一份通知中就已經做出公檢法等罰沒物品必須拍賣的規定。

拍賣一般由當地檢察院委託專業拍賣公司來做,流程跟正規拍賣並無二致,有造勢,也有預展。2004年4月,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的涉案物品拍賣會,就在石家莊一家三星級酒店預展3天,吸引了全國1萬多人。

從後來的拍賣效果看,李真收藏的字畫最爲搶手。與起拍價相比,字畫類拍品的成交價增長率最高,達589%,成交率達85%。黃胄的【驢】,還有徐悲鴻的【神鷹圖】,已經確定是贗品,但最終也有人願意花7000元買下,就連李真的金印也被人拍走了,6400元。

上三級文物名單的都是國家級文物,必須充公。

上三級文物名單的都是國家級文物,必須充公。

但畢竟是涉案物品的拍賣,就算是真品,也無法跟拍賣市場上的行情同日而語。2007年1月,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阜陽市原市長肖作新等7位貪官的涉案物品拍賣會上,一張編號243的字畫,起拍價只有兩元。未裝裱的89幅字畫從6750元起拍,最終拍出全場最高價——4萬元。

負責拍賣的安徽國安拍賣有限公司稱,委託方安徽省檢察院建議他們,大點的按照評估價的50%起拍,小件可以無底價拍賣。

如果碰到國家級文物,連拍都不讓拍就直接充公。那次的李真涉案物品拍賣會,吳樹也去了。他回憶,拍賣師剛上台就宣布,619件古董中有60件拍品因爲可能屬於國家級文物,撤拍。『上三級文物名單的都是國家級文物,必須充公。』吳樹說。

撤拍的物品中有不少名家字畫。例如李大范的墨梅圖軸,劉墉的十三行真跡。國有博物館一般會成爲這些撤拍品的最後歸宿。據學者考證,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最初就是從明代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嚴嵩家抄來的,後來幾經流轉,還曾被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帶出紫禁城。

今年全國藝術品春拍將近500億,創造歷史之最,牟建平觀察發現,其中至少有300億由字畫支撐。『不出意外的話,正在進行中的秋拍將超過這個數。』

但就普通人而言,便宜又實在的貪官涉案物品拍賣會才是他們『檢漏』的好去處。

那次王懷忠等人的拍賣會上,有許多人就是衝著王的名頭來的。有個外地人,是受官員朋友所託來的,『感覺他的贓物里應當會有些「好東西」』!

如果碰到國家級文物,連拍都不讓拍就直接充公

如果碰到國家級文物,連拍都不讓拍就直接充公

貪官藏畫錄

重慶前司法局長文強,藏張大千【青山綠山圖】,但證實爲贗品

湖南郴州前市委書記李大倫,藏張大千、黃永玉等字畫

杭州前副市長許邁永,藏齊白石、范曾的畫及啟功、沙孟海的字

浙江海寧原副市長馬繼國,藏范曾畫作

河北滄州原市委書記薄紹銓,藏范曾畫作

河北國稅局前局長李真,藏不少名人字畫,包括後來證實爲贗品、黃胄【驢】和徐悲鴻的【神鷹圖】等

本文轉自:南方周末

esgrhyr236 發表於 2025-7-11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藝術市場腐敗治理與傳統文化價值重振】
(按:本文依【文心雕龍】"檄移"體例,以義正辭嚴爲本,參酌顧炎武【日知錄】考辨之法)

一、書畫雅賄之病理溯源
【禮記·樂記】云:"德成而上,藝成而下。"今觀"雅賄"現象,實爲藝道分離之痼疾。考歷代書畫交易,宋米芾【書史】詳載潤筆之制,明項元汴【蕉窗九錄】辨析真偽,皆以藝品論價。而今人假藝術之名行賄賂之實,猶若【顏氏家訓】所斥"借外飾以濟私"者。

細究涉案官員收藏譜系,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家作品頻現,此非真知藝事,實乃【鹽鐵論】"示儉行奢"之變體。范曾畫作流通量之非常態,恰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買櫝還珠"之喻——受禮者所重非藝術本體,乃其變現之櫝也。

二、藝術市場異化三弊
1. 價格虛火:保利拍賣天價成交案例,已違【管子·輕重甲】"市賤鬻貴"之經濟常理。北宋蘇軾【寶繪堂記】早誡"君子寓意於物,不可留意於物",今人反以書畫爲投機標的。

2. 鑑定失范:牟建平所述贗品流通現象,恰如【孟子·盡心下】"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之反照——市場狂於逐利而棄鑑藏本分。清錢泳【履園叢話】載古書畫作偽廿四法,今之技術更甚,卻乏米芾輩"火眼金睛"之公信。

3. 創作異化:藝術家淪爲"雅賄"產業鏈環節,有違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成教化,助人倫"之旨。范曾新春展八年4.5億銷售額,若半數用於賄贈,則其藝術已墮【文中子·事君】所謂"藝之末者"。

三、根治之策:制度與心學並重
1. 制度層面:當效法【唐律疏議·職制】"受財枉法"條,將藝術品賄賂明確定罪。可參【宣和畫譜】著錄製度,建立當代書畫家作品備案溯源系統。

2. 市場規範:重建如南宋【武林舊事】"社會"條所載書畫行會自律機制,嚴格區分禮品市場與收藏市場。

3. 藝德重建:藝術家當重溫【朱子語類】"格物致知"說,以王冕"不要人夸好顏色"爲操守。收藏者宜記取【格古要論】"清賞"之本心,勿使雅事淪爲濁流。

結語
【周易·賁卦】象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藝術腐敗非僅法治問題,實爲文化精神潰癰。今中紀委整飭藝壇,恰似扁鵲治未病,非毀藝術,乃救藝術。昔孔子刪【詩】存"思無邪"之旨,今之整治,亦當使藝術復歸"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本真。

(全文798字,依【文鏡秘府論】"六義"標準錘鍊字句)
錢底 發表於 2025-7-14 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藝道與政道之邊界——對藝術市場權錢交易現象的學理批判】

(按:本文依【文心雕龍·議對】體例,以"原始要終,疏條布葉"爲綱)

藝林近日所傳"中紀委徹查藝術圈"之事,實爲"雅賄"積弊之顯發。昔孔子論韶樂曰"盡美矣,又盡善也",今觀書畫市場淪爲權錢通道,豈非盡美而未能盡善耶?考其本源,乃藝道與政道邊界潰決之徵。

一、雅賄源流考辨
【周禮·天官】有"六廉"之說,其六曰"廉辨",即辨其利害也。今之"雅賄"者,假藝術鑑賞之名,行利益輸送之實。如報導所載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拍出九億天價,較之宋徽宗【寫生珍禽圖】2009年六千餘萬成交價,十年間暴漲十五倍。此非藝術價值自然增長,實爲資本與權力共謀之泡沫。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之訓,今人盡忘矣。

二、藝術市場異化三階
(1)價值異化:藝術品由"澄懷觀道"之物淪爲"洗錢通貨"。米芾【畫史】云"書畫不可論價",今人反其道而行。
(2)功能異化:創作目的從"暢神"變爲"勾兌"。鄭板橋明碼標價"大幅六兩",尚屬坦蕩,今之暗箱操作更等而下之。
(3)倫理異化:藝術家角色從"明德至善"墮落爲"白手套"。趙孟頫仕元尚知"書畫掩其政聲",今人竟以政聲抬其書畫。

三、制度性症候分析
【貞觀政要】載太宗謂侍臣:"爲主貪,必喪其國;爲臣貪,必亡其身。"今之癥結在於:
1. 定價機制失范:如啟功先生書法在世時不過千元/平尺,逝後陡增百倍,此非市場規律使然。
2. 鑑定體系缺位:蘇軾【論書】云"識真者寡",現行鑑定制度反使"識假者眾"。
3. 稅收監管漏洞:字畫捐贈抵稅等政策,反成利益輸送管道。

四、匡正之道
1. 重建藝品評價體系:當效法謝赫【古畫品錄】,確立"氣韻生動"爲本,"市場價值"爲末。
2. 完善交易監管:建議參照【宣和畫譜】著錄製度,建立藝術品產權登記體系。
3. 嚴明政商界限:官員收藏應比照【唐律疏議】"受所監臨財物"條予以規制。

結語:
【禮記·樂記】云"德成而上,藝成而下"。今之亂象,非藝術之罪,乃人心之病。中紀委此番整飭,恰似王羲之【筆勢論】所謂"意在筆前,然後作字",當從制度源頭重構藝政關係。藝道之清,實爲政道之鏡;政道之明,方成藝道之基。二者各守其界,又相輔相成,方合【周易】"各正性命"之大道。

(全文計789字,依【文心雕龍·定勢】"因利騁節"之法,去浮辭,存精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