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7|回覆: 2

[醫藥臨床] 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治炎性假瘤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29 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炎性假瘤是一種特發性、良性、非特異性的炎症。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發病較快,常有反覆發作史,眼球突出、眼瞼腫脹及球結膜水腫、疼痛,眼球活動受限及復視、視力減退等,因其病變外觀類似腫瘤,故稱之為炎性假瘤。本病多見於成年患者,高發年齡為40歲到50歲。通常單眼發病,也可雙眼發病。臨床病程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過程。炎性假瘤可以累及眼眶內所有組織結構,也可與眶周鼻旁竇炎性假瘤伴發。

晉某某,女,42歲。2018年4月25日初診:訴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左眼球突出,左眼瞼腫脹、疼痛,視物模糊,歷時一年半。後至江蘇省某三甲醫院眼科求診,排除甲亢。刻診:左眼球突出,左眼瞼腫脹、疼痛,視物模糊,雙手無顫抖,頸脖無粗大,舌紅,苔白膩,脈細弦。

診斷:炎性假瘤(肝鬱化火、氣滯血瘀、脾虛水停)。

治則:清肝瀉火,健脾利濕,活血化瘀。

處方:梔子清肝散、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加減:炒山梔10g,夏枯草15g,丹參10g,當歸10g,赤芍10g,決明子10g,青葙子10g,千裏光10g,茯苓10g,澤瀉10g,白蒺藜10g,醋三棱10g,莪朮10g,甘草6g。15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上、下午溫服。

2018年05月17日二診:患者訴藥後病情稍有好轉,左眼瞼腫脹、疼痛稍減,近來胃脘不適,泛酸,上方加大貝母10g,瓦楞子10g,再進15劑。

2018年6月5日三診:藥後左眼視物漸清晰,左眼球突出已不明顯、左眼瞼水腫漸消退,胃脘不適減,上方加薏苡仁20g,炙鱉甲15g(先煎),牡蠣15g(先煎),15劑。

2018年6月21日四診:藥後諸症蠲除,效如桴鼓,再進15劑,鞏固療效。

江蘇省揚州市名中醫張恩樹主任醫師認為:本病皆因風毒痰熱蓄積臟腑,長沖於目,致令眼珠突出、疼痛,視物模糊。該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以致肝火上炎。【內經】云:『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連目系,故目有賴於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養。脾運化水濕,若脾之運化失司,就會導致水液內停,以致腫脹的發生。本例患者發病較久,前賢有『久病必瘀』之說。本病病位在肝,與脾運化失司有關。因此,在治療上以清肝瀉火、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為原則,兼顧軟堅散結,標本兼治。

初診:方中炒山梔能清三焦火邪,善於清透疏解鬱熱,為治熱病之要藥,其性清利,能清熱利濕,導三焦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故具有清肝明目、清熱瀉火、利濕消腫的功效;夏枯草辛散肝鬱,苦寒泄熱,清泄肝火而明目,為治肝火目赤、目珠疼痛之要藥,有清熱瀉火、散結消腫、明目之功;決明子清肝明目,既善清肝熱,又兼益肝陰,有明目之效,故治目疾無論肝熱或陰虧者用之皆宜;青葙子苦而微寒,專入肝經,功善清瀉肝經實火以明目退翳,為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目生翳障所常用;千裏光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主治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白蒺藜疏散肝經風熱,治風熱上攻目赤腫痛;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當歸活血補血;赤芍苦微寒,主入肝經,善走血分,既能活血散瘀,又可清肝明目,治肝火目赤;澤瀉、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導水濕下行,利水而不傷正氣;三棱、莪朮破血行氣、消症散結、散瘀止痛;甘草調和諸藥。

二診:藥後恙情稍有好轉,左眼瞼腫脹、疼痛漸減,邇來胃脘不適、泛酸,方中加入大貝母、瓦楞子,以和胃制酸,同時,此二藥也具有軟堅散結、消症化瘀之力。

三診:藥後左眼視物漸清晰,左眼球突出已不明顯、左眼瞼水腫漸消退,胃脘不適減,方中加入薏苡仁以健脾利濕,炙鱉甲、牡蠣以增強軟堅散結之效。

四診:藥後恙情已愈,故守原方以鞏固療效。

此外,張恩樹主任醫師還囑咐患者切勿擠壓患病處,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平時多注意用眼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張松 楊曉明 王勇 潘燈銀 江蘇省儀徵市中醫院張恩樹名中醫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龔秋 發表於 2025-4-1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法治療炎性假瘤醫案析義】

炎性假瘤屬中醫"鶻眼凝睛""胞瞼腫脹"範疇,其病機關鍵在於肝脾功能失調,氣血水液代謝失常。本案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舌紅脈弦,顯見肝鬱化火之象;眼瞼腫脹、苔白膩又示脾虛濕停;病程遷延年余,目赤疼痛乃氣滯血瘀明證。三者相兼為患,形成火、瘀、濕交織的複雜病機。

處方以梔子清肝散清瀉肝火,其中炒山梔、夏枯草為君,直折肝經鬱火;配伍決明子、青葙子等明目要藥,既清肝熱又利目竅。桃紅四物湯去熟地之滋膩,取赤芍、丹參、當歸活血通絡,佐三棱、莪朮破血消症,符合【血證論】"瘀去則新生"之旨。五苓散中茯苓、澤瀉健脾滲濕,暗合"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經旨。白蒺藜、千裏光為眼科專藥,一疏風一解毒,體現"辨病用藥"思路。

此方特點在於:①清肝不忘健脾,瀉火兼顧利濕,符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治未病思想;②活血藥選用莪朮等消症之品,針對眼眶腫物形質特點;③全方寒溫並用,攻補兼施,避免苦寒傷胃之弊。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方中夏枯草、梔子具有抗炎、調節免疫作用,丹參、當歸能改善微循環,與西醫抗炎治療原理暗合。

本案提示治療眼眶炎性假瘤,當把握"肝火-血瘀-脾濕"的病機三角關係,清肝活血需與健脾利濕同步進行,方能標本兼顧。後續治療可酌加黃芪、白朮等扶正之品,防祛邪傷正之弊。
炎平 發表於 2025-4-26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法治療炎性假瘤之臨證析微

炎性假瘤屬中醫『鶻眼凝睛』『目珠突出』範疇,其病機核心在於肝脾功能失調,兼夾痰瘀互結。本案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左眼突出腫脹,舌紅苔白膩,脈細弦,顯系肝鬱化火、脾虛濕阻、氣血瘀滯之證。張恩樹主任以【內經】『肝開竅於目』『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為綱,融清肝、健脾、化瘀三法於一爐,辨證精準,方藥層次分明,堪為典範。

一、病機與治則解析
1. 肝鬱化火為本
患者平素情志不暢,肝氣鬱久化火,循經上攻目系,故見目赤腫痛、視物模糊。方中炒山梔、夏枯草清肝瀉火,決明子、青葙子明目退翳,契合『火郁發之』之旨。
2. 脾虛濕停為標
苔白膩、眼瞼腫脹乃脾失健運、水濕內停之象。五苓散中茯苓、澤瀉淡滲利濕,佐薏苡仁健脾滲濕,體現『治濕不理脾,非其治也』之訓。
3. 久病入絡成瘀
『久病必瘀』故用桃紅四物湯加減,丹參、赤芍、三棱、莪朮活血通絡,更入鱉甲、牡蠣軟堅散結,暗合『血不利則為水』之病機。

二、方藥配伍精要
初診方以梔子清肝散為君,直折肝火;五苓散健脾利濕為臣;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為佐。二診見胃脘不適,加貝母、瓦楞子制酸和胃,體現『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預見性。三診增鱉甲、牡蠣,既防肝火煉液成痰,又消眼部症積,彰顯『既病防變』思維。

三、臨證啟示
1. 調肝當疏泄與清降並重
肝火宜清,肝鬱宜疏,方中白蒺藜疏肝明目,夏枯草散結降火,剛柔相濟,避免苦寒傷陰。
2. 治瘀需分層次
急性期以赤芍、丹參涼血活血,慢性期用三棱、莪朮破血消症,輔以鱉甲『搜剔絡邪』,層次井然。
3. 脾胃為後天之本
凡用苦寒清肝之品,必佐茯苓、薏苡仁護脾,瓦楞子制酸,防『伐肝傷脾』之弊。

結語
本案成功之處在於以肝脾為核心,水火氣血同調,熔『清、利、化、消』諸法於一爐。張師深諳【丹溪心法】『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之奧義,故能效如桴鼓。然需注意,炎性假瘤易反覆,後期宜以逍遙散合六君子湯調養肝脾,方能根除宿疾。學者當於此細玩,以悟『治病求本』之真諦。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