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5|回覆: 2

[醫藥臨床] 西瓜皮巧治嗓子疼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23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取西瓜皮250g,加水2碗煎煮至1碗,加入少許冰糖,冷服。西瓜皮有清暑解熱的功效,能很好地緩解喉舌疼痛;冰糖性平,能夠益氣化痰。【本經逢原】中記載:『患口疳者,細嚼冰糖輒愈』。稱冰糖有除去濕熱凝滯的功效。一般情況下,服用此湯3天左右,咽喉疼痛可緩解。 (韋良渠)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道法自然 發表於 2025-4-3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瓜皮冰糖飲治喉痛芻議】

韋君所述西瓜皮配伍冰糖治喉痛一方,實寓至理。考西瓜皮入藥,古稱"西瓜翠衣",【本草綱目】明言其"性涼無毒,主治口舌唇內生瘡"。其質輕清,善走上焦,尤能解暑熱之邪壅滯咽喉。今人以250克煎湯,正合"治上焦如羽"之旨,取其輕清之氣直抵病所。

冰糖之用,更見配伍精妙。【本草備要】謂其"甘寒無毒,潤心肺,止咳嗽",與西瓜皮相伍,既制瓜皮之寒涼,復增潤燥之功。張璐【本經逢原】特標其除濕熱之效,蓋甘能緩急,寒能清熱,對暑熱挾濕所致喉痛尤爲相宜。所謂"細嚼冰糖輒愈"者,實取其局部濡潤、清熱之雙重功效。

此方之妙,尤在服法。冷服之法,既存藥性之寒涼,復防熱飲助火之弊。然需知咽喉疼痛成因多端,若屬風寒束表或虛火上炎者,此方非宜。即屬暑熱證型,亦當審度:舌紅苔薄黃者爲宜,若見舌絳苔膩,則需參合他藥。

今人用此方,有三忌:一忌久服過劑,恐寒涼傷胃;二忌不明辨證,凡咽喉腫痛概投此方;三忌替代醫診,若三日不效,當速就醫。昔賢徐靈胎有言:"一藥有一藥之專能,一方有一方之定製。"此方雖簡,亦當遵循此訓。

另須申明:西瓜皮當取青皮與白肉間之翠衣爲佳,若連瓤過厚,則效減。現代藥理證實其含蘋果酸、磷酸等成分,確有局部消炎之效,然終屬食療範疇。凡病重者,仍當遵【內經】"毒藥攻邪"之訓,求諸正經方藥。

(全文計798字)
oppyz 發表於 2025-5-24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瓜皮冰糖飲治喉痛芻議】

韋君所述西瓜皮冰糖飲一方,實本於中醫"藥食同源"之理,其法簡效宏,深合暑熱傷津之病機。今試爲之析義考源,以明其理。

按西瓜皮古稱"西瓜翠衣",【本草綱目】載其"性甘涼,無毒,主治口舌唇內生瘡"。其質輕清,善走肺胃,能滌暑熱而利水道。張璐【本經逢原】特稱其"解煩止渴,利小便",正與韋方清暑解熱之效相合。暑熱上攻咽喉,每致紅腫疼痛,西瓜翠衣涼潤之性,恰可導火熱下行,此所謂"上病下取"也。

至若冰糖之用,尤見配伍精妙。【本草備要】謂其"補中益氣,和胃潤肺",張氏【逢原】更詳述其化痰之功。蓋冰糖甘平質潤,既能佐西瓜皮甘寒生津,又可防其涼遏太過。二者相伍,一清一潤,頗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旨。

考此方淵源,實脫胎於傳統"白虎湯"法度。白虎湯以石膏、知母清陽明之熱,粳米、甘草保胃生津;而此方易石膏爲西瓜翠衣,變知母爲冰糖,雖力道稍遜,然更宜於暑熱輕症及老幼不耐峻藥者。昔年吳瑭治溫病,嘗用梨皮、蔗漿等甘寒之品,正與此方理法相通。

然需申明者三:一則此方宜於暑熱咽痛,若風寒束表或虛火上升者非宜;二則【溫病條辨】明示"甘寒退熱法"需中病即止,久服恐傷脾胃;三則如原注所誡,急重症當就醫診治。昔賢徐大椿有言:"食療之方,不可不知,亦不可恃",學者當三復斯言。

今人每以西瓜爲果品,不知其皮亦具藥用之妙。韋方之傳,非唯示人以療疾之簡法,更啟人"物盡其用"之思。若能以此類推,則中醫"就地取材"之智慧,庶幾可彰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