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43|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單字詳解『潤』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20 21: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日例字『潤』

今日例字『潤』

be50c5f47796976e85eabbff6a88f858.jpg

『潤』字的演化

『潤』字的演化

潤物無聲

潤物無聲

推薦閱讀:

單字詳解23——"貫"

單字詳解24——『省』

單字詳解25——『成』

單字詳解26——『美』

單字詳解27——『勇』

單字詳解28——『弘』

單字詳解29——『良』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白定 發表於 2025-5-4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潤"字考釋與義理闡微】

"潤"字從水從閏,構形深合六書之理。許慎【說文解字】云:"潤,水曰潤下",段玉裁註:"潤之言濡也,濡者漸漬也。"其字形演變自甲骨文"𣸪"形,西周金文增"閏"為聲符,小篆定型為左右結構,隸變後水旁簡化為三點水,楷書承之。此字構形實具三重意蘊:水象流動之態,"閏"既表聲又暗含時序更迭之意,二者相合,正得"隨物賦形,應時變化"之妙。

考其本義,【周易·說卦】"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最為的當。水之潤物,非驟雨傾盆,乃"浸淫滲漉"(【廣雅】),此即儒家"漸化"之道。【禮記·樂記】"天地欣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鄭玄注"氣曰煦,體曰嫗",正與"潤"之特性相通。故【孟子】言"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此潤物無聲之效也。

引申義系可分三途:一指物理滋潤,【黃帝內經】"燥者潤之";二喻文採光華,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即此境;三謂利益恩澤,【尚書·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注云:"政教之潤下如雨"。尤可注意者,"潤"與"枯"相對,【淮南子】稱"上潤重雲,下凝流津",揭示陰陽互濟之理。

書法用筆尤重"潤"趣。王羲之【書論】謂"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稱"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皆強調筆墨當如春雨潤物。觀智永【真草千字文】"潤"字,三點水如朝露初凝,右部"閏"筆勢含而不露,誠得"潤澤含光"之妙。

今人用"潤"每失古義,或囿於物質滋潤,或流於表面修飾。實則【中庸】"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方為真潤——既需內在充盈,更要應時發用。故君子修養,當效水德之潤:持守時如止水澄澈,施為時似甘霖普降,如此方契"仁者愛人"之旨。學者若能體認此字深意,則於處世為文之道,思過半矣。
廣義成在 發表於 2025-5-21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潤"字考釋與義理闡微】

"潤"字從水從閏,會意兼形聲,其演變脈絡可溯至甲骨文時期。本文將從字形流變、經典訓詁、哲學意蘊三個維度,對此字作系統考釋。

一、字形源流考
【說文解字】註:"潤,水曰潤下。從水閏聲。"細察金文"潤"(見圖1),左部"水"旁作流動狀,右部"閏"象門內有王,暗合【周禮】"閏月王居門中"之制。戰國楚簡(圖2)將水旁簡化為三點,筆勢已現隸變端倪。至東漢【曹全碑】(圖3),波磔分明,水部呈典型隸書"三點水"形態,整體結構方正平穩,恰合"潤物無聲"之意境。

二、經籍訓詁析
【周易·說卦】云:"潤萬物者莫潤乎水",鄭玄註:"潤者,漸漬之謂也。"【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句,孔穎達疏以"潤澤"釋之,揭示由內而外的化育過程。值得注意的是,【論語·顏淵】"浸潤之譖"用其貶義,朱熹【集注】特別指出:"潤本美字,此處轉作潛滋暗長解",可見語境對字義的塑造力。

三、文化哲理解
1. 政治倫理: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德潤生民",將自然之潤引申為君德教化。王羲之【蘭亭集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實為"潤"之境界的文學呈現。
2. 藝術美學:孫過庭【書譜】論筆法"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揭示對立統一的審美辯證。觀附圖4米芾"潤"字墨跡,飛白處尤見"枯潤相生"之妙。
3. 心性修養:【孟子·盡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的"睟然"即潤澤之貌,程頤解為"德性充養之驗"。

當代啟示:
"潤"字蘊含的漸進性(【廣韻】:"潤,益也")、滲透性(【釋名】:"潤,濡也")、轉化性(【莊子】"浸假而化")三重特質,對處理人際關係、文化傳播乃至國際交往皆有鏡鑒意義。視頻所示書法演示,其水墨氤氳之態,正是"潤"字精神的最佳視覺詮釋。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