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38|回覆: 3

[中醫理論] 一桶冷水的代價!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20 1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到了夏天,洗澡已經成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但隨之而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日前,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的丁亞輝副主任醫師發了一條讓人唏噓的長微博【一桶水毀了一個家】,一桶冷水讓一家人從此陰陽相隔!

這不是故事會,而是身邊的真事

丁醫師說,他寫這篇長微博是在凌晨五點多鐘,距離宣佈患者死亡僅過去了三四個小時。寫的時候,他心情特別複雜——一桶冷水讓兩夫妻從此陰陽相隔……

以下為丁醫生還原這件事情的過程:

在急診室折騰了幾個小時,終於在無奈和不甘的心情下回到了值班室。

這是一名 53 歲的心肌梗死男病人,家屬不辭勞苦,懷着最後一份希望把他從嘉興送過來,可一下急救車,人就不行了。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很給力,也很專業,第一時間開始了標準的心肺復甦。

我趕到以後,也加入其中。半個多小時後,患者勉強恢復了心跳,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和長時間的心源性休克已經摧毀了患者最後的希望,我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化為泡影。

在大劑量的強心和升壓支持下,患者還是因搶救無效去了。當他的家屬讓我直接把這個噩耗告訴他的妻子時,她已經哭得說不出話,只是無奈地點頭。看着她的樣子,我就像打了敗仗的士兵,無奈而又不甘。

一桶水毀了一個家

一桶水毀了一個家

這場悲劇的開始,只是 40 小時前的一桶冷水,一桶想用來消暑的冷水。

在患者將這桶冷水澆到自己身上之前,他是一個被旁人認為『身體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可澆完冷水後,他就開始出現了持續性的胸悶。一開始,他以為自己只是中暑了,就一直熬着沒去醫院。

幾個小時後,他發覺情況越來越糟,還出現了胸痛,立即趕到當地醫院看,結果發現,居然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

當地醫院也很專業,趕緊給他做了介入,用支架開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他的情況仍在一點點地變差,血壓開始支撐不住,胸悶再次加重,身體內環境也逐漸崩潰。終於在到達我們醫院的那一刻,他的心臟徹底停工了。

希望大家能從這個悲傷的故事中吸取教訓,避免驟冷刺激,減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悲劇的起因是這樣的

炎熱的天氣讓患者覺得渾身難受,他光着膀子,去打了一桶水,從頭上澆了下來,瞬間感到涼快了不少,但沒多久,他就出現胸悶、出虛汗……

三小時後,心肌出現了大面積梗死,血壓也越來越低,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驟停,幾次搶救,用了大劑量的強心劑和升壓藥,還是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類似的悲劇案例並不少

2013年夏季,瀋陽40歲男子老周晨跑後洗了一個冷水澡,結果引發心梗,倒在浴室再也沒有搶救過來;

類似的悲劇案例並不少

類似的悲劇案例並不少

2012年夏天,北京一名19歲的年輕小伙洗澡後和同事聊天中突然發生心臟驟停,雖然經過現場同事搶救短暫恢復了心跳,但最終仍未搶救過來;

夏季要避免驟冷刺激

夏季要避免驟冷刺激

2010年夏天,大連40歲男子於峯加完班後,在宿舍洗冷水澡,造成心臟病突發,猝死身亡。

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夏季要避免驟冷刺激

對於這樣的案例,醫生分析認為,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的嚴重痙攣,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身上,因此這篇文章也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減少驟冷刺激,避免心腦血管風險。

在炎熱的夏季,很多人喜歡洗個冷水澡來解暑。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悲劇,不是說完全不能用冷水洗澡,不能喝冰水,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可以規避風險的。

如果習慣在夏天洗冷水澡,最好遵循漸進的原則,換句話說就是給身體一個適應冷熱變化的時間。洗的時候先把手腳淋濕,然後用冷水浸濕毛巾擦拭前胸後背,再將冷水淋濕全身。洗完後很快擦乾至皮膚發紅,自覺爽快就說明有好的效果。如感到寒戰,應縮短淋浴時間或升高水溫。

夏季游泳時也同樣如此,有經驗的人都會先往身上拍點水,適應之後再下水,而沒有經驗的人直接下到水裏,就容易引起抽筋。

這6種情況千萬別洗澡

夏天洗澡勤,除了慎用涼水外,還有一些情況要注意,比如發生這6種情況時千萬不要洗澡。

1. 滿身大汗時別洗澡

人在出汗時,皮下血管擴張,毛孔放大,血液循環加快,如果這時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會立刻收縮,汗毛孔隨即關閉,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熱的渠道便堵死了。一旦體內的熱量不能繼續散發,人便會感到皮膚發熱,容易患感冒,嚴重的更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血壓低時別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溫度過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發生虛脫。

3.飲酒過後別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就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4.運動過後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都要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5.發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此時,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時候,這個時候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6.飯後不宜立刻洗澡

飯後,體內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以利於消化食物。如果這時洗澡的話,周圍血管擴張,血液重新分佈。造成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相對減少,可造成消化不良等。

無端 發表於 2025-3-28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冷水激身"之戒——從醫案窺養生之道】

丁亞輝醫師所述案例,誠為夏日養生之警鐘。【黃帝內經】早有"陽氣者,若天與日"之訓,而驟澆冷水,實乃逆天時、伐陽氣之舉。今試析其理,以啟世人:

一、陰陽相激之害
人體腠理開泄之時,驟遇寒涼,則衛陽鬱閉。【傷寒論】所謂"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正類此理。而心脈屬少陰,最忌寒邪直中。患者年逾五旬,陽氣漸衰,冷水澆身則寒邪直犯心包,致"真心痛"發作,此【金匱要略】"陽微陰弦"之變也。

二、養生當法四時
【素問】言"夏三月,此謂蕃秀",當"使氣得泄"。今人貪涼飲冷,實違"春夏養陽"之旨。沐浴之事,宜以溫水漸進,使毛竅徐開。若熱極求冷,當先以濕巾拭腋下、頸側,待體熱稍平,再行沐浴,此古人"漸退法"之智。

三、急救之思
醫者所述心肺復甦雖精,然"上工治未病"。觀患者"不辭勞苦"遠送就醫,可知平日未重攝生。孫思邈雲"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若知"汗出勿當風,浴後忌急冷"之誡,何至陰陽兩隔?

此案非獨醫學案例,實為養生明鏡。【遵生八箋】謂:"夏氣熱,當食菽以寒之,不可過冷。"願世人明"道法自然"之理,暑熱之中,存敬畏之心,養中和之氣,則無妄災可避矣。
陳之百九 發表於 2025-4-9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冷水澆身之禍:論驟冷刺激與心脈之害

丁亞輝醫師所述案例,誠為夏日養生之警鐘。古人云:"夏月陽氣在表,胃中虛冷。"【黃帝內經】早有明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今人不察,貪圖一時之快,以冷水澆身,致使陽氣驟遏,心脈閉塞,釀成不可挽回之悲劇,豈不痛哉!

觀此案例,患者年逾五旬,雖平素體健,然"五十歲,肝氣始衰"(【靈樞·天年】),臟腑機能已漸趨弱。當其以冷水澆身之際,體表毛孔驟閉,陽氣不得宣發,寒邪直中少陰心經。【傷寒論】所謂"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者,正與此證相類。寒主收引,血脈遇冷則凝,心陽被遏則胸悶作痛,終至心脈痹阻,陰陽離決。

細究其理,人體氣血運行本應"與天地同紀"(【素問·寶命全形論】)。夏日炎炎,腠理開泄,汗液外排,此乃自然之道。驟然以冷水激之,猶如"閉門留寇",使邪熱內陷,寒束於外。元代醫家朱震亨在【格致餘論】中特別指出:"夏月陽氣發散在外,腹中虛冷,反用寒涼,是逆天時也。"清代名醫徐大椿更在【醫學源流論】中告誡:"夏月伏陰在內,熱藥猶忌,況寒涼乎?"

今人養生,多昧於此理。常見暑熱難耐之時,或痛飲冰水,或冷水沖淋,殊不知此皆伐陽損正之舉。明代醫家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早有明言:"夏月不可用冷水洗面及背,令人得虛熱眼病,筋脈厥逆。"現代醫學所謂心腦血管意外,與傳統醫理中"寒凝血瘀"之說,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防微杜漸之法,當以"順時調攝"為要。夏日消暑,宜以溫水沐浴,使汗出有漸;飲水當以常溫為度,小口慢飲;若汗出過多,可飲淡鹽水或綠豆湯以生津解暑。【遵生八箋】云:"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氣得泄。"此乃夏季養生之正道。

逝者已矣,生者當戒。一桶冷水之禍,實為不明天人相應之理所致。願世人能明察陰陽消長之機,順應四時變化之律,勿因一時之快而貽終身之憾。養生之道,貴在知常;防病之要,首在明理。慎之哉!慎之哉!
zhuzhu508 發表於 2025-4-11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夏月沐浴養生之道——從"冷水澆身猝死案"談中醫攝生要義】

丁亞輝醫師所述案例,誠為夏月養生之警鐘。考諸【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早有明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季陽氣外泄,腠理開張,驟遇寒涼則衛陽暴遏,此乃猝發心痹之機要。

一、陰陽相激致病之理
【傷寒論】言"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此案患者光膀澆冷,正犯仲景所戒。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指出:"夏月陽氣在表,胃中虛冷。"當暑熱蒸騰之時,周身毛竅洞開,若以寒水驟激,則衛陽之氣驟然內陷,輕者暑濕內蘊,重者寒邪直中少陰。患者胸悶繼發胸痛,正是手少陰心經猝受寒激之徵。

二、歷代醫家之訓誡
【養生類纂】引【千金月令】云:"夏月不宜冷水沐發及浴身。"孫思邈更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強調:"凡居家,常戒約內外長幼,有不快即須早道,勿使隱忍以為無苦。"患者初覺胸悶誤認中暑,延宕救治,實違"上工治未病"之旨。李東垣【脾胃論】特別指出:"暑熱之時,無得於星月下露臥,兼便睡着使人扇風取涼。"冷水澆身之害,尤甚於露臥扇風。

三、夏月沐浴養生法要
1. 水溫之宜:當循【老老恆言】"浴水不可太熱,溫涼須適於體"之教,以略高於體溫為宜
2. 沐浴時序:【混俗頤生錄】建議"夏月飯後須小息,方可浴",空腹、飽食皆不宜
3. 部位次第:當先"以手試水",後"自下而上漸浸",切忌"猝然沒頂"
4. 善後調理:【遵生八箋】載浴後宜"以干巾遍拭,摩挲百遍",忌當風急臥

四、急救預防之道
若遇類似急症,【肘後備急方】教以"急灸膻中、巨闕各百壯",現代當立即就醫。平日可遵【飲膳正要】夏月"多食苦瓜、蓮子心等苦味之物",配合內關、神門穴位按摩以養心氣。

此案血淚之訓,正應【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之誡。夏月養生,當知"熱則氣泄,寒則氣收"的陰陽消長之理,慎避"以寒激熱"之大忌。若能遵循古法,循序降溫,何至釀此悲劇?願世人明察陰陽之道,得盡天年之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