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86|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洪傳陳式太極拳二路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6-17 1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唯東所望 發表於 2025-4-12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洪傳陳式太極拳二路探賾】

(一)傳承淵源稽考
洪傳陳式二路實為陳發科公晚年所傳炮捶之變體,據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所載,原套路由七十二勢組成,經洪均生先生依"纏絲勁法"重構後,形成現存五十八式結構。考其譜系,當屬陳式太極"大架"支脈,與陳照奎所傳北京架形成南北呼應之勢。洪公在濟南傳藝時,尤重"三節分明"與"螺旋進退"之要訣,此即視頻中"裹鞭炮""連珠炮"等勢法勁路特顯擰轉之故。

(二)技術特徵析微
觀此視頻演示,可見三大核心要義:其一,發勁如"金獅抖毛",遵循"欲左先右"的纏絲規律,與一路之"運勁如抽絲"形成陰陽互補;其二,步法取"進退似蹚泥",然較一路更重震腳發力,暗合【太極拳經】"其根在腳,發於腿"之訓;其三,手法上"掩手肱捶"接"躍步護心捶"的連環打法,正體現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勁斷意不斷"之旨。尤需注意"玉女穿梭"變"回頭當門炮"時的腰胯轉換,此乃洪門獨傳的"立體螺旋"心法。

(三)習練要點指要
1. 勁路訓練:當以"三換掌"築基,體會"梢節領、中節隨、根節催"的傳導次序。視頻中"倒騎龍"接"白蛇吐信"一式,可見演示者肩胯相合的"立體纏絲"已得七分火候。

2. 呼吸配合:炮捶發力講究"哼哈二氣",然須遵循"蓄吸發呼"原則。如"連環炮"三連擊,當以丹田內轉為機樞,不可徒逞筋肉之力。

3. 節奏把握:此套路由"慢練快打"四字統攝,尤以"獸頭勢"轉"劈架子"為節奏轉換關鍵,學者當參詳陳鑫所言"柔過勁,剛落點"之微意。

(四)養生與技擊辯證
洪公嘗云:"二路乃檢驗一路之鏡。"其養生價值正在於通過發勁疏瀹十二經脈,視頻中"風掃梅花"接"金剛搗碓"的摺疊運化,實具導引術"通三焦"之效。然學者須明王宗岳【太極拳論】"陰不離陽"之道,切忌偏執剛猛而失中和之本。

今觀此視頻,演示者雖得形似,然"退步壓肘"時肩胯未合,"左衝右突"際呼吸稍滯,此皆警示吾輩:習二路者當以一路為基礎,方不致淪為"硬拳"。若能參以【太極拳體用全書】之理法,庶幾可窺洪門心法之堂奧。
馮另充 發表於 2025-7-14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洪傳陳式二路太極考略及習練要旨】

觀此視頻所示洪傳陳式二路太極拳(俗稱"炮捶"),其勢如雷霆乍驚,勁若崩弓發矢,誠得陳發科公一脈剛猛迅捷之真傳。今就拳理傳承與實操精要,略陳管見如次。

一、源流正脈考辨
洪均生先生所傳二路,實承陳公發科1930年代北平授拳之體系。考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有云:"二路炮捶,以剛為主,剛中寓柔",視頻中"裹鞭炮""連珠炮"等招式,正合古籍所載"纏絲勁變發勁,如金獅抖毛"之象。然需明辨者,今之洪傳特色在於"公轉自轉"勁路細分,此乃洪公據【易經】"剛柔相摩"之理獨創,非陳溝舊法所有。

二、核心勁法析微
1. 纏絲爆發:視頻第3分15秒"倒騎麟"接"風掃梅花",須遵"欲左先右"之訣。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所謂"勁以曲蓄而有餘",此式轉關處尤需注意丹田左旋帶動右臂反抽,方合"弓背勁"要義。
2. 騰挪閃戰:第7分22秒"玉女穿梭"之躍步,洪門秘傳"三節對應法"在此顯現——足脛(根節)蹬地、膝胯(中節)彈抖、肩手(梢節)貫串,三者須如弩機連環,差之毫厘則勁力渙散。

三、習練警訓
1. 剛柔之辨:初學者易墮"重剛輕柔"之弊。王宗岳【太極拳論】"偏沉則隨,雙重則滯",二路雖主剛猛,然視頻中洪公弟子每式定勢時脊柱垂直如秤桿,此即"剛而歸之於柔"的驗。
2. 呼吸禁忌:炮捶發勁時切不可配合吼叫,此乃陳照奎先生特別強調。視頻中演練者鼻息微沉、氣貼脊背,正是"內氣鼓盪"之正法,若妄發喊聲,必致真氣泄於腠理。

結語
此套洪傳二路,實為"文練武用"之典範。習者當以【太極拳體用全書】"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為綱,更需參酌洪公【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中"三才勁法"細目,方不至淪為外家硬功。倘能於視頻所示外形中體悟"一動無有不動"之密旨,庶幾近於真傳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