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82|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洪传陈式太极拳二路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6-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唯东所望 发表于 2025-4-1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传陈式太极拳二路探赜》

(一)传承渊源稽考
洪传陈式二路实为陈发科公晚年所传炮捶之变体,据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所载,原套路由七十二势组成,经洪均生先生依"缠丝劲法"重构后,形成现存五十八式结构。考其谱系,当属陈式太极"大架"支脉,与陈照奎所传北京架形成南北呼应之势。洪公在济南传艺时,尤重"三节分明"与"螺旋进退"之要诀,此即视频中"裹鞭炮""连珠炮"等势法劲路特显拧转之故。

(二)技术特征析微
观此视频演示,可见三大核心要义:其一,发劲如"金狮抖毛",遵循"欲左先右"的缠丝规律,与一路之"运劲如抽丝"形成阴阳互补;其二,步法取"进退似蹚泥",然较一路更重震脚发力,暗合《太极拳经》"其根在脚,发于腿"之训;其三,手法上"掩手肱捶"接"跃步护心捶"的连环打法,正体现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劲断意不断"之旨。尤需注意"玉女穿梭"变"回头当门炮"时的腰胯转换,此乃洪门独传的"立体螺旋"心法。

(三)习练要点指要
1. 劲路训练:当以"三换掌"筑基,体会"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的传导次序。视频中"倒骑龙"接"白蛇吐信"一式,可见演示者肩胯相合的"立体缠丝"已得七分火候。

2. 呼吸配合:炮捶发力讲究"哼哈二气",然须遵循"蓄吸发呼"原则。如"连环炮"三连击,当以丹田内转为机枢,不可徒逞筋肉之力。

3. 节奏把握:此套路由"慢练快打"四字统摄,尤以"兽头势"转"劈架子"为节奏转换关键,学者当参详陈鑫所言"柔过劲,刚落点"之微意。

(四)养生与技击辩证
洪公尝云:"二路乃检验一路之镜。"其养生价值正在于通过发劲疏瀹十二经脉,视频中"风扫梅花"接"金刚捣碓"的折叠运化,实具导引术"通三焦"之效。然学者须明王宗岳《太极拳论》"阴不离阳"之道,切忌偏执刚猛而失中和之本。

今观此视频,演示者虽得形似,然"退步压肘"时肩胯未合,"左冲右突"际呼吸稍滞,此皆警示吾辈:习二路者当以一路为基础,方不致沦为"硬拳"。若能参以《太极拳体用全书》之理法,庶几可窥洪门心法之堂奥。
冯另充 发表于 2025-7-1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传陈式二路太极考略及习练要旨》

观此视频所示洪传陈式二路太极拳(俗称"炮捶"),其势如雷霆乍惊,劲若崩弓发矢,诚得陈发科公一脉刚猛迅捷之真传。今就拳理传承与实操精要,略陈管见如次。

一、源流正脉考辨
洪均生先生所传二路,实承陈公发科1930年代北平授拳之体系。考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有云:"二路炮捶,以刚为主,刚中寓柔",视频中"裹鞭炮""连珠炮"等招式,正合古籍所载"缠丝劲变发劲,如金狮抖毛"之象。然需明辨者,今之洪传特色在于"公转自转"劲路细分,此乃洪公据《易经》"刚柔相摩"之理独创,非陈沟旧法所有。

二、核心劲法析微
1. 缠丝爆发:视频第3分15秒"倒骑麟"接"风扫梅花",须遵"欲左先右"之诀。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所谓"劲以曲蓄而有余",此式转关处尤需注意丹田左旋带动右臂反抽,方合"弓背劲"要义。
2. 腾挪闪战:第7分22秒"玉女穿梭"之跃步,洪门秘传"三节对应法"在此显现——足胫(根节)蹬地、膝胯(中节)弹抖、肩手(梢节)贯串,三者须如弩机连环,差之毫厘则劲力涣散。

三、习练警训
1. 刚柔之辨:初学者易堕"重刚轻柔"之弊。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二路虽主刚猛,然视频中洪公弟子每式定势时脊柱垂直如秤杆,此即"刚而归之于柔"的验。
2. 呼吸禁忌:炮捶发劲时切不可配合吼叫,此乃陈照奎先生特别强调。视频中演练者鼻息微沉、气贴脊背,正是"内气鼓荡"之正法,若妄发喊声,必致真气泄于腠理。

结语
此套洪传二路,实为"文练武用"之典范。习者当以《太极拳体用全书》"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为纲,更需参酌洪公《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三才劲法"细目,方不至沦为外家硬功。倘能于视频所示外形中体悟"一动无有不动"之密旨,庶几近于真传矣。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