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太極拳之"實相":從"用"到"體"的武學升華
洪均生先生所傳洪式太極拳一路,世人多贊其"注重實戰,沒有花哨",此評固然中肯,然僅觸及洪公武學之表層。細究其理,洪式太極拳之價值,實在於完成了從"用"到"體"的武學升華,將太極拳從單純的技擊之術,提升爲身心修養之道。洪公拳架嚴謹,每一式皆含"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手法變化中暗藏"粘、黏、連、隨"之妙,看似簡樸無華,實則深契太極陰陽互濟之要義。其拳式運轉如行雲流水,勁路清晰可辨,正是王宗岳【太極拳論】"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之具體展現。
今人觀洪公拳架,當超越"實用與否"的二元評判,而應體察其中蘊含的"體用不二"哲學。洪式太極拳之"實",非僅指實戰效果之實,更是理法圓融之實,是每一動作皆符合太極陰陽變化規律之實。如"金剛搗碓"一式,外形簡樸,然其中包含開合、吞吐、升降之機,實爲太極八法之綜合運用,學者若能參透此中三昧,則可達"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之境。
洪公教學,尤重"用意不用力"之訓,此非否定力量,而是追求力量運用的精準與效率。其拳式中正安舒,不尚誇張造型,正是對"過猶不及"中庸之道的踐行。觀其視頻演示,可見動作雖緩而意不斷,形雖簡而勁不散,恰如溪水穿石,柔中寓剛。此等境界,非刻意追求"花哨"或"實用"者所能企及,乃是長期"默識揣摩"後的自然流露。
習洪式太極拳者,當以"誠敬"二字入門。誠者,不欺不妄,按部就班,不貪多求快;敬者,尊重傳統,虛心求教,不輕易改作。洪公一生研拳,正是此等精神的完美詮釋。今日傳統武術式微,非因其實戰不足,實因習者多求速效,鮮能沉潛往復。若能從洪式太極拳之"實相"入手,由招式而明勁路,由勁路而悟理法,方能真正傳承太極拳這一中華文化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