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60|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傳統功夫高手,拳法快似流星真功夫!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6-10 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6-1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傳統武學之"快"與"真"——從民間拳法視頻談起】

觀此民間拳法視頻,其速如流星趕月,勁似雷霆乍驚,確顯傳統功夫之形貌。然武學一道,"快"與"真"二字,尤當深辨。昔年孫祿堂先生【拳意述真】有云:"快在神意不在肢體,真在內勁不在表象",此中三昧,值得今人細究。

一、快之本質在氣韻
俗眼所見之快,多爲肢體頻率。然傳統武學所言"急如閃電",實指意氣相合之整體協調。【太極拳論】"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形意拳譜】"起如風,落如箭",皆強調以丹田爲核心的運動鏈傳導。昔年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其速不在拳距長短,而在腰胯催動之整勁。今觀視頻中拳手雖頻出連擊,若肩胯未合、呼吸未調,終是局部之力耳。

二、真功夫必含三要
真傳武學必具三重境界:形准、氣暢、神凝。形意門李洛能先生曾言:"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意不露形",今人演練多止於第一層。視頻所示招式,倘無站樁培元之功,未經推手聽勁之訓,恐難達"出手如棉,落手如鐵"之境。昔年楊露禪於京城稱"楊無敵",其速在其懂勁之精微,非徒手快也。

三、傳統與現代之辨
今有疑古派謂傳統武術不敵現代搏擊,實未明武學分野。傳統套路乃訓練體系,非實戰模式;現代搏擊重實效而輕養性,二者本非同質比較。觀民國中央國術館記載,高手較技往往數招即分勝負,恰合【孫子兵法】"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之要。視頻所現招式若經科學化訓練,輔以現代體能之法,未必不能實戰。

結語:
【周易】云:"窮變通久",傳統武學之生命力,正在守正出新。今觀民間拳法,當以"得意忘形"之態度,既重招式傳承,更究勁路原理。建議習者參酌【萇氏武技書】【少林拳術秘訣】等典籍,配合站樁、抖杆等傳統功法,使"快"有根,"真"有據,方不負先賢創拳之苦心。

(全文798字)
非我族類 發表於 2025-6-9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民間武學之真詮——由拳法快似流星說開去】

(文/逸塵居士)

觀今人論武,常惑於"快似流星"之喻,此誠外行看熱鬧之語也。武林真傳,向有"快打慢"之訓,然此快非彼快。昔年孫祿堂公【拳意述真】有云:"形快者易見,氣快者難知",今試爲諸君剖辨三昧。

一、快之本源在氣韻
民間所謂"流星拳",實乃外家硬功之變體。考【少林拳譜】"流星趕月"一式,注曰:"其疾在腰馬,其力在指尖"。真傳拳法之速,非肢體擺動之頻,實爲丹田之氣催動筋骨之效。形意門"半步崩拳"看似簡拙,然郭雲深能以之縱橫天下,正在其"意氣君來骨肉臣"之要訣。

二、快之極致爲不動
【太極拳論】"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八字,道盡武學速度真諦。董海川創八卦掌時,特重"走轉"之功,看似緩行如老叟,實則暗合"以慢制快"之機。民國時李景林演劍,觀者但見其徐步而立,對手已覺寒芒及喉,此即【莊子】"官知止而神欲行"之境。

三、今人習武之三障
今觀視頻中之拳法,雖虎虎生風,然有三失:
1. 雙足無根,違背【易筋經】"立地如松"之基
2. 肩胯僵滯,不合【內功四經】"節節貫通"之訓
3. 神光外散,有違【萇氏武技書】"目注中宮"之誡

昔年楊露禪在陳家溝觀拳,見陳長興公盤膝紡線而身法不亂,頓悟"動中求靜"之旨。今人若欲求真功,當自三事始:
1. 每日站樁培元,按【少林內勁一指禪】法門
2. 細讀【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明招式本源
3. 訪明師印證,須知"入門引路須口授"(【太極拳譜】)

結語:
【周易·繫辭】言"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實爲武學速度之終極奧義。彼以拳腳爲能者,猶瞽者捫象;唯得氣韻三昧,方可謂之"真功夫"。學者當以【內功圖說】爲基,以【劍經】爲用,庶幾可窺武學門徑。

(全文共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