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07|回復: 1

[医药临床] 土苓茅根汤治下尿道感染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6-8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下尿道感染,通常是指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和尿道炎。经临床验证,土苓茅根汤治疗下尿道感染,具有效果快、花钱少、无副作用等优点。

方法:土茯苓、白茅根各30g,金银花、淡竹叶各15g。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剂,同时多饮水。一般服用1~2天,尿急、尿频等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尿路感染患者,如经西医抗菌治疗后,热退寒减,唯尿频、尿急、尿痛不减时,及时选用本方,收效亦佳。(梁歌)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3-31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天噬眼泪 發表於 2025-5-9 16:16 | 顯示全部樓層
《土苓茅根汤治疗下尿道感染之机理与临证刍议》

梁歌先生所述土苓茅根汤治验,实为传统医学"淋证"治疗之精妙配伍。今试从医理、药性、临证三端详析之,以明其效验所由。

一、病机与方义契合
下尿道感染属中医"热淋"范畴,《诸病源候论》言:"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本方以土茯苓为君,其性甘淡平,归脾、胃、肝经,《本草纲目》载其"健脾胃,强筋骨,利关节,止泄泻",尤擅渗利下焦湿热;白茅根为臣,甘寒清热,凉血利尿,《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二药相须,恰合"治淋必先通利"之旨。佐以金银花清热解毒,淡竹叶导心火下行,四药共成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功。

二、药对配伍精要
1. 土茯苓配白茅根:前者偏于渗湿,后者长于清热,二者比例1:1,使利湿不伤阴,清热不凝滞。
2. 金银花合淡竹叶:取"治上焦如羽"之意,以轻清之品宣透郁热,预防热邪上扰心肺。
3. 全方药量配比暗合"四象"之理:土茯苓、白茅根各30克奠安中下二焦,金银花、淡竹叶各15克清肃上焦,形成升降相因之势。

三、临证运用要点
1. 最佳适应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之湿热实证。若见阴虚舌红少苔,当加生地、玄参。
2. 时效关系:本方取效迅捷缘于"治标为先"策略,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当辨证调方以固本。
3. 饮水配合:强调"多饮水"实暗合《伤寒论》"得小便利,必自愈"之训,现代医学亦证实增加尿量可冲刷尿路。

四、古今印证
此方实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化裁而来,去当归、栀子之血分药,专攻气分湿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土茯苓含落新妇苷可抑制大肠杆菌黏附,白茅根钾盐有利尿作用,与西医学抗感染、促排泄理念不谋而合。

然须申明:淋证有劳淋、气淋、血淋等不同,非尽属湿热。若遇反复发作或伴肉眼血尿者,必当详诊,不可执方而待。诚如文末所注,临证用药须在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方得中医"同病异治"之精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