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66|回覆: 1

[廿四節氣] 歲時錄 • 芒種 · 若問閒愁都幾許

[複製鏈接]
菊齋 發表於 2018-6-6 13: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節令賦 6月6日 芒種』

時辰:01:29:04

太陽到達黃經75度

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仲夏開始了。

節令賦 6月6日 芒種

節令賦 6月6日 芒種

時辰:01:29:04 太陽到達黃經75度

時辰:01:29:04  太陽到達黃經75度

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仲夏開始了。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仲夏開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種有三侯。

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芒種有三侯。

芒種有三侯。

一候螳螂生;

一候螳螂生;

二候鵙始鳴;

二候鵙始鳴;

這個季節,青梅黃了,可浸之成酒,時令多雨,也是著名的梅雨季節。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賀鑄辭官返蘇州定居,時年57歲。

他一生沉淪下僚,鬱郁不得志。

賀鑄字方回,又名賀三愁,本是宋太祖賀皇后的族孫,妻子也出自宗室。

三候反舌無聲

三候反舌無聲

3bb62ebcb3f9a2827f8a1dd7e4e936db.jpg

他有個著名的稱號叫賀梅子,皆因一首【青玉案】: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我看今人說到芒種,總是提及梅子酒。我也愛酒,喜歡自己泡製。梅子黃時,總要應景,已經預約十數斤青梅待浸。

這個季節,青梅黃了,可浸之成酒

這個季節,青梅黃了,可浸之成酒

,時令多雨,也是著名的梅雨季節。

,時令多雨,也是著名的梅雨季節。

不過說到芒種,我更喜歡賀鑄的詞。眾多【青玉案】,惟有三首最愛——賀梅子的『凌波不過橫塘路』,辛稼軒的『東風夜放花千樹』,坡公的『三年枕上吳中路』。

芒種

芒種

芒種正遇梅子黃時。

芒種正遇梅子黃時。

尤其是賀梅子,其詞雍容妙麗,極幽閒思怨之情,為人卻豪爽精悍。他少時俠氣蓋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集豪爽之氣、狂士之態於一體。其詞於溫柔繾綣之外,更有奇崛壯浪之姿,【六州歌頭】是他自況生平之作。

【青玉案】,詞牌名,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雙調,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五仄韻,上去通押。因賀鑄寫了凌波不過橫塘路,連用三種意象表現出愁思的廣度、密度和長度,化抽象無形的情思為具體可見的形象,構思奇妙,堪稱絕唱,所以【青玉案】又名【橫塘路】,帶來的效應就是粉絲眾多,以後的宋金詞人步其韻而唱和仿效者多達25人28首。一首詞吸引眾多不同時期的詞人來和作,在詞史中是獨一無二的。

芒種正遇梅子黃時。

那麼今天的文字就是【青玉案】:

無端錦瑟蕭蕭路。更添作,風翔舞。山外菰蒲紅盡處。那家堪有,滿庭簫鼓,相思凌雲渚。

提筆文章微吟苦。書盡斷腸無憑句。若問消息知幾許。月探樓閣,零星花絮,惟恐漏私語。

文字:夏雨

圖片來自網絡

你我成成 發表於 2025-4-16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芒種詞話:論賀鑄〖青玉案〗的節氣美學與愁思範式】

芒種三候,天地氣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有芒之種"釋其名,實暗合農耕文明對時序的深刻體認。此節氣中,螳螂破卵、伯勞初鳴、反舌收聲,自然界的微妙變化恰如詞家筆下的意象經營,皆在動靜相生間見其真章。

賀方回【青玉案】之妙,正在其以芒種物候構建愁思空間。"一川煙草"取象於仲夏滋蔓之態,"滿城風絮"化用柳絮飄零之景,"梅子黃時雨"則直指江南節氣特徵。三疊意象非徒寫景,實以遞進之法構築愁思三重境:煙草喻愁之彌散,風絮狀愁之紛亂,梅雨示愁之綿長。此種"閒愁",實為士大夫階層在政治失意後,將生命體驗投射於節氣物候的審美轉化。

考【青玉案】詞調,賀鑄以張衡【四愁詩】典故為引,已將"美人遲暮"的古典意象與"志士失路"的現實際遇熔鑄一體。其句式長短錯落,五仄韻的聲律設計尤宜表現鬱勃不平之氣。上片"凌波不過"的悵惘與下片"彩筆新題"的掙扎,形成情感張力,恰如芒種時節陰陽相爭的氣候特徵。

今觀後世二十八家和作,雖各有擅場,然皆未脫賀詞開創的"節氣—情感"對應範式。如稼軒"東風夜放"雖轉悲壯為豪放,坡公"三年枕上"雖變纏綿為曠達,其根本仍在以特定物候承載人生感慨。此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所謂"方回詞極沉鬱,而筆勢卻又飛舞,變化無端"的真諦。

拙作【青玉案·芒種】擬其法度而作,"山外菰蒲紅盡處"暗用范成大【吳船錄】中芒種物候,"月探樓閣"二句則化用賀詞"月台花榭"的空間建構。蓋節氣詩詞之要,不在摹寫物態,而在以天地節律映照心靈律動。賀梅子所以不朽,正因其將芒種時節的潮濕悶熱,轉化為中國文學中最具美學張力的"閒愁"範式。

今人但知釀梅子酒,不知品梅子詞。須知舌尖之味終會消散,而詞心釀造的審美之味,歷千年而愈醇。此乃芒種時節最應珍藏的文化精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