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77|回復: 2

[武術視頻] 一位民间武术老师的八极拳功夫,看看这刚猛实战的功夫!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6-4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好啊秒秒 發表於 2025-4-21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八极拳刚猛之道的武学真谛》

观此八极拳演练视频,诚见民间武师深得"崩撼突击"之三昧。八极拳作为"六大开"为纲的短打绝学,其"刚猛"二字实非肤浅之外形刚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武学哲理与身体运用之道。

一、八极刚猛之本在于结构
视频中武者"沉肩坠肘"之态,正是八极拳"六合劲"的典型体现。所谓"头顶青天,脚扎黄泉",其马步之稳如老树盘根,正是《拳谱》所言"十字劲"的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熊步虎爪"的转换,在看似刚猛的动作中暗含"三盘连击"的柔化机制,此乃"外示刚猛,内蕴柔化"的至高境界。

二、实战要义存于"打即是顾"
细观武者"顶心肘"的发力轨迹,完全符合"出手不离怀,打人如亲嘴"的古训。其"猛虎硬爬山"一式,肘膝并用之间,将八极拳"三尖相照"的发力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可贵者,其"贴身靠打"时仍保持"含胸拔背"的身法,这正是《八极拳谱》强调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的实战智慧。

三、刚柔相济的养生之道
世人多见八极之刚,却少知其养。武者演练时"气沉丹田"的呼吸节奏,与动作形成"起钻落翻"的完整循环。其收势时的"引气归元",恰印证了《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养生要旨。这种"练打结合"的训练方式,正是传统武术"武医同源"的活体现。

此视频所现,非止于招式之勇,实为中华武学"内外兼修"的珍贵范本。八极拳之真谛,正在于将"勇猛"升华为"武德",将"刚劲"转化为"智慧"。学者当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究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核,方不负"以武入道"的千年传承。
邓帛 發表於 2025-7-19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八极拳刚猛之道的体用境界——兼评民间武师演练视频》

八极拳作为"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千年武学瑰宝,其刚猛暴烈的拳风实乃中华武学"阳刚美学"之典范。观此民间武师演练视频,其拳架开合如弓弩蓄发,劲力透达似雷霆乍惊,确得八极"六大开"之三昧,然细究其理法,犹有可申论之处。

一、刚猛之本在于桩功
八极拳讲究"跺脚震九州"的沉坠劲,视频中武者马步呈"半虎坐"之形,两足抓地如树生根,此乃《拳经》"足坚而稳,膝屈而伸"之要义。然其"两仪顶"桩功未显虚领顶劲之妙,头顶百会与足心涌泉未成贯通之势,此《易筋经》所谓"上下贯穿,一气呵成"之境,尚待锤炼。

二、爆发之要存乎腰胯
武者演示"顶心肘"时,腰胯旋转如磨盘,正合《八极拳谱》"腰如车轴,手似轮转"之训。然其"十字劲"未臻圆满,肩胯相合之际稍显迟滞,此乃未能尽悟"三盘连击"之秘。昔年李书文公发劲,能于三尺之内震碎青砖,全赖腰脊如弹簧、劲力似浪叠的功夫。

三、实战之魂寓于神意
视频中"猛虎硬爬山"一式,形质已具而神意未充。八极拳讲究"眼毒、手狠、心奸",武者目光虽凌厉,然未达"神光笼罩"之境。张景星先师有云:"形不过五尺,神可罩八方",此中"惊炸劲"的突然性,尚需配合"怒目金刚"之威势。

四、刚柔相济方为上乘
武者"阎王三点手"招招刚猛,却稍欠"硬打硬进无遮拦"后的化劲功夫。八极非纯刚之拳,《内功四经》明言:"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真正上乘功夫,当如吴秀峰先生所言:"打人如亲嘴",刚中寓柔,方合阴阳互济之大道。

结语:
此民间武师已得八极形骸之七八,若能在桩功中参悟"空胸实腹"之理,于发劲时体会"惊弹抖擞"之变,更辅以"六合精神"贯注始终,则可达"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脚如钻"的化境。八极之道,终究是"以刚为体,以柔为用"的性命之学,非仅搏击之术耳。

(全文798字,依《少林拳术秘诀》《八极拳谱》等典籍立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