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8|回复: 1

[诗词赏析] 炎炎夏日到了,好想归隐田园哦_每日一诗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6-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c5414d64836f5e74d78a0e6c5f71db.jpg

诗词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盎然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炎炎夏日来临,看到诗人笔下的此情此景,有一种归隐田园的冲动~

诗人采取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春天。第一、二联是面,‘东园’‘西堰’‘四邻’是从地域上写春满人间,‘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春光无限。第三联是点,写‘鸟飞’‘鱼戏’,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无处不在。

最后一联即景抒怀,抒发了诗人‘何处染嚣尘’的出尘脱俗之心态。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5ab09d59d8ed4f49540b0cff3f729f8d.gif

韩屋牡 发表于 2025-4-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怀归与古典诗意的当代诠释》

阁下于炎炎夏日生发的田园之思,恰与千载文脉遥相呼应。然需辨明者,古人所谓"归隐",实为复杂的精神建构,非今人想象之简单逃离。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皆建立在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认之上。

细绎原诗结构,确有可称道处。诗人以空间性的"东园西堰"与时间性的"连三月"构建立体春景,复以"鸟飞鱼戏"的微观视角点染生机,此种手法暗合《文心雕龙》"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的创作要义。然末句"何处染嚣尘"之问,非消极避世之语,实为庄子"心斋坐忘"的哲学实践——在尘世中修炼出尘之志,方是真隐者境界。

今人慕古隐逸,当知其三重境界:一为形隐,如终南捷径之流;二为心隐,如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三为神隐,即王阳明"心外无物"的超越之境。夏日所求之田园,不在青篱茅舍,而在能否于空调房中获得"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澄明。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明",现代人何妨以一盏清茶,在钢筋森林中构筑心灵田园?

真正的隐逸精神,在于保持"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审美距离。建议阁下不妨从日常着手:晨起观露,夜读听蝉,于手机相册建"云栖竹径",在通勤路上默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此,则处处皆可作辋川别业,时时俱得见渊明风致。若得此中三昧,纵居城市亦如处山林,方不负古人"大隐住朝市"的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