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84|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熬夜必看!特别适合现在的孩子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5-30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繁重的学习任务,让许多同学被迫成为熬夜族。

第二天往往会成为这个样子……

晚上不睡,白天很累,如何见缝插针地利用零散时间休息,在最短时间内为大脑『快速充电』?教你用10分钟的睡眠换2小时的精神。

睡觉,时间比时辰更重要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怡然得享92岁高寿。

曾有记者采访时得知,南怀瑾先生长寿的关键之一,是坚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4小时)。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出现『睡眠亏空』,反而神康体泰!

他曾经对记者这样说,『根据我的体验观察,正子只要闭眼睡着三分钟,就等于睡了两个钟头;正午时,哪怕只有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

仔细推敲,原来南怀瑾先生睡觉的两个时辰并非随随便便,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子时和午时,他健康的奥妙全在坚持这『子午觉』。

高质量休息,从『子午觉』开始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全靠有规律的『养』,只有遵循经脉气血运行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能使身体达成和谐。

『子午觉』是指在子时和午时入睡。

子时是从23时至凌晨1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子时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从11时至13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

可见,睡『子午觉』能调整阴阳,其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时胆经『值班』,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养胆经的最好办法就是睡觉。中医讲,『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在子时前就寝,胆汁可得到正常的代谢,胆的功能正常,大脑的决断力也就强了,早晨醒来后脑子会很清醒,做起事来效率也高。如果长期过子时不睡,就会耗伤胆气,人的胆子小,做事犹豫不决。

午时心经『值班』,此时午睡20~30分钟,能养心,但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心经旺盛,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使人充满活力。如果午时强迫自己驱除睡意,继续工作,则易耗伤心血、导致心烦失眠,反而影响工作效率。

睡子午觉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

2.不要在有穿堂风的地方休息;

3.睡前别吃油腻的东西;

4.午休不要趴在桌上睡,应该舒服地躺下,最好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7件事给大脑快速充满电

七件事给大脑快速充满电

伸个懒腰、闭眼眯一会儿、深呼吸几次……这些短暂的休息,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抽10分钟就够了

如果学校没有午休时间,那就抽出10分钟午睡。这样做就能使人保持至少2小时以上精神活跃。如何用10分钟时间,打造一个完美的小憩?

选对时间。这10分钟最好在饭后,而且在11:00—13:00之间。

睡前设闹钟。许多人因担心睡过头,结果很难入睡,而设好闹钟会使人消除这一担忧。

听着『白噪音』。为了完美的午睡,应该找一个黑暗、安静的场所。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眼罩、耳塞,或者下载一些海浪声、风声等『白噪声』来排除干扰。

认真伸一个懒腰

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还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和呼吸加深。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伸懒腰时保持身体放松,将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上钩,四肢伸展的同时,还可以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发呆5分钟

专家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

研究者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

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做个头部按摩

简单的头部按摩自己就能做,比如梳头疗法。选择个人比较能接受的力度,用十指指肚或指尖,从双眼眼眶上沿开始顺着往后梳头,梳至颈后风池穴,反复数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实木梳子代替手指。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和经穴,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每天坚持梳头3~5分钟,对于解除疲劳和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大有好处。

吃点健康零食

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吃点健康零食,既可以让你得到身心的放松,还有助于补充营养。

不妨在教室储备些零食,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给自己来个短暂的『茶歇』,酸奶、水果、坚果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

出门晒晒太阳

晒太阳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国人晒太阳的时间仍远远不够。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时,把晒太阳这个功课补上。

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此时可以散散步。可以多晒晒背部、双腿和头顶,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15~20分钟为宜。

和别人分享一件趣事

欢笑是最好的减压良药。学习一两个小时后,和同学或家人分享一件趣事,或看看漫画书、搞笑视频等,都可以瞬间降低体内的压力激素。也可以走动一下,与同学聊聊天,身体也能得到放松。

更多圖片 小圖 大圖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从头再来 發表於 2025-4-19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子午小憩与高效养神刍议》
——论传统养生智慧在现代学业压力下的应用

今之学子,常苦课业繁重,秉烛夜读竟成常态。然《黄帝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南怀瑾先生所倡"子午觉"之妙,实暗合中医经络运行之天道。今试析其理,以解诸生困顿。

一、子午阴阳与睡眠枢机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乃"一阳生"之关键。《子午流注针经》谓:"胆主决断,子时得眠则胆气清",此时深度睡眠一刻,可抵他时两时辰之效。观南老"三分钟如两钟头"之说,非谓时长可减,实言顺应经气运行则事半功倍。午时(11:00-13:00)心经司职,《老老恒言》称"午寐如灌油续灯",小憩二刻即能助心火下济肾水,使阴阳交泰。

二、高效休憩三要诀
1. 时空选择:子时需"大睡"以养先天之本,午时宜"小憩"而补后天之气。若课业所迫,可于午间择安静处,正坐闭目调息,效法庄子"坐忘"之法。
2. 姿势有度:切忌伏案而眠,《诸病源候论》警示"曲颈蹙脊,血气壅滞",当以"右侧卧如弓"为佳,头稍垫高以利气机升降。
3. 醒后导引:醒时先摩腹三十六周,继以"鸣天鼓"(双手掩耳弹指)醒脑,此法载于《遵生八笺》,可助清气上达巅顶。

三、碎片化养神古法新用
若不得完整休憩,可参鉴古人"燕居"之法:
课间闭目养神:仿效禅宗"调息法",鼻吸口吐九次,配合按压攒竹穴(眉头凹陷处),此乃《圣济总录》明目良方。
诵读间歇:以五指梳头百余次,循李时珍"发为血之余"之说,促进头部气血流通。

四、养生避忌须知
尤须警惕"穿堂风"伤人阳气,《养生类纂》称其为"虚邪贼风";饭后油腻碍脾,当遵《饮膳正要》"食毕漱口,徐行百步"之训。昔苏轼夜读尚知"旦起理发,午窗坐睡",今人更当善调作息。

盖养生之道,贵在知常达变。南老四小时安寝而神旺,非惟时间精当,实乃深谙"天人相应"之旨。诸生若能于课业中善用子午,纵不能早卧,亦当惜阴护阳,使心神得养,方为治本之策。
丁央 發表於 2025-7-24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子午小憩与养生智慧刍议》
今人常叹课业繁重,夜读不辍,殊不知"逆天之时,伤人之本"(《黄帝内经》)。南怀瑾先生所谓"子时三分钟抵两时辰"之说,实为传统养生智慧之现代表达,其理据可溯至《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根基。

一、子午阴阳的时序奥秘
《灵枢·营卫生会》明言:"夜半为阴陇,日中为阳陇",子午二时恰似天地阴阳转换之枢机。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乃"少阳春生之气"萌发之际,此时安卧犹如助草木扎根;午时(11:00-13:00)心经主事,小憩片刻有"水火既济"之效,此即《类经》"阳入于阴谓之寐"的精微所在。南老每日四小时睡眠而精神矍铄,正因其把握了"阳主动,阴主静"的节律本质。

二、现代科学印证古法
当代睡眠研究显示,人体在昼夜节律中存在两处生理低谷:凌晨2-4点与午后1-3点,恰与子午时段重合。德国睡眠研究所发现,15分钟午睡可提升大脑β波活跃度达54%,此数据恰为"十分钟换两小时精神"提供佐证。然须谨记《老老恒言》所诫:"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短暂休憩重在神凝气聚,非谓昏沉睡去。

三、实操要诀与常见误区
1. 姿势之要: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强调"卧当侧屈",右侧卧可减轻心脏压力,头高脚低则合"肝主升发"之理。伏案而眠实为大忌,因其压迫手三阳经,反致气血壅滞。
2. 饮食之禁:《饮膳正要》指出"食毕即卧,乃生百病",油腻之物尤碍脾阳运化。建议参照孙思邈"淡食以养胃"之法,小憩前可啜饮半盏茯苓粥汤。
3. 环境之宜:张仲景《金匮要略》警示"风为百病之长",穿堂风直中督脉,易致项背强痛。即暑月小憩,亦当以轻纱覆腹,护住神阙要穴。

四、微型休憩的进阶心法
若确无午休条件,可效法庄子"坐忘"之功:
闭目调息时默数"呼"、"吸"各七次(《庄子·刻意》"吹呴呼吸"法)
按压劳宫穴(心包经荥穴)与内关穴(八脉交会穴)各三十秒
想象"百会穴引天之清气,涌泉穴排地之浊气"(《黄庭经》导引术)

昔陆九渊言"宇宙即是吾心",养神之道不在久睡,而在合道。今之学童若得子午休憩之妙,辅以片刻冥想,则"精义入神"(《周易·系辞》)可期矣。然需知此乃权宜之计,终须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养生根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