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2|回覆: 2

[武術視頻] 李書文前輩傳下的功夫,看看這八極拳功夫!

[複製鏈接]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26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陸行 發表於 2025-4-18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李書文八極拳視頻有感】

八極拳者,乃中華武學之瑰寶,李書文前輩尤以此技名震天下。今觀其傳世拳法視頻,但見剛猛雄健之勢,誠可謂"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實相也。

八極之要,首重"六大開":頂、抱、單、提、胯、纏。視頻中拳師每發勁力,皆合此六法。其"頂"如泰山壓卵,"抱"似巨蟒纏身,"單"若流星趕月,"提"類蒼鷹攫兔,"胯"同猛虎坐洞,"纏"猶老藤繞樹。此六者相濟為用,方成八極剛勁。尤可注意者,其勁路走"十字勁",橫豎相參,正奇互變,此乃深得"八極"本義——四方八隅,無處不到。

李公書文當年"神槍"之譽,實由拳法根基所致。視頻中雖未展示器械,然觀其拳架,已見槍法三昧。每式轉換間,隱現"扎、拿、攔"之槍意,足證拳械同源之理。昔人謂李公"拳槍一體",今於傳人身上猶見端倪。

八極講究"硬打硬進無遮攔",然非莽夫之勇。視頻中拳師每於雷霆萬鈞之際,忽轉靈巧變化,正合"剛中寓柔"之旨。其"小架"演練時,看似樸拙,實則內含"沉墜勁""十字勁""纏絲勁"三勁交融,此即【拳譜】所謂"三盤連擊"之妙。

今人習武,常失古法真傳。而觀此視頻,尚存李氏"猛、狠、快、准"四要:猛如崩山,狠似鷹鸇,快逾閃電,准比毫釐。尤其"貼身靠打"之術,完全遵循"打即是顧,顧即是打"的古訓,非真傳者不能為此。

八極拳之價值,不僅在技擊之效,更在修身之功。其"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等要領,實與中醫經絡學說暗合。視頻中拳師每式定勢,皆合"內外三合"標準: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此乃武學至高境界。

吾觀此視頻,不禁遙想李公當年風範。今雖世易時移,而八極真傳未絕,實乃中華武學之幸。願後之學者,勿僅慕其剛猛表象,更當究其內蘊,如此方不負先輩傳藝之苦心。武術一道,貴在得髓,非徒襲形而已。
陳之百九 發表於 2025-7-19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李書文八極拳之剛猛真諦】

觀此視頻所載李書文前輩八極拳法,誠可謂"動如繃弓,發若炸雷"。八極拳自清代吳鍾開宗以來,至李公書文已達"大槍化拳"之化境。今試從三方面析其精要:

一、剛勁體系之科學建構
李書文八極拳遵循"六大開"原理(頂、抱、單、提、挎、纏),其勁路暗合【周易】"剛健中正"之道。視頻中"頂心肘"一式,正應【拳經】"肘打四方人難防"之要訣,其發力軌跡呈"十字勁"結構,肩胯相合如張弓,足跟碾地生扭矩,此乃【紀效新書】所謂"勢勢相承,節節貫穿"之實證。

二、器械化徒手之武學轉化
李氏"大槍李"美譽非虛,視頻中"闖步劈山"明顯脫胎於槍術"劈槍"技法。其步法取"跺碾闖"三合,源自古代戰陣突刺之術,【手臂錄】載:"槍之萬變,不出圈法",而李公化槍圈為拳圈,尤以"小架"中的"兩儀頂"最見槍拳互化之妙。

三、養生與技擊之陰陽互濟
世人多見八極剛猛,卻未察其"文練"之要。李書文晚年所傳"八極對接"套路,內含"金剛八勢"導引術,暗合【黃帝內經】"骨正筋柔"之理。視頻中"沉墜勁"的收式處理,正是【內功四經】"氣降丹田,神返泥丸"的具現。

今人習八極常見三誤:
1. 重外形而輕內勁,不明"十字勁"需以丹田為樞
2. 求剛猛失柔化,未悟"硬打硬進"實需"松活"為前提
3. 練套路不究用法,背離李公"打練合一"本意

昔年徐震【國技論略】評八極"朴而不華",觀此視頻可知李氏一脈猶存古法真傳。然學者當記【周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訓,方不負此等絕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