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3|回覆: 1

[醫藥臨床] 調和諸藥治虛勞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5-23 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趙某,女,39歲。於08年9月10日來診。訴心慌氣短,食欲不振,頭暈口舌生瘡,周身疲乏無力,寒熱時作,觀其面色萎黃,消瘦無華,舌紅少苔,脈沉細無力。查看諸醫處方多以二陳湯、半夏瀉心湯、溫膽湯等加減治療,服藥百餘服,但未見症狀緩解。近幾天自覺心慌,全身乏力,動輒汗出,口舌生瘡,屬中醫虛勞雜症。治當以調節情緒,飲食調理為主,而服諸多中藥,反傷正氣,故使病情有增無減。思之再三,處方甘草30g,生薑3片。3劑。每日1劑,水煎服。3日後複診,諸症好轉。加浮小麥30g,紅棗5枚。5劑,每日1劑,水煎服。半月後隨訪,諸症消失,體漸康復。

患者患虛勞,服藥眾多,症狀加重,當以調和,協調群藥,生薑可調和胃氣,助甘草以解表。二藥合用共奏其功。(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5-28 18:43 | 顯示全部樓層
【調和諸藥治虛勞案之經方義理探微】

趙氏虛勞一案,誠為"久藥傷正"之典型,觀其脈證,乃屬【金匱要略】"虛勞諸不足"範疇。本案用藥雖簡,然深合"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經旨,其理法可析為三端:

一、病機辨治
患者屢經化痰和胃之劑(二陳、瀉心、溫膽諸湯)未效,反現氣陰兩傷之候。舌紅少苔為陰傷之象,脈沉細無力乃氣虛之徵,口瘡頻發實為虛陽浮越之兆。【內經】云"勞者溫之",然前醫過用辛燥,致胃氣更虛,升降失司。甘草生薑湯之設,正合【傷寒論】"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的保胃氣思路。

二、方藥析義
首診單用甘草30g配生薑3片,實寓深意。甘草為"國老",【本草備要】謂其"調和諸藥,解百藥毒",其大劑量應用既能緩急補中,又可解前藥之偏。生薑辛溫,【藥品化義】稱其"行陽分而祛寒發表,宣肺氣而解郁調中",二者相伍,暗合仲景甘草乾薑湯法度,共奏溫復中陽之功。

三、次第調理
複診加浮小麥、大棗,乃取甘麥大棗湯意。【金匱要略】云:"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浮小麥養心除煩,大棗補脾和營,與首診方相合,構成"建中—安神"的治療次第。此正體現【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分次第而攻守"之要訣。

本案啟示有三:其一,虛勞誤治當以"和法"為樞機,張仲景早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訓;其二,經方運用貴在圓機活法,甘草生薑配伍既可解表,亦能安中;其三,"藥簡力專"乃中醫至高境界,喻嘉言【醫門法律】所謂"上工治病,必求其本"者,此之謂也。

註:本案甘草用量超常,當遵原注醫囑指導。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所含甘草酸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大劑量應用需防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之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