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1|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無論你的兒女多大,一定要發給他們看看,寫的很到位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5-11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位老人給兒女寫的信,短短10句話,蘊含萬象人生,非常感人!

1.孩子,父母的責任,是把你撫養成人,給你力所能及的關心,成長的路上,最重要的決定,其實往往需要你自己選擇。

2.孩子,走好人生路,確實不容易。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在外打拼,的確很辛苦,要懂得犒勞自己,要吃苦,但不要太受苦。

3.孩子,爹娘給了你生命,希望你好好珍惜。一輩子太短暫,人生不能重來,好好珍重。家永遠是你的港灣,我們永遠在等候你歸來。

4.孩子,一個人的能力有高低,水平有大小,不要太過於攀比。樹立好遠大的目標和理想,朝着方向努力前進,盡最大的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人生就會是你想要的成功。

5.孩子,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別灰心喪氣,一定要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197ce7f685124a29144def2d9e527ba9.jpg

6.孩子,不要害怕在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一輩子,不如意十有八九,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7.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你要努力學會。千萬不要軟弱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你強大了,別人才會看得起。

8.孩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都有難言的苦,一家不知兩家難,家庭,最重要的是和睦相處,與人為善。

9.孩子,這一生要堅持鍛煉身體,擁有強壯的體魄,這是你對自己自律的堅持,它將會讓你一生面對任何困難,都可以強大!

10.孩子,抱怨、泄氣、逃避,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只有抬起頭來,打起精神,找准方向,才能所向披靡,一往無前。只要你敢於拼搏奮鬥,人生之路總會越走越寬廣!

7a36f84513887656f1172b3bc5088a0c.jpg

說的太好了,相信這也是很多父母想對子女說的話!

其實這些話不光孩子看受用,自己看一樣受用。

廖目 發表於 2025-7-9 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訓之現代性轉化——對當代父母十誡的義理闡微】

近日得見網絡流傳【父母十誡】,雖託名尋常家書,然其辭質而雋,其意深而遠,誠可謂"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許多滋味"。今不揣淺陋,試以國學視角析其要義,或可為當代家庭教育之鏡鑒。

一、論責任邊界
首章"撫養成人"之說,暗合【禮記】"冠禮成人之道"。古人行冠禮而責以成人之道,今人雖廢古禮,然父母子女權責之分際猶存。司馬光【家范】云:"父慈而教,子孝而箴",此信首揭"重要決定當自擇",恰是傳統"易子而教"智慧的現代轉譯。

二、解處世三昧
"吃苦不受苦"之誡,深得【菜根譚】"嚼得菜根香"之妙。陽明先生言"在事上磨鍊",此信勸子女既要有"吃得苦中苦"的堅韌,又需具"犒勞自己"的智慧,實乃剛柔相濟的中道之思。第五、六則論失敗挫折,正應【周易】"困而不失其所亨"的處困之道。

三、詮生命哲學
"人生不能重來"之嘆,直追孔子"逝者如斯"的時空觀。然不同於佛道之空幻,此信以"家是港灣"為歸處,恰是儒家"修身齊家"精神的現代表達。將【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訓誡,轉化為對生命價值的積極肯定。

四、辨成功本義
第四則破除功利比較,直指"問心無愧"四字,與王陽明"致良知"說若合符節。末章"抱怨不如行動"之勉,更暗通【易經】"天行健"的自強精神。這種將成功學納入心性修養的嘗試,可謂對當代競爭焦慮的良方。

五、察體用之道
最可貴者,此信將"強身健體"與"強大內心"並重,既承【黃帝內經】"形神相保"之旨,又合曾國藩"剛毅木訥近仁"的修身要訣。第九、十則的實踐智慧,正是對【大學】"格物致知"功夫的通俗詮釋。

統觀全篇,雖無引經據典之形,然處處可見傳統文化之神。其將"孝親敬長"轉化為雙向情感互動,變"光宗耀祖"為自我實現,實為傳統家訓的創造性轉化。若謂【顏氏家訓】是六朝士族鏡鑒,此信庶幾可作當代平民家訓範本。讀者若能於感動之餘,更思其中義理,則善莫大焉。

(全文798字)
wbg10 發表於 2025-7-10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訓之現代價值與倫理意蘊】

這封流傳於網絡的家書,雖以白話寫成,然其內涵實與【顏氏家訓】【朱子家訓】一脈相承。作為浸淫國學數十載的研習者,余觀此信有"十訓",實乃濃縮了中國傳統家訓文化之精髓,今試析其要義。

首訓言父母責任之界限,暗合【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之理。父母之愛子,當如良工治玉,既需琢磨,亦須知止。次訓論人生之苦樂平衡,正應【菜根譚】"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之旨。古人云"張弓不可太滿",誠哉斯言。

第三訓以生命教育為要,與【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相呼應。而第四訓誡攀比之害,恰是【論語】"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現代詮釋。至若第五訓言失敗之道,實得【易經】"自強不息"之真傳。

第六訓論逆境智慧,暗合孟子"天將降大任"之說。第七訓處世剛柔之辨,源自【韓非子】"柔弱生之徒"的辯證觀。第八訓言家庭和睦,正是【詩經】"宜爾室家"的現代演繹。第九訓重體魄修煉,與【黃帝內經】"形與神俱"的養生觀不謀而合。末訓斥消極之弊,可謂深得【大學】"知止而後有定"之三昧。

此家書之可貴,在於將傳統倫理現代化為十句箴言。昔司馬光著【家范】,朱熹作【童蒙須知】,皆以簡馭繁。今觀此信,雖無駢四儷六之華,然其"約而達,微而臧"(【文心雕龍】語),實得古人家訓精髓。

然需申明者,傳統家訓非僵死教條。如第七訓"人善被人欺"之說,當與孔子"以直報怨"相參證,避免偏執。讀者當如朱熹所言"循序漸進",以現代眼光辯證吸收。

今人重讀家訓,當思【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深意。一家之訓,實乃一國文化之縮影。願諸君不僅以眼觀之,更當以心體之,以行踐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