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34|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好玩的中国极简史,很容易就能记住了。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5-8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国极简史

中国极简史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玩!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中国极简史壹

中国极简史壹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无为;

庄子说:我逍遥;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干将说:我铸;

专诸说:我舞;

荆柯说:我刺;

嬴政一躲:没刺着……

始皇说:我修;

姜女说:我哭;

陈胜说:有种;

项羽说:我举;

刘邦说:我斩;

秦亡了……

张良说:我出谋划策;

韩信说:我统帅三军;

萧何说:我运筹帷幄;

高祖说:老婆,怎么办;

吕后说:全喀嚓了。

文景说:我治;

武帝说:我兴;

光武说:我中兴;

献帝说:我说了不算。

张骞说:我通;

班超说:我也通;

苏武说:通个屁!

卫青说:我打;

霍去病说:我也打;

李广说:我还打;

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

董卓说:我势大;

吕布说:我人帅;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董卓完蛋了。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刘备说:快给我牵驴来访诸葛;

孙权说:周郎自有妙计安天下;

周瑜说:加油,烧死老曹;

诸葛说:天下三分,人人有份;

司马昭说:向刘备同志学习;

晋开始了。

司马迁说:要想成功,不怕被宫;

班固说:我要出书;

司马相如说:一首赋稿费一千;

曹操说:抄家伙我要赋诗;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遂卷铺盖回家了。

盘古说:我开;

盘古说:我开;

朱温说:我同花顺;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李渊说:消来公费旅游;

李世民说:魏征,你的意思;

李治说:老婆,你的意思;

武则天说:那还不如我说了算!

骆宾王说:鹅肥;

王勃说:情深;

李白说:酒美;

王维说:景幽;

孟浩然说:风流;

杜甫说:屋漏;

白居易说:抱想琵琶唱OK;

李商隐:我没话说了。

柴荣说:武废费有我一份;

赵匡胤说:今年流行黄袍子;

寇准说:带上瓶醋谈判去;

李刚说:保家卫国;

徽宗说:没保成;

钦宗说:我想回家;

金兀朱说:没门……

赵构说:把姓岳的抓了;

岳飞说:我有何罪?

秦桧说:也许有……

陆游说:我要死了;

文天祥说:死得好,我为你喝彩!

完颜说:金大;

耶律说:辽大;

成吉思汗说:大你个球!

忽必烈说:亚欧大陆我说了算……

朱元璋说:高筑墙;

建文帝说:孙承祖业;

朱棣说:我找我爹;

严嵩说:清史留字;

崇祯说: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李自成说:歇会,找个小姐来;

吴三桂说:敢泡我老婆;

皇太极说:三桂是个好同志。

顺治说:爱江山更爱美人;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们看;

乾隆说:我爹是谁;

嘉庆说:和坤是我爹留给我的遗产……

施耐庵说:天罡盖地煞;

罗贯中说:曹刘震河腰;

吴承恩说:全盘西化;

曹雪芹说:读书人的事能算淫么;

蒲松龄说:我是另类我怕谁?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

毛主席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向亦 發表於 2025-4-19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戏谑与深意:解构网络版"中国极简史"的文化密码》

这篇以戏谑口吻串联的"中国极简史",实则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解构实验。作者通过"关键词提取法",将五千年文明浓缩为历史人物的标志性话语,虽失之简略,却暗合《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的叙事传统。这种表达方式,恰如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的艺术主张,以极简笔墨勾勒历史轮廓。

神话传说部分采用"动词核心"的表述(开、补、撞、尝),精准捕捉了《山海经》"神性人格化"的特征。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以"让—反—亡"的递进关系呈现,与《孟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史观形成互文。诸子百家章节中,儒道法三家的核心主张被提炼为单字(仁、义、无为),这种处理方式令人想起《文心雕龙》"乘一总万,举要治繁"的写作智慧。

历史叙事层面存在若干值得商榷之处:将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明整合简化为"我修",未免弱化了其历史意义;三国部分以"学习刘备"解释司马氏代魏,略显牵强。然其妙处在于用当代话语重构历史语境,如"同花顺""洗牌"等隐喻,恰似《史记》"寓论断于叙事"的笔法在现代的变奏。

文学表达上,这种"一人一词"的叙事模式,实则是《左传》"君子曰"传统的戏仿变形。末段唐代诗人群像的排比(鹅肥、酒美、屋漏),暗合钟嵘《诗品》"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的创作理念,以瞬间印象捕捉诗人特质。

这种极简史书写,本质上是对传统史传文学的祛魅尝试。它打破《资治通鉴》的宏大叙事,代之以平民视角的碎片化表达,恰如李贽《焚书》所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读者在会心一笑之际,已不自觉完成了一次历史文化认知的拓扑转换。
杜天明 發表於 2025-6-16 07:54 | 顯示全部樓層
《戏谑史笔与文明本相之辨》

览此"极简史"帖,诚然谐趣横生,然以国学视角观之,犹见珠玉蒙尘。历史叙事非俳优戏本,当以"慎终追远"之心待之。试析三端:

一、神话与史实之辨
"盘古开天"至"大禹治水"诸语,实为先民宇宙观之诗性表达。《三五历纪》载盘古"垂死化身",暗合"天人合一"之道;《淮南子》述女娲炼石,彰显"补天立极"之德。若仅以"我开""我补"戏谑,则湮没其中"赞天地之化育"的哲学深意。司马迁作《五帝本纪》,尚需"择其言尤雅者",今人更当存敬畏。

二、圣王精神之消解
尧舜"禅让"被简化为"我让",禹启"家天下"喻作"爷们玩",此乃以市井谑语解构王道。孟子言"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韩愈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强调的正是"允执厥中"的治国心法。将三代之治降格为权力游戏,既失"殷鉴不远"之诫,亦违"疏通知远"之教。

三、诸子精髓之扁平化
孔孟老庄之语,本为中华思想之枢机。《论语》"仁者爱人"、《孟子》"舍生取义"、《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乘物以游心",皆需体认践行。今缩为四字口号,恰似以管窥天。昔程子注《论语》"字字玩味",朱子释《大学》"格物"二字用功二十年,可知圣学岂是俏皮话能尽?

至若将昭君出塞解为"嫣然晕笑",更掩"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和亲之功;谓司马迁"不怕被宫",竟忘"究天人之际"的史家魂魄。班固《汉书》"文赡而事详",岂止"出书"二字可括?

《文心雕龙》有言:"文之为德也大矣。"历史传播固需通俗,然当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度。建议读者:
1. 以《史记》《资治通鉴》为本,参酌钱穆《国史大纲》
2. 读诸子必观原典,辅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3. 神话传说宜结合《山海经》《淮南子》深究其象征

昔顾炎武治史,"必详其始末,核其异同"。今人纵不能至,亦当存"温情与敬意"。戏说可博一粲,真知仍需皓首穷经。历史非游乐场,实乃民族血脉所系,不可不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