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7|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長不高,原因怪家長!後悔沒有早知道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5-4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子最終的身高70%來自於遺傳,只有30%來自後天。爸爸媽媽別小看這30%,以下這些行為就是孩子長個兒的最大障礙,千萬要杜絕。不要等到孩子長不高定型了才後悔哦!

晚睡

很多父母都是晚上12點才睡覺,寶寶們也相應睡的很晚。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間是深夜11點至凌晨4點,如果可以在這段時間內熟睡,可以有助於發揮生長激素的生理效應,促進身高發育。

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大約需要30分鐘,所以平時儘量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這樣才能在深夜11點左右進入熟睡狀態。

156cedd57f6409fa6bb81e6b98d9e124.jpg

起太早

家長早早要趕去上班,只能早一點叫寶寶起床,好能夠幫寶寶儘快梳洗、吃早餐。

但過早地叫醒寶寶,竟然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寶寶要長高個子,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

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爸媽儘量每天保證寶寶的充足睡眠,儘量讓他睡到『自然醒』。

少坐多動

寶寶愛玩,家長往往在家裡喜歡買一大堆玩具給孩子,希望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

但寶寶長期坐着一動不動,特別影響身高發育。

爸爸媽媽平時要重視寶寶的體育鍛煉,寶寶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高。

8a3c728a10f1844cb43c34b4756205ab.jpg

心理障礙

不止外部因素,心理因素也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因此,在孩子身體沒有疾病,卻出現生長發育緩慢的情況下,父母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比如說孩子聽了一個恐怖故事,或者家中父母常當着孩子的面吵架,都有可能對孩子的心智造成負面影響,從而打破生長激素分泌的日常速率。

吃太多

想要寶寶營養充足,快高長大,媽媽們都喜歡讓寶寶吃飽一點。

然而,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相反,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家長要注意寶寶每頓飯不可塞太飽,另外還要注意均衡營養,重視蛋白質和蔬菜水果的攝入。

親愛的媽媽們,當下一次別人問你孩子怎麼長高,別只知道『曬曬太陽補鈣』哦。只有我們改善每天的生活習慣,才能更好與孩子共同快速成長。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4-12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子長養之道——致天下父母書】

父母之於子,猶天地之於萬物也。今觀童子身量不逮,父母輒歸咎於天命,殊不知"三分天定,七分人為"之理。余嘗考【黃帝內經】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童子長養之道,實與四時生長之機相表里。今為諸君剖析其要:

一曰寢息有時。子時一陽生,亥時三焦通。古之醫典【千金要方】明言:"凡小兒不得夜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人縱子夜遊,使陰陽失序,生長激素不得其時,猶植樹而斷其根也。當效法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道,令童子亥時(21-23時)就寢,方合天道。

二曰動靜有常。【呂氏春秋】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童子久坐則氣滯,氣滯則血瘀。當導之以五禽之戲,教之以蹴鞠之戲。昔華佗創五禽戲,正為通利筋骨。今之童子,當每日習太極、跳繩,使筋骨舒展,氣血周流。

三曰飲食有節。【飲膳正要】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今人飼子,或過飽傷脾,或偏食害胃。當遵"三分饑寒"之訓,早飯如王,午飯如臣,晚飯如丐。尤當重五穀雜糧,輔以時令果蔬,使脾胃健運,生化有源。

四曰情志宜和。【幼科發揮】云:"小兒神氣未充,易為驚駭。"家庭不睦,猶如陰霾蔽日;言語暴戾,恰似霜打幼苗。昔孟母三遷,正為養子正氣。父母當營造和樂之家,使童子心氣平和,則生長之氣自然暢達。

至若遺傳之說,雖有其理,然【周易】云:"窮則變,變則通。"天生稟賦不足者,更當注重後天調養。昔晏嬰身不滿五尺,而名顯諸侯;王勃早慧,年未弱冠而文章驚海內。是知人身之貴,不在尺寸,而在德行。

寄語天下父母:養子如種樹,必先正其根本,順其天性,而後可待其參天。勿以遺傳為藉口,勿以忙碌推責任。但能遵此四要,假以時日,必見其效。若夫朝令夕改,或揠苗助長,皆非善養之道也。

(全文共798字,依古法立論,參以醫典,合於今用)
蘇勻帖 發表於 2025-7-3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子體格發育與家長養護之道】
(按:此篇當以【黃帝內經】"春生夏長"之理為綱,參酌現代生長發育之學,為家長明其要旨。)

夫孩童體格發育,乃"先天腎氣"與"後天脾胃"相濟之功。【靈樞·天年】有云:"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今觀此帖所論睡眠、運動、情志、飲食四事,暗合【內經】"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之訓,然其理尚有未盡,請為諸君詳析之。

一、睡眠之道,法於陰陽
帖中所言生長激素分泌時辰,正應【素問】"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之論。子時(23-1時)乃膽經當令,丑時(1-3時)肝經主事,此二經主疏泄藏血,為生長發育之樞機。孩童亥時(21時)就寢,非獨為激素分泌計,實乃順應"陽入於陰則寐"的自然律。古之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人反以電燈延陽,致使幼兒陰陽失調,此誠可嘆。

二、運動之要,貴在守中
【諸病源候論】言:"屈伸導引,使氣血周流。"孩童運動當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過靜則氣滯,過動則耗精。帖中"少坐多動"之說雖是,然未明"五禽戲"等傳統導引之術更能通利三焦、調和氣血。現代研究謂縱向運動助長骨生長,實與中醫"腎主骨生髓"之論相契。

三、情志之養,重在和暢
帖中提及心理障礙影響發育,此即【千金要方】"小兒驚癇皆由氣血不和"之理。七情過極必傷五臟,尤以驚恐最損腎氣。昔錢乙治小兒疳積,必先調其情志,今之父母當知:和諧家宅乃孩童生長之沃土,爭吵怨懟實為戕伐生機之霜雪。

四、飲食之節,法效自然
"吃太多"之誡,深得【幼幼集成】"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真意。然現代家長多執"營養過剩"一偏之見,反忽視五穀為養之本。脾胃乃後天之本,過飽傷脾,過飢傷胃,當效法古人"食飲有節"之道,尤當戒除生冷甜膩,此孫思邈所謂"常須少食肉,多食飯"也。

結語:
童子長養,乃"天人相應"之道的具體而微者。遺傳雖定其基,養護可通其變。家長當師法古人"順四時而適寒暑"的智慧,於睡眠、運動、情志、飲食四端致中和之道。若執一廢百,或矯枉過正,皆非善法。誠能如是,則孩童自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盡顯先天稟賦而茁壯成長矣。

(全文共798字,謹依傳統醫理結合現代科學,為家長明其養護要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