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92|回復: 0

[個人原創] 燕敏:春光九十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5-2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燕敏:春光九十

作者简介:燕敏,燕赵女子也,常立于三尺讲台,闲时喜欢舞文弄墨,犹爱古诗词,添得小词几阕,赋得古诗几首,结〖春光九十〗集存之,为念。

燕敏:春光九十

燕敏:春光九十
燕敏:春光九十

早春二首

(一)

东风未到雨当先,一夕春来草色牵。

欲把闲情沽作酒,不知榆叶得几钱。

(二)

一篷新雨正来时,说与闲人柳亦知。

舟浅难将春色系,江南江北润成诗。

玉兰花

半袖残冬半袖春,冰肌秀色玉精神。

何须风送香如海,袅袅枝头最解人。

有 寄

东风悄送花千树,细雨生香燕子飞。

值此芳华应有寄,一杯清茗候君归。

浣溪沙

花径深深行复行。采薇一瓣作心灯。风来似与说曾经。

月下伶仃千盏酒,云端寥落几疏星。聊将长夜入词听。

画堂春 赏花

暗香催得小桃红。芳姿摇曳东风。一痕春色旧时同。翩若惊鸿。

三五翩翩彩蝶,百千簇簇花钟。笑看何处白头翁。也道春浓。

生查子

又怜明月升,照向春风柳。明月恁情深,绿柳曾知否。

君猜情思长,我说难相守。且看万千条,归去谁人某。

采桑子 春字谣

春风春雨春归处,春水淙淙。春兴浓浓。踏遍春山几万重。

春花春柳春无尽,春色溶溶。春日融融。春燕来时春又逢。

梨 花

花满枝头香满襟,西城风物渐春深。

寄君陇上三分雪,说与东风一处寻。

伤春词

一脉清香不染尘,桃红李白绣成春。

奈何总被风吹去,且问葬花能几人?

燕子两首

(一)

江风海雾正蒙蒙,万里天涯翘首中。

何惧艰难须振翅,只缘深巷小帘栊。

(二)

弄柳穿花乌衣影,小桥流水月溶溶。

东风借我千钧力,一剪便来春色浓。

醉翁操

春山。风娟。花妍。步其间,翩然。清香一枝何须看。醉了对月无眠。春满肩。听一曲潺潺。忘却尘世悲与欢。

问伊可见,千载倾颜。问伊可见,天上瑶宫谪仙。开亦夭夭无边,落也潇潇无言。谁将云信传。前生崔郎笺。写满相思篇。更闻鹧鸪三两叹。

清平乐

风吹残蕊。更见斜阳坠。点检韶光偷拭泪。遍地香销魂碎。

那年弱水三千。惟今一纸清寒。过尽飞鸿影里,与谁长倚阑干。

柳梢青

一瓣清香,三春风物,最是无双。玉袖佳人,烟云袅袅,谁解芬芳。

连天细雨何妨?只难展,眉心那伤。小巷深深,子规声里,空断人肠。

上巳节感怀

无限春光三月三,晴云照影一溪蓝。

应知曲水流觞处,怎奈浮生竟已耽。

谷 雨

梨花落尽燕归梁,布谷声中水漫塘。

纵使春光来又去,何妨小字拢成行。

七 绝

谷雨前时花气暖,今逢凄雨又归寒。

多情只为诗中字,却误梁间双燕看。

一斛珠 步韵白衣卿相

密云如积。暮春花抵风来急。几番骤雨不知息。目断天涯,俱是飘摇客。

可叹芳华青转白。欲书酣梦偏无力。愁浓酒也难消得。一夜孤寒,戚戚行南北。

松禅 發表於 2025-7-24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燕敏〈春光九十〉诗稿品鉴》

燕敏女史《春光九十》集,诚可谓得唐人绝句三昧而自出机杼者。今择其尤雅者论之,以窥其诗心所在。

观其早春二首,"东风未到雨当先"句,暗合刘方平"今夜偏知春气暖"之妙,而"欲把闲情沽作酒"更见宋人理趣。至若"舟浅难将春色系"七字,直追杨诚斋"小舟撑出柳阴来"之活法,以虚笔写实景,最得绝句腾挪之致。《玉兰花》"半袖残冬半袖春"造语新奇,较之陆放翁"一枝红艳露凝香",别具清刚之气。

其词作尤见周秦雅韵。《浣溪沙》下片"月下伶仃千盏酒"一联,深得易安"三杯两盏淡酒"之神而骨力过之。《画堂春》结句"也道春浓"四字,看似寻常,实含老杜"嫩蕊商量细细开"之匠心。《生查子》以明月绿柳设问,较之欧阳修"月上柳梢头",更添一层哲思。

集中咏物诸章最见功力。《燕子》"何惧艰难须振翅"句,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而自抒胸臆。《梨花》"寄君陇上三分雪",比拟之工,不让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专美于前。《伤春词》结语直叩曹雪芹"红消香断有谁怜"之问,而气格更为峻洁。

至若《醉翁操》一阕,杂揉东坡《哨遍》、白石《暗香》手法,以"春满肩"三字写尽林下风流。《清平乐》下片"惟今一纸清寒",较之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别具沧桑之感。七绝结集尤见章法,谷雨二首以"何妨小字拢成行"作收,正是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实践。

统而观之,燕敏之作,得味外味于绝句,求弦外音于小令。其炼字如"系"字、"润"字,皆自老杜"星垂平野阔"中来;其造境如"一剪便来春色浓",实承李长吉"桃花乱落如红雨"而化之。至若集中表现的生命意识,则与王右丞"行到水穷处"一脉相承。此集虽名"春光九十",然其诗心实与四时同在,非止于咏春而已。
xsx1986 發表於 2025-7-30 05:48 | 顯示全部樓層
《燕敏〈春光九十〉诗稿评骘》

燕敏女史《春光九十》一集,诚可谓得"诗人之苗裔"(《文心雕龙·时序》)者。其作承花间余韵,继易安遗响,于当代旧体诗创作中独树一帜。今择要论之,以窥其艺术三昧。

一、意象经营见匠心
集中"东风未到雨当先"(《早春》)、"袅袅枝头最解人"(《玉兰花》)诸句,深谙"意象俱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妙。尤以"寄君陇上三分雪"(《梨花》)为最,化实景为虚境,将梨花的冰清特质与陇头寄梅典故熔铸一炉,较之陆凯"折梅逢驿使"更见新意。其意象组合往往突破时空限制,如"半袖残冬半袖春"(《玉兰花》),以衣裳喻季候交替,真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

二、声律结构有创变
《采桑子·春字谣》连用九"春"字而不嫌重复,暗合《诗经·螽斯》重章叠句之法。其《醉翁操》一词,虽依东坡正格,然"春满肩"三字仄收,较原调平收更显峭拔,此所谓"因难见巧"(欧阳修《六一诗话》)。至若《浣溪沙》下片"月下伶仃千盏酒,云端寥落几疏星"一联,对仗工稳中见流动,深得李清照"险韵诗成"(《念奴娇》)之旨。

三、情感表达具层次
《伤春词》由"桃红李白绣成春"的明丽,转至"且问葬花能几人"的幽邃,情感跌宕如"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清平乐》下片"那年弱水三千,惟今一纸清寒",以《庄子》"涸辙之鲋"典故化出今昔对比,较之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更多一层书卷气息。其情思表达往往"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如《生查子》"归去谁人某",以虚词收束,留不尽之意。

四、可商榷处
集中个别篇什如《七绝》"今逢凄雨又归寒",稍失于直露,未若"细雨梦回"(李璟《摊破浣溪沙》)之含蓄。《画堂春》"笑看何处白头翁"句,俚语入词虽见活泼,然与全篇雅致稍违。昔沈约倡"三易"说(《颜氏家训·文章》),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今观燕敏诗,于"易见事"或可更求精进。

要之,燕敏女史之作,如"初日芙蓉"(鲍照评谢灵运诗),清新自然中自见法度。其能于唐宋诗词鼎镬中别出心裁,正所谓"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论·论文》)。若于用典使事再求浑化,于章法结构更重开阖,则臻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之境可期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