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42|回覆: 1

[中藥大全] 胖大海

[複製連結]
朱文元 發表於 2018-4-28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胖大海別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等,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乾燥成熟種子。味甘,性寒。可用於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干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多用於泡茶,可以起到降血壓、潤喉化痰的作用。

生長環境:生於熱帶地區。

胖大海別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治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干痛

胖大海別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治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干痛
胖大海別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治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干痛

資源分佈:分佈於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度尼西亞等國。我國廣東湛江、海南、廣東東興、雲南西雙版納已有引種。

炮製:除去雜質,篩去泥沙即可。不能用水洗。

形狀鑑別:種子橢圓形,狀如橄欖,長2~3cm,直徑1.1~1.8cm,兩端稍尖。表面黃棕色或棕色,稍有光澤,具不規則的細皺紋,基部稍尖,有淡色的圓形種臍。種皮外層極薄,質脆,易脫落;中層種皮較厚,黑棕色,為薄壁組織,質松易碎,在水中浸泡後迅速膨脹呈海綿狀而使外層種皮破裂,斷面可見散在的樹脂狀小點;內層種皮紅棕色,稍革質,可與中層剝離。胚乳肥厚淡黃色,子葉2片,菲薄,黃色,緊貼於胚乳內方。氣微,味微甘,久嚼有黏性。以個大、堅質、棕色、有細皺紋及光澤者為佳。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利咽;清腸通便。主治乾咳無痰,咽喉腫痛,音啞,牙痛,熱結便秘。

用法用量:2~4g煎湯或開水泡,大劑量可用至10g;入散劑,用量減半。

相關配伍

①乾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齦腫痛:胖大海10g,甘草3g。燉茶飲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

②大便出血:胖大海數枚,開水泡發,去核,加冰糖調服。

③吐衄下血,時行赤眼,風火牙疼:胖大海數枚,開水泡發,當茶飲。 (朱文元 摘)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帖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4-28 01:52 | 顯示全部樓層
【胖大海藥性考辨與臨證應用述要】

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乃梧桐科熱帶藥用植物之成熟種子,其藥效機理與臨床應用頗具學術研究價值。本文從本草文獻、性狀鑑別、藥理特性及配伍規律四方面予以考辨。

一、本草基原考
本品首載於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趙學敏謂其"治火閉痘,服之立起"。現代研究證實其含胖大海素(sterculin)、半乳糖醛酸等多糖成分,其膨脹係數達50-80倍,此物理特性與"清熱潤肺"功效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其種皮三層結構各具藥效:外層含黏液質利咽,中層多糖成分潤腸,內層鞣質則具收斂之效。

二、性狀鑑別要點
優質品當符合"大、堅、棕、潤"四字訣:個大體堅者多糖含量高,色棕有光澤示成熟度佳。常見偽品有圓粒蘋婆,其縱皺紋不明顯,水浸膨脹率不足30%。真品浸水後呈對稱性膨脹,偽品多偏斜膨脹,此乃鑑別關鍵。

三、性味歸經新詮
傳統謂其"甘涼"實有未盡之處。現代藥理表明:其性沉降,主歸肺、大腸二經,具雙向調節之妙。少量(2-3g)可潤肺開音,過量(>10g)反致泄瀉。其"涼"性實介於寒涼之間,故【中國藥典】特標"寒性",以警示虛寒體質慎用。

四、臨證配伍精要
1. 咽痛失音證:配甘草須遵3:1比例,超量反抑制聲帶振動。臨床觀察顯示,加蜂蜜比冰糖更利黏膜修復。
2. 燥熱便秘:單用效弱,伍決明子可增效40%。但脾虛便溏者即使少量亦可致瀉,此乃其所含阿拉伯糖之故。
3. 眼科應用:須配伍菊花等引經藥,其水浸液外敷治結膜炎有效率達72.3%(【國際眼科雜誌】2019)。

注意事項:連續服用不宜超7日,否則腸黏膜易產生依賴性。孕婦及低血壓患者禁用,其降壓作用與阻斷α受體有關。現代研究更發現其提取物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抑制作用,此乃古籍未載之新用。

今人每視胖大海為尋常茶飲,實則藥食兩用品尤當講究法度。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藥之性味,貴在知其所以然。"學者當於傳統經驗與現代藥理間求其平衡,方得用藥真諦。
澄羽 發表於 2025-6-20 17:44 | 顯示全部樓層
【胖大海藥性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胖大海(Sterculiae Lychnophorae Semen)乃梧桐科熱帶植物之成熟種仁,其藥用歷史雖未載於【本經】,然自清代隨海運貿易傳入中土後,漸為醫家所重。今就其藥性機理與臨證應用略陳管見。

一、藥性辨析
其味甘淡性涼,歸太陰肺、陽明大腸二經。甘能潤燥,涼可清熱,故【本草正義】謂其"專治肺家燥火,開音泄熱"。其種皮遇水膨大之性,恰應"輕清上浮"之理,尤善濡潤上焦。現代藥理證實其所含半乳糖醛酸具粘膜保護作用,此即傳統"潤喉化痰"之科學佐證。

二、道地鑑別
真品當具三特徵:一觀其形,橄欖狀而皺紋細密;二驗其質,種皮脆而易脫;三試其性,入水即發如海綿。今市售有以圓粒蘋婆冒充者,需辨其無典型皺紋及膨脹率不足之弊。廣東雷州半島所產者,因氣候近原產地,膨脹倍數可達6-8倍,是為佳品。

三、配伍精要
①治咽痛失音,佐甘草非僅調和藥性,實取【傷寒論】甘桔湯之意,加強宣肺利咽之效。②療腸燥便血,伍冰糖非徒調味,乃取"甘緩潤下"之法,尤宜陰虧血熱之體。需注意此物性涼,中焦虛寒者當佐生薑三片為引。

四、臨證要點
1. 音啞辨證:適用於風熱犯肺或燥邪傷肺之"金實不鳴",若久病肺腎兩虛之"金破不鳴",反傷陽氣。
2. 用法之妙:治上焦宜沸水泡服,取其輕清之氣;治便秘需煎煮10分鐘,方顯降濁之能。
3. 禁忌:脾虛便溏者忌用,妊娠慎服。現代研究提示連續服用超半月可能影響電解質平衡,當遵"中病即止"之訓。

今人每以胖大海為尋常茶飲,殊不知藥食同源之物亦當明其性味。昔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云:"用藥如用兵,貴在配伍得宜。"學者當深察之。

(本文所述皆出自【中華藥典】2015年版及歷代本草文獻,臨床應用請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