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8|回覆: 2

[醫藥臨床] 桂枝湯治療寒痹驗案

[複製連結]
梅松政 發表於 2018-4-24 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患者,女,41歲,2016年12月5日初診。患者因『胸部疼痛20餘天』就診。20多天前,患者莫名其妙地感覺胸部(喉部以下乳溝以上,大約直徑15厘米區域)疼痛,先是隱隱作痛,逐漸達到抬手疼痛、夜間疼痛稍重。1周前,患者前往某市級綜合醫院就診,給予胸部CT、血常規、乳腺彩超等檢查,所有檢查結論均正常,未查出任何實質性疾病,對症藥物(具體不詳)治療3天後,未見明顯好轉。患者到一家市級公立中醫醫院診療,做了類風濕因子、血沉等檢查,所有結果均顯示正常,診斷為脅痛,辨證為肝氣鬱結,用柴胡疏肝散方加減治療。治療4天後,稍有緩解,前來就診。

診察:胸上部隱隱作痛,夜間稍加劇,無乳房疾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淋巴系統疾病、跌扑外傷、局部皮膚疾病等症狀和疾病徵兆,舌苔薄白,舌邊暗紫,脈沉。

診斷:痹證(寒凝脈絡)。

處方:桂枝10克,麻黃5克,白芍30克,薤白10克,瓜蔞殼10克,當歸10克,絲瓜絡10克,伸筋草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飯後溫服。同時,注意胸部保暖,並用保暖袋適當熱敷患病部位。

治療3天後,疼痛明顯緩解,加減治療1周後,症狀消失,停藥。囑其注意保暖,觀察2周,未見復發,臨床痊癒。

患者胸上部疼痛,實質性存在,平素健康,除局部疼痛以外,無任何臨床症狀,可推斷患者正氣未損,屬新病;逐一詢問與胸部疼痛相關疾病,無乳房疾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淋巴系統疾病、跌仆外傷、局部皮膚疾病等症狀和疾病徵兆,以及所有相關輔助檢查結論正常,劍指患者沒實質性器質性疾病;診察所見,未穿露胸裝,舌苔薄白,舌邊暗紫,脈沉,患者要麼有瘀阻,要麼有寒證;詳問病史,患者發病前連續穿着露胸裝騎踏板車早出晚歸大約1周,其丈夫當場佐證,患者晚上痛得明顯,進一步佐證了寒凝脈絡。

靈樞·賊風】記載:『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隨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痹。』提出寒痹之病,因平素『所傷濕氣.....腠理閉而不通』忽『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而致。【靈樞·壽夭剛柔】同時指出:『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也就是說,寒痹之證多為寒濕交錯而致,屬慢性病。本例患者雖平素健康,卻因局部反覆遭遇風寒之邪,阻礙氣機而腠理閉而不通,屬急性病。

方用桂枝湯方加減,方中桂枝、麻黃散寒、解肌以止痛;白芍益營、柔肝以止痛;薤白通陽、行閉以止痛;瓜蔞殼寬胸、散結以止痛;當歸養血、活血以止痛;絲瓜絡祛風、止痙以止痛;伸筋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以止痛;甘草健脾胃、調藥性、和中緩痛。諸藥合用共湊祛風散寒、寬胸通痹、散結通絡、養陰止痛等功效,並湊藥藥均止痛之功,終起驅邪止痛不傷正氣之效。(梅松政 四川省古藺縣觀文鎮梅松政中醫診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邱眉 發表於 2025-6-13 06:0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枝湯加減治療寒痹案析義】

本案乃典型外寒引動內痹之證,其辨證精當處尤值後學揣摩。茲從經方運用與病機闡發二端析之:

一、方證相應之妙
桂枝湯本為太陽中風表虛證設,然本案取其"解肌和營衛"之功,佐麻黃開腠理、薤白通胸陽,正合【金匱要略】"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之旨。方中白芍用量獨重至30克,既制麻桂之燥,又合甘草酸甘化陰以緩急痛,更得瓜蔞殼、絲瓜絡宣痹通絡,實承仲景"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樓薤白半夏湯主之"法度而化裁。當歸、伸筋草溫通血脈,暗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古訓。

二、病機辨析之要
患者雖無典型惡寒發熱表證,然據其露胸感寒病史、夜間痛甚特點及脈沉舌暗之候,恰應【素問·痹論】""
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之論。此非單純肝鬱氣滯可比,前醫投柴胡疏肝散未效者,正是未識"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理——患者胸陽素虛,復因風寒外襲,致營衛失調而痛作。桂枝湯外和營衛、內調陰陽,更佐溫通之品,使"大氣一轉,其氣乃散"。

三、臨證啟悟
1. 痹證辨治當分新久:本案病程雖短,然已現舌邊暗紫血瘀之兆,提示外邪速客脈絡。較之【內經】所言久痹,此屬新痹輕證,故投劑即效。
2. 現代檢查與傳統辨證宜互參:諸項檢查排除了器質病變,反助醫者聚焦於功能失調,此正中醫"司外揣內"優勢所在。
3. 生活史問診之重:患者着露胸裝感寒之因,非詳問難得,此即【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的現代詮釋。

結語:此案示範了經方活用之典範,桂枝湯加減既遵"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則,又合"痹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之治,更提示臨床遇胸痛諸證,當細辨陰陽表裏,不可概從肝鬱論治。學者若能於此等驗案中體味"方證相應"精微,則臨證自得圓機活法。
菠蘿吹雪 發表於 2025-7-16 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枝湯加減治療寒痹案析義】

本案以胸痹為主訴,然細究病機,實屬【內經】"寒痹"範疇。今就理法方藥析之如下:

一、病機探賾
患者胸上部疼痛月余,雖經現代醫學排查無器質病變,然觀其舌邊暗紫、脈沉、夜甚之候,顯系寒凝血瘀之象。【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恰合患者露胸受寒病史。其痛處固定、遇寒加重,正應【醫宗金鑒】"痹者,閉也,氣血凝滯"之論。雖病程未久,然寒邪已由表入絡,故見脈沉而非浮緊,此與【傷寒論】"太陽病,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異曲同工。

二、方藥鈎玄
處方以桂枝湯為底方,深得仲景心法:
1. 桂枝配麻黃:取"辛甘化陽"之義,桂枝溫通衛陽,麻黃開泄腠理,二者相須為用,俾寒邪從表而解。然麻黃僅用5克,恐過汗傷正,足見用藥之慎。
2. 白芍倍用至30克:既制麻桂之燥,又合甘草酸甘化陰,更取【本經】"除血痹"之功。與當歸相配,養血活血,暗合"治風先治血"之旨。
3. 瓜蔞薤白組合:雖源自【金匱】胸痹篇,然此處非治痰濁,實取薤白"溫中散結"(【別錄】)、瓜蔞殼"疏肝鬱"(【本草思辨錄】)之效,以解寒凝氣滯。
4. 絲瓜絡、伸筋草:為後世經驗用藥,取其通絡止痛之能,補經方之未備。

三、辨證要點
此案尤當着眼三點:
1. 鑑別診斷:排除了肝鬱脅痛(前醫用柴胡劑效微)、痰瘀胸痹(無舌膩脈滑),緊扣"遇寒則發"特徵。
2. 體質權衡:患者正氣未虛,故敢用麻桂發汗;若見脈弱氣短,則當佐參芪固本。
3. 因機用藥:薤白、伸筋草等皆針對寒痹病機,非為見痛止痛。

四、理論啟示
【靈樞】論寒痹強調"故邪與新感相襲",本案患者露胸受寒即屬此類。然今人但知【傷寒論】桂枝湯治表虛,罕識其治痹之妙。實則【本草備要】明言桂枝"通血脈,暖肌肉",本案活用經方,正是"異病同治"典範。

結語:此案啟示臨證當重四診合參,尤需詳問起居。寒痹雖屬常見,然能於紛繁症狀中抓住主證,化裁經方而獲捷效,實得中醫辨證精髓。學者當於此等處細玩,勿執方以待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