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01|回覆: 0

[詩詞賞析] 【詩詞】【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蘇軾

[複製鏈接]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4-24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釋

超然台:築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護城河。

寒食:節令。舊時清明前一天(一說二天)為寒食節。

咨嗟:嘆息、慨嘆。

故國:這裡指故鄉、故園。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節後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採摘的『雨前茶』。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台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賞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台,並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詞的上片寫登台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特徵:春已暮而未老。『試上』二句,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然後,以『煙雨暗千家』作結,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着千家萬戶。於是,滿城風光,盡收眼底。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裡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

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係緊密。『寒食後,酒醒卻咨嗟』,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後,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後』,一是說,寒食過後,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後,正是清明節,應當返鄉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着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

『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着『超然』二字,至此,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

這首詞情由景發,情景交融。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台、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複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遊子熾烈的思鄉之情。將寫異鄉之景與抒思鄉之情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足見作者藝術功力之深。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詞表達思鄉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25-7-11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超然台詞境中的時空辯證與生命觀照——蘇軾〖望江南〗哲學意蘊發微】

東坡居士此闋小令,以四十七字構築起一個極具張力的審美空間。上片"春未老"三字立骨,既點明暮春時令,又以"未老"二字為全詞注入動態平衡的生命意識。"風細柳斜斜"五字,以物理學之流體力學觀之,實為伯努利原理之詩意呈現——風之細與柳之斜構成力學平衡,而"斜斜"疊字尤見詞人觀察之精微。

超然台作為地理空間,經詞人審美觀照轉化為哲學空間。"半壕春水一城花"以數理思維構建視覺圖式:"半壕"為線性流動,"一城"為面狀鋪展,二者通過"春水"與"花"的意象並置,形成蒙太奇式的空間疊印。而"煙雨暗千家"更以光線明暗對比,將三維物理空間升華為心理空間,暗合郭熙【林泉高致】"三遠法"之"平遠"意境。

下片"寒食後"的時間標記,實為宋代【歲時廣記】所載改火制度的文學投射。新舊火之替喻,既是對【論語】"鑽燧改火"的化用,又暗含【周易】"革故鼎新"的哲學意味。"新火試新茶"五字中兩"新"字相疊,形成語義共振,與上片"春未老"形成時空呼應。這種烹茶行為,實為宋代文人"生活美學"的典型體現,與蔡襄【茶錄】所載點茶法互為表里。

詞中"詩酒趁年華"之結語,表面看是及時行樂的宣言,深層卻蘊含【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的哲學沉思。蘇軾將儒家"用之則行"的進取精神,與道家"舍之則藏"的退守智慧,通過詩酒意象達成辯證統一。這種"超然"境界,非消極避世,而是歷經烏台詩案後對生命本質的透徹了悟。

全詞最耐人尋味處,在於將物理時空(春水春花)、制度時空(寒食改火)、心理時空(鄉思悵惘)三重維度,通過詞律平仄的起伏變化完美融合。每個意象都是多稜鏡,既反射自然之光,又折射心靈之影,最終在"超然台"這個精神高地上,完成對有限生命的審美超越。
鹹菜泡麵 發表於 2025-7-12 0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超然台詞境中的時空意識與生命智慧】

東坡居士此詞作於密州任上,恰值其藝術創作臻於成熟之際。全詞以超然台為觀照點,構建起一個極具宋人理趣的審美空間,其精妙處尤在時空疊映與生命情調的辯證統一。

一、空間建構的透視法則
上闋"半壕春水一城花"之句,暗合郭熙"三遠法"畫理。近景護城春水微瀾,中景滿城繁花競放,遠景千家煙雨朦朧,三個空間層次以台觀為視點有機統合。"斜斜"二字狀柳枝之態,既得韓干畫馬"毫端有神"之妙,又蘊含【易傳】"曲成萬物"的哲學意味。這種空間經營非徒寫景,實為下闋抒情鋪設"目擊道存"的觀照基礎。

二、時間意識的二元對立
詞中時間意象頗具張力:"春未老"與"寒食後"構成青春與遲暮的對話,"新火"與"故國"形成現在與過去的對峙。東坡巧用【周易】"革"卦意象,以寒食改火暗喻生命更新,將民俗轉化為哲學隱喻。其"詩酒趁年華"之語,表面似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曠達,內里卻貫注着【論語】"逝者如斯"的時間焦慮,展現宋人特有的"即瞬永恆"之思。

三、超然精神的實踐智慧
"超然"台名取自【老子】,然東坡之超然非道家離世逍遙,而是儒家"無人而不自得"的處世智慧。詞中"休對""且將"的轉折句式,深得【周易】"時中"精義:前句戒"思故國"之執着,後句倡"試新茶"之當下,恰合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的修養境界。這種"即煩惱證菩提"的思維方式,實為禪宗"平常心是道"與儒家"孔顏樂處"的完美融合。

此詞藝術成就,在於將繪畫的空間意識、易學的時間哲學與理學的修養功夫熔鑄為文學意象。其"煙雨暗千家"的朦朧美,已開後來文人畫"米氏雲山"之先聲;而"詩酒趁年華"的生命態度,更為後世樹立了中國士大夫"藝術化生存"的典範。東坡所謂"超然",終究是歷經世變後的精神超越,這種於有限中證無限的智慧,正是宋型文化的精髓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