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44|回复: 1

巨好吃的早餐,简单颜值高

[复制链接]
盘安药膳 发表于 2018-4-2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上吃的饱,中午吃的好,晚上吃的少。

可见吃早餐的必要性。

上班路上买的早餐不外乎包子馒头豆浆油条,方便快捷。但吃的多了不免腻味。

前两天学到一款苹果土司包,在家试了试,确实方便又快手,熟练后几分钟就能搞定。

bd355f15849778aa4e7f172ad251395a.jpg

重要的是除了好吃,颜值还高,妥妥的朋友圈吸粉神器。

因为是水果派,很多小盆友也爱吃,也可以作为自家宝贝的早餐。

苹果吐司包

[原料]

吐司、鸡蛋、苹果、黄油、白糖、淀粉

[做法]

1、苹果削皮切成小块儿

2、小火融化黄油,倒入苹果丁翻炒

3、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糖,加少许水淀粉煮至苹果成软烂、浓稠状态

be428502b6fa99950ea4db9b665644e9.jpg

4、吐司去掉四边,用擀面杖压平

5、在吐司四周边缘刷上蛋黄液,舀一勺苹果泥放在吐司一边,折合吐司

82d3ac457875a9621a7b225080d6668c.jpg

6、用叉子把吐司边的收口压紧,包身划三个口,以免之后爆裂

7、烤箱预热180℃,在吐司表面刷一层蛋黄液后,放入烤箱烤10~15分钟

(根据自家烤箱实际情况定,烤到表面金黄就可以了)

6135a5fd31f516c27c4c7550aa4f589b.jpg

摆个造型就可以直接发朋友圈了,看这精致的样子,美美的一整天的心情都变好了呢。

小贴士

  • 苹果馅可以提前准备好,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直接包。

  • 包好吐司,刷上蛋液,放进烤箱后再去洗漱。这样时间刚刚好,洗漱完就可以吃了,实际需要的操作时间就只有几分钟。

聪辩先生 发表于 2025-5-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晨馔之道与苹果吐司之雅趣》

晨食乃一日养身之始,《黄帝内经》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之训,诚哉斯言。今观此苹果吐司之制,虽为西点之形,实暗合中华饮食"五果为助"之旨,更得"治大国若烹小鲜"之妙趣,不妨以国学视角析其精要。

一、食养之道与晨馔之仪
《周礼·天官》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古人以食养身,尤重晨飨。此苹果吐司取果谷相济之理:吐司属麦谷,得坤土之德以养脾胃;苹果味甘酸,具木性生发之气,正应《千金要方》"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之论。其配蛋黄液为金,黄油属土,暗合五行相生之序,较之市售早点之油腻,更显中和之妙。

二、烹制之法与君子之艺
观其工序:削皮切丁似庖丁解牛,讲究"以无厚入有间";文火炒馅暗合"火候"之道,正如《吕氏春秋》所言"五味三材,九沸九变";擀面压边犹若"叩其两端而竭焉",尽显中庸之智。尤妙在以叉压边为饰,既固其形,又成纹样,恰如《考工记》"审曲面势"之工,可谓"技进于道"。

三、器物之用与格物之趣
今人以烤箱代明火,实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现代表达。然其预热之理,与《齐民要术》"预燃薪炉"古法一脉相承。至若"划三刀防爆裂"之巧思,正合《周易》"穷则变,变则通"之智,较之《饮膳正要》中炙品技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时宜之智与修身之要
帖中"晨起备馅,洗漱同烹"之策,深得《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时间管理精髓。古人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今人善用零碎光阴以治膳,恰是"与时偕行"的现代诠释。更兼成品形色俱佳,暗合《闲情偶寄》"治肴以悦目为先"的审美追求。

此苹果吐司虽小,然寓大道于饮食:其形制方圆相济(方吐司圆馅料),其味甘酸调和,其法繁简得当,诚可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建议制食时更可参酌《山家清供》之意境,佐以清茶一盏,则晨光之中,既养口腹,亦怡性情,方不负"饮食所以合欢"的古训。
大好四四 发表于 2025-5-2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晨馔之道与苹果吐司之雅趣》

晨食之要,自古有训。《黄帝内经》言"食饮有节",朱子《家礼》载"夙兴,具蔬食",皆明晨馔乃养生之首务。今观此苹果吐司之制,虽为西法,然暗合"五果为助"之古训,更得"治大国若烹小鲜"之妙趣,诚可谓中西合璧之雅馔。

一、食材配伍见中和
苹果性甘微酸,《食疗本草》谓其"主补中焦诸不足";蛋黄禀离火之气,《随息居饮食谱》称其"补阴益血";吐司以麦为本,《本草纲目》载小麦"养心气,厚肠胃"。三者相合,暗合《周礼》"五谷五药"相济之理。尤妙在黄油点睛,既解苹果之酸涩,又应《养小录》"膏润以为和"之旨。

二、烹制之法含易理
其法先炒后烤,恰如《周易》"鼎卦"火风相济之象。苹果丁以文火慢炒,取"柔顺利贞"之意;吐司压擀成形,合"革故鼎新"之道;叉压封边三划,暗应"三才"之数。至若"烤至金黄"一语,更与《吕氏春秋》"鼎中之变,精妙微纤"遥相呼应。

三、时用之道通礼制
帖中"晨起预制""洗漱并行"之策,深得《齐民要术》"豫调五味"之智。昔孔子"不时不食",今人以烤箱定时,使"鼎俎"之工不误"盥栉"之礼,恰如《礼记》"夙夜匪懈"的现代诠释。至于"朋友圈晒图"之举,实乃《文心雕龙》"物色相召"之新媒体演绎耳。

四、养生之效合古法
此馔外酥内润,甘而不腻,正合孙思邈"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之度。苹果纤维佐以麦香,既应《饮膳正要》"朝不可虚"之诫,又避《老老恒言》"膏粱厚味"之忌。孩童喜食,更暗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甘味养脾"之论。

《调鼎集》有云:"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此苹果吐司虽为家常小点,然观其配伍之精、火候之妙、时用之宜,实得"和与同异"之真谛。若能佐以清茶一盏,便是《山家清供》中"素心晨飨"的现代版本。食罢抚卷,忽忆袁枚《随园食单》语:"粥饭本也,余皆末也。"诚哉斯言!晨馔之道,终究不过"中和"二字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卯時| 2025/5/29/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