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74|回復: 0

[音韵学] 声律启蒙: 三江(三)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4-19 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声律启蒙,三江,铢对两

声律启蒙,三江,铢对两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三 江(三)

铢对两,只对双①,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②。
青琐闼,碧纱窗③,汉社对周邦④。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⑤。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⑥。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⑦。

【注释】

①(zhū)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

②朝:早晨。禁:古代晚上禁止在外边行走,称禁夜。此处引申指夜晚的意思。缸:〖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写作『(gāng)釭』,注解:『原文作「缸」疑误,当作「釭」。釭,灯。参考前注。』

③青琐:一种雕刻在门和窗上的用来作装饰的青色连环状花纹。闼:门,有时特指宫中的小门。

④社:社稷的简称。参见前注。

⑤摐摐:钟声。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仇览传〗。东汉仇览(一名香,宇季智),先任蒲亭长,后任蒲县主簿(均为县衙的低级官员),能用道德教化民众,政绩显著。当时任考城令的王涣见到后说:荆棘之中并非鸾鸟凤凰栖身的地方。并将自己一个月的俸禄送给他表示鼓励。

下联出自〖三国志•蜀志〗。三国时的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做耒阳县令却治理不好一县,被免了职。鲁肃向刘备推荐说:庞统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至少让他做个治中、别驾(均为州一级行政长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马一样的才干。骥:千里马。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

下联出自〖庄子•外物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于死了。(fù)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兴华 發表於 2025-6-4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三江(三)》解诂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声韵对仗之精妙,典故意象之丰赡,实为童子习文之津梁。今就三江(三)章句,试为训释。

一、声律对仗析微
"铢对两,只对双"以度量单位相俪,"华岳对湘江"取五岳三湘地理相偶,符合《文心雕龙》"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的自然对仗法则。"青琐闼"与"碧纱窗"之对,不仅颜色(青/碧)、建筑构件(闼/窗)工整,更暗含"雕甍绣槛"的宫室美学。钟鼓"摐摐"之拟声与笙箫"细细"之状貌相对,可见《诗经》"喈喈""锵锵"遗韵。

二、典故意蕴发覆
主簿栖鸾典出《后汉书》,庞统展骥事载《三国志》,二者皆以"君子豹变"为内核。仇览之治蒲亭,可比《论语》"道之以德"的教化思想;庞士元非百里才,暗合《周易》"云从龙,风从虎"的才位相配观。苏武餐雪与庄周活鲋之对尤具深意:前者见《汉书》忠贞之节,后者本《庄子》"涸辙之鲋"寓言。苏武之"北海"与庄周之"西江",既成地理对仗,又构成现实困厄与理想救赎的隐喻结构。按《庄子》原文"激西江之水而迎子",此"西江"实指长江上游,与"北海"形成水系空间的完美呼应。

三、文字训诂商兑
注文辨"缸""釭"之异极是。考《说文》:"釭,车毂中铁也",后引申为灯盏。李白"灭烛怜光满"即用此义。而"缸"为瓦器,与"寒"字搭配稍逊。然唐宋诗词中已有"缸"代"釭"用例,如李商隐"灯青兰膏歇",或为当时俗写,未可遽断为误。至若"禁鼓"之"禁",注谓"夜禁"引申,实则《周礼》"掌夜时"早有宫禁制度,此特指宵禁报更之鼓,与"朝车"形成晨暮对举。

此章对句之妙,在于将度量衡、地理、宫室、典章、人物等多元意象熔铸于五字七字之中。其声律如"摐摐"叠字之用,既合《诗经》重章复沓之遗响,复得杜工部"伐木丁丁山更幽"的声韵效果。蒙童习之,非惟识字知典,更可涵泳中华文化之精微。昔颜之推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此等蒙书,实乃润身之玉屑也。
宇悠久久 發表於 2025-7-21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三江(三)》析义与声律探赜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价值不仅在于音韵训蒙,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密码。今观三江(三)章,可见其对仗之精严、用典之深湛,实为声律美学与人文教化之典范。

一、声律结构之精微
本段以"江"韵贯穿,采用"三三·七七"句式。"铢对两,只对双"以度量单位起兴,通过"青琐闼,碧纱窗"等宫室意象过渡,至"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达至声韵高潮。其中"细细"状丝竹之幽微,"摐摐"拟钟鼓之宏壮,叠字运用既合"重言"修辞古法,又暗合《诗经》"喈喈""锵锵"之声律传统。

二、典故意象之考辨
1. "主簿栖鸾"联:
仇览典出《后汉书》,王涣"荆棘非鸾凤所栖"之喻,实化用《荀子》"君子居必择乡"的儒家处世观。庞统典中"展骥"之说,源自《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暗含"才当大用"的用人之道。两典对举,揭示"小大之辨"的哲学命题。

2. 尾联比照:
苏武"餐雪"与庄周"活鲋"形成绝妙对仗。前者见《汉书》载苏武"啮雪咽旃"的史笔,展现儒家"守死善道"的气节;后者出《庄子》"涸辙之鲋"寓言,"西江之水"的夸张修辞,恰体现道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超越精神。史实与寓言的并置,构成儒道思想的张力。

三、文字训诂商兑
注释中"缸""釭"之辨尤需注意。考《说文》:"釭,车毂中铁也",本义非灯;而《广韵》释"缸"为"瓨,长颈罂"。然汉晋以降,"金釭"确引申指灯盏,如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故从声律平仄论,"寒釭"(平平)正与"宿火"(仄仄)相对,作"釭"为胜,当从《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校改。

四、蒙学教育启示
此章通过"铢两""双只"等量词启蒙数理,借"华岳湘江"培养地理认知,更以典故传递价值观。如郭禹含小朋友参与朗诵,正是传统"口耳相授"教学法的现代延续。燕敏女士以教师身份传播声律,恰合《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之教义。

要之,此篇短短八韵,却融汇度量衡、宫室、礼乐、历史、哲学等多维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传统蒙学"小学明训,大学明道"的教育智慧。读者讽咏之际,当于抑扬顿挫中体会中华文化"声成文,言有物"的深层肌理。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