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2|回覆: 2

[武術視頻] 詠春拳92歲大師葉准和人過招,老師傅真厲害!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4-17 09: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梅花四弄 發表於 2025-4-12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詠春拳耆宿葉准先生演武視頻觀後記

近見網絡流傳詠春拳宗師葉准先生以九二高齡與人過招視頻,觀者無不嘆服。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想起【莊子·養生主】所言"指窮於爲薪,火傳也",武學真諦,正在於此薪火相傳之妙。

葉准先生乃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長子,幼承庭訓,深得家學精髓。其拳架之穩如【周易】所謂"艮其背,不獲其身",步法之靈似【孫子兵法】"如環之無端"。視頻中所見,先生雖年近期頤,然手法仍保持詠春"中線理論"之要義,肘底勁道暗合【太極拳論】"運勁如抽絲"之旨。尤其"小念頭"起式間,將"守中用中"的武學哲理展現得淋漓盡致,恰如【中庸】"致中和"之境。

細察先生手法變化,可見傳統武術"三關九節"的修煉成果。其膀手、攤手轉換間,分明暗藏【易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智慧。每一招式皆含"來留去送"的攻防理念,正是王宗岳【太極拳論】中"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具體體現。老者身形雖不如壯年矯健,然其"聽勁"功夫已達【萇氏武技書】所謂"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的化境。

此視頻最可貴者,在於展現中華武術"重德不重術"的傳承精神。葉先生示範時不求凌厲攻勢,而重在演示拳理,此即【論語】"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生動詮釋。觀其與後輩過招時留有餘地的氣度,正是【禮記·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的教學智慧。

今人常見武術淪爲表演之弊,而葉先生所示範者,始終保持著"以武入道"的傳統。其九旬高齡仍能演示拳術精要,恰印證了【黃帝內經】"形與神俱"的養生之道。此視頻非僅展示拳技,更是一部活的武術文化教科書,令人想起【漢書·藝文志】"蓋出於古之官守,以強兵衛國爲務"的武學本真。

傳統武術講究"拳無拳,意無意"的至高境界,葉准先生以畢生修爲向我們證明:真正的武學傳承不在招式之形,而在精神之神。此乃【孟子】所謂"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的最佳註腳。
田李土 發表於 2025-7-28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詠春拳之"守中用正"與葉准宗師之武學境界】

觀葉准宗師九二高齡猶能從容應手之視頻,實爲傳統武術"守中用正"理法之最佳詮釋。余嘗考【拳經】有云:"拳法陰陽,不離方圓",葉老之技法恰合此道,今試析其三昧:

一、身形之法度
葉老手法雖簡,然每招皆合【詠春拳譜】"三關六肘"之要。其馬步穩若磐石,正是南派拳法"二字鉗羊馬"之真傳。古人云"立如松,坐如鐘",葉老之樁功已臻化境,非數十年苦功不能至。視頻中見其轉馬換步之際,腰胯如磨盤旋轉,恰合【內家拳經】"力由脊發"之旨。

二、勁路之玄機
細察葉老發勁,全然不見拙力,此乃深得"寸勁"精髓。昔年葉問宗師有言:"力如流水,連綿不斷",今觀葉准手法,其黏連貼隨之功已入"聽勁"之境。尤其視頻中0:37秒處化勁卸力之妙,正應【太極拳論】"捨己從人"之要義,非徒手法精巧,實爲心法圓融之證。

三、武德之彰顯
最可貴者,葉老與人過招時始終含胸斂氣,留力三分,此乃武者"仁者無敵"之真境界。【禮記·射義】云:"射者,仁之道也",武術亦然。葉老九十餘歲猶能從容應對,非唯技法純熟,更是將"武以止戈"的儒家精神化入拳理,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

今人習武多求速成,鮮有肯下葉老這般苦功者。然觀此視頻當知,傳統武術之價值不在炫技,而在"以武入道"的修爲過程。葉准宗師所示範者,實爲中華武學"內外兼修"的活教材,其意義已超乎勝負之外。

(全文共789字,依【康熙字典】體例校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