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09|回复: 2

[武术视频] 小树林里面习练八极拳的传人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1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ilong197931 发表于 2025-4-13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树林习拳录:八极拳的当代传承与武学真谛》

观腾讯视频所载《小树林习练八极拳的传人》短片,见拳师于林间演练八极之艺,劲发如炸雷,步落似生根,不禁令人遥想李书文"神枪"震京津之遗风。今试从武学传承、技法特征、修炼要旨三端,略述八极拳之精微。

一、传承谱系中的活态记忆
视频所示拳师,其沉肩坠肘之势、顶膝撑胯之姿,深得八极"六大开"要领。考八极拳自明末张岳山创拳,经吴钟、李书文数代淬炼,至霍殿阁传艺津门,已形成"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武学格局。今人习拳于野,非为炫技,实乃接续"拳不离手"的传承古训。林间落叶为毯,清风作伴,恰合《拳谱》"晨昏无间,寒暑不辍"的修炼要求。

二、刚猛技法中的阴阳辩证
八极拳以"崩撼突击"著称,然其刚猛外表下暗藏道家阴阳之理。短片中"顶心肘"如雷霆乍惊,"铁山靠"似巨浪拍岸,皆体现"寸截寸拿"的发力要诀。细察拳师转胯拧腰之态,正应《八极拳谱》"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运劲法则。所谓"硬开硬打",实为"柔极生刚"的外显,此中三昧,非口传身授不能领会。

三、内外兼修的生命哲学
今人多见八极拳刚猛表象,却少知其"内练一口气"的养生底蕴。视频中拳师收势时的丹田沉降,暗合"气贯四梢"的导引之术。昔年霍殿阁授徒必先站桩三年,正为培养"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根基。当代习拳者若只求招式凌厉,不修"心与意合、意与气合"的内功,终是舍本逐末。

八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在于技击实效,更在于承载着"止戈为武"的传统文化精神。小树林中的拳影,恰是古老武学在当代的鲜活注脚。愿习者能由术入道,以武证禅,使这份穿越六百年的武学智慧,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继续生根发芽。
邹角旭 发表于 2025-7-14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八极拳林中习练之要旨与武德传承》

观视频中小树林习练八极拳者,其劲力沉雄、架式端正,颇得"崩撼突击"之三昧。八极拳作为"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千年武学瑰宝,于幽林深处演练,实暗合传统武术"天人相应"之大道。今试从拳理、功法、武德三端析之。

一、拳理篇:八极六合与自然之道
八极拳讲究"六大开、八大招",视频中习练者"顶、抱、担、提、挎、缠"六法已具雏形。昔年吴钟公于沧州传艺,特重"以树为桩"之法——小树林中树干错落,恰合八极"贴身靠打"之需。习拳者以腰胯催劲,步踏槐荫之地,掌劈松风之间,正是《拳谱》所云"脚踏中门夺地位,硬开硬打无遮拦"的具现。林中雾气氤氲,更宜体会"气贯四梢"的化境。

二、功法篇:刚柔相济的时空淬炼
细察视频中"撑锤"、"探马掌"二式,可见习者深谙"三催劲"奥义:以晨昏光线变化为天然沙漏,借落叶飘坠之速练眼力,取露水泥泞之地练桩功。此即《八极拳经》"四时练法"所谓:"春练其生,夏练其长,秋练其收,冬练其藏"。尤其林中湿度变化,最能考验"十趾抓地如树生根"的功夫火候。

三、武德篇:拳械之外的传承
八极门规首重"仁义",视频虽短,然习拳者收式时必对四方树木抱拳的细节,正体现"拳打八方,礼敬天地"的古训。昔李书文公授艺,必令弟子先扫庭院百日,今人于公共林地习武,更当存"寸草不折"的敬畏之心。武术申遗成功以来,八极拳的传承尤需此等"术道并重"的实践。

结语:此视频可视为当代武术传承的吉光片羽。建议习者进一步参详《八极拳谱》"三经三论",尤其注意"松紧转换"时呼吸与林木气息的调和。若能在"小架"基础上融入"劈挂掌"的远距技法,使"树林如敌阵,枝叶皆兵戈",则更臻"人武合一"之境。武术非表演之术,乃修身之器,愿诸君共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