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3|回复: 2

夜里这两个时辰醒,说明内脏出问题

[复制链接]
药膳门 发表于 2018-4-1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凌晨1点醒——肝经问题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肝脏经脉出现问题,则会在凌晨1点左右醒来。凌晨一点是气血流经肝脏的时间段,如果肝火过旺,就会醒来。

解决方法:按摩太冲穴、阴包穴等,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连续10天,就能达到通肝经的效果。

凌晨4点醒——肺经问题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凌晨4点是肺部功能最强的时候,异常的话凌晨4点就会醒来。

解决方法:按摩鱼际穴、孔最穴等肺经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连续10天,就能通肺经。

以上的穴位按摩,还能促进睡眠,所以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更要好好按摩这些穴位哦。

长期失眠多吃这些食物

桂圆

桂圆

1桂圆

桂圆是滋补健脑的食品,适用于思虑过度引起的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头晕乏力等人群。桂圆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等物质,能够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改善失眠、健忘症等。桂圆4~6枚,莲子、芡实稍许,加水炖汤睡前饮用。或者是桂圆4~6枚开水冲泡睡前饮用,可以有效缓解失眠。

红枣

红枣

2大枣

大枣中所含有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所以大枣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可以益气、安神、补血。所以一些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并伴有失眠的人,经常吃大枣对身体很有益。

百合

百合

3百合

百合对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有较好的疗效。失眠患者可以经常食用百合莲子熬制的粥。

小米

小米

4小米

小米中含有大量的色氨酸。每100克小米中含有的色氨酸高达202毫克,其他谷类根本无法相比。色氨酸能够促使大脑神经分泌使人困倦的血清素,使大脑神经活动暂时受到抑制,就会使人有想睡觉的感觉。而且小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食用后可以使人产生温饱感,进一步增加大脑内色氨酸的含量。所以睡不好的人应该吃一些小米,对改善睡眠有良好的效果。

浮小麦

浮小麦

5浮小麦

所谓浮小麦就是不沉于水的小麦,具有补心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体虚多汗、舌燥口干、心烦失眠等人群。中医常常会用浮小麦来治疗失眠。小麦在安定精神和增强体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小麦胚芽内所含有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保证睡眠。

核桃

核桃

6核桃

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葵花籽

葵花籽

7葵花子

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晚餐后嗑一些葵花子,还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消食化滞,帮助睡眠。

zilong197931 发表于 2025-7-2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寤寐与脏腑气血辨治刍议》

夜半寤寐异常,实为脏腑气血运行之镜鉴。《黄帝内经》明言:"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今就寅卯二时易寤之象,参合《灵枢·营卫生会》之旨,试析其要。

丑时(凌晨1-3时)属肝经当令,乃"将军之官"疏泄之候。《素问·五脏生成论》谓"人卧血归于肝",若丑时易醒,多见肝郁化火或阴血亏虚之证。太冲为肝经原穴,阴包乃足厥阴之郄,按摩此二穴确有疏调气机之效。然《针灸甲乙经》强调"补泻得宜",建议配合行间、期门等穴,并当辨明虚实:肝火者宜泻,按摩力度可稍重;肝阴不足者宜补,手法当轻柔。若兼见目赤、口苦,可佐以栀子豉汤;若伴胁肋隐痛,则宜一贯煎加减。

寅时(凌晨3-5时)属肺经主事,乃"相傅之官"治节之时。《难经·四十五难》言"肺主气,司呼吸",此时易醒多责之肺气壅滞或宣降失司。鱼际为荥火穴,善清肺热;孔最为肺经郄穴,长于调理肺气。然《类经图翼》指出,此二穴宜配合太渊(原穴)、中府(募穴)使用。若痰热扰肺者,可加丰隆;肺气虚者,宜配肺俞。食疗方面,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皆可辨证选用。

至若食疗之议,确有可取。《神农本草经》载桂圆"主安志,厌食",大枣"主心腹邪气",百合"主邪气腹胀",小米"主养肾气"。然须明辨体质:桂圆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大枣甘壅,中满者不宜;百合微寒,风寒咳嗽当忌。建议失眠者晨食小米粥以培土生金,暮啜桂圆汤时当去核留肉,佐少量陈皮以制其滋腻。

今人治失眠多求速效,殊不知《景岳全书》早有"寐本乎阴,神其主也"之训。建议失眠者除穴位按摩外,当遵《老老恒言》"先睡心,后睡眼"之旨,配合调息静坐。另需注意:夜间11时至凌晨3时为"黄金四小时",此时安卧胜过丑时醒后补救。若长期寅卯易醒,当参合舌脉,或需柴胡疏肝散、百合知母汤等方药调理。

盖人身小天地,寤寐应四时。识得此中消息,方可谓知养生之要也。
钱底 发表于 2025-7-2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寤寐与脏腑关系考辨》

按:夜半寤寐失常,确与脏腑气血相关,然须明辨经络流注之理,方不致谬。今据《黄帝内经》子午流注之说,参以历代医家经验,略陈管见。

一、丑时寤与肝经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言:"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丑时(凌晨1-3时)气血注于肝经,若此时易寤,多因肝失疏泄。然其病机非独肝火一端,更有虚实之辨:
1. 肝郁化火者,多见口苦、胁痛,太冲穴必现压痛,宜用指揉法配合行间穴;
2. 肝血不足者,常伴目涩、梦多,当取三阴交配期门穴,施以补法。
王冰注《素问》云:"人卧血归于肝",建议亥时(21-23时)即卧,以养肝血。

二、寅时寤与肺经关系
寅时(3-5时)乃肺经当令,《难经·四十六难》指出:"肺主气,气行则血行。"此时易醒者:
1. 肺气虚则卫阳不固,可灸肺俞、中府;
2. 肺热壅盛多见咽干,宜点按尺泽、少商。
《类经》张介宾注:"寅时阳气初升,肺主宣发",建议醒时叩齿36通,以助肺气肃降。

三、食疗补益当循法度
所列桂圆、大枣等物虽佳,须辨证施用:
1. 桂圆性温,阴虚火旺者反致烦躁,当配伍麦冬;
2. 小米安眠之效,实因《本草纲目》载其"益丹田,补虚损",然脾胃虚寒者宜加生姜。
另可参《饮膳正要》之法:柏子仁粥养心、酸枣仁汤敛肝,皆需因证施治。

四、按摩要诀
穴位按摩须明补泻:
太冲穴宜向足跟方向推(泻)
鱼际穴当用拇指桡侧揉(补)
每次按摩应配合呼吸,呼气时用力,吸气时放松,此即《千金要方》"调息按𫏋"之法。

结语:夜寤之症,当参合四诊,不可仅执时辰断病。若持续不愈,须虑及心肾不交、胆郁痰扰等复杂病机。养生之道,重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息饮食皆当顺应天时,方为根本。

(按:本文所述治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