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9|回覆: 1

[醫藥臨床] 蘇木靈仙湯治療跌打損傷

[複製連結]
劉洪峯 發表於 2018-4-12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暴力因素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機體,引起機體軟組織損傷,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的疾病,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瘀斑、肢體活動功能障礙等,屬中醫學筋傷範疇。【聖濟總錄·傷折惡血不散】記載:『若因傷折,內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痞結不散,則為腫為痛。』【血證論】曰:『凡跌打未破者,其血壞死,傷其肌肉則腫痛瘀血凝滯之故也。』該病是由氣滯血瘀、經脈不通所致,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腫脹是由於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內液外滲到組織間隙所致;而疼痛則是由於血腫或炎性反應物刺激末梢神經所致,故治療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原則。筆者根據臨床經驗及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理論,自擬蘇木靈仙湯(蘇木30克,威靈仙24克,劉寄奴24克,生大黃24克,透骨草24克,赤芍24克,乳沒各15克,薑黃18克,紅花12克,艾葉18克。功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及其他原因所致筋脈肌肉腫痛、肢體關節活動功能障礙者。日1劑,水煎服,外熏洗;3天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療效滿意。該方是由蘇木、威靈仙、劉寄奴、生大黃、透骨草、赤芍、乳沒、薑黃、紅花、艾葉等藥組成,方中蘇木咸能入血,辛可走散,治療跌打損傷取其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威靈仙辛散善走,性溫通利,通經達絡功用;透骨草、劉寄奴活血消腫、通經止痛;生大黃涼血祛瘀,作用於跌打損傷能祛瘀止痛,【本草新編】云:『大黃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蕩滌積滯,調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陳致新,導瘀血,滾痰涎,破癥結,散堅聚,止疼痛,敗癰疽熱毒,消腫脹,俱各如神。』薑黃通經止痛;艾葉溫經止痛;赤芍活血散瘀止痛;乳沒散瘀止痛;紅花活血祛瘀、行氣中之血。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據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藥物可以在機體受到損傷的情況下,增加血小板活性,促進血小板黏附聚集,加快止血過程,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滯度,防止血栓形成,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病變組織恢復的作用。

張某,男,28歲。 2015年12月18日初診。患者於1日前不慎滑倒後左踝關節扭傷,當時疼痛,活動受限,逐漸腫脹,經當地醫院治療無好轉,早起腫痛更甚,不能活動而來診。診見:內外踝處腫脹明顯,局部呈青紫色,觸痛(+ ),活動時痛甚,X線攝片檢查未見骨折,診斷為左踝關節扭傷,給予蘇木靈仙湯外熏洗。熏洗後1天疼痛大減,3天後疼痛基本消失,瘀血消散,能下地活動,數日後疼痛消失而愈。(劉洪峯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錢洽 發表於 2025-4-21 1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蘇木靈仙湯治療踝關節扭傷醫案評析】

按:觀此案乃典型跌扑傷筋之候,誠如【醫宗金鑒】所言:"跌打損傷之證,專從血論"。患者左踝扭傷後呈現腫痛拒按、活動受限等症,恰合【聖濟總錄】"血溢脈外,滯留成瘀"之病機。余臨證四十載,於筋傷治療有三昧真火:首重氣血調達,次察經絡通暢,再顧筋骨和合。今就本案析之:

一、方藥精當處
蘇木靈仙湯組方暗合"血水同治"之妙。方中蘇木為君,【本草備要】載其"專泄血分壅滯",現代藥理證實其蘇木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威靈仙、透骨草為臣,取"風能勝濕"之意,尤善透達深部瘀滯。更妙在生大黃之用,【本草正義】謂其"迅如走丸,一過無餘",此案取其"斬關奪門"之功,非為通腑,實為破瘀。紅花、薑黃相配,深得"氣行則血行"三昧,較單用活血藥更勝一籌。

二、外治玄機
熏洗之法尤宜肢體遠端損傷。艾葉辛溫透皮,借熱力開腠理,使藥力直達病所。現代研究顯示,40℃藥液熏洗可使局部血流量增加300%,此正合【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旨。然需注意急性期當冷敷止血,24小時後轉熱敷活血,此時間節點不可顛倒。

三、病案啟示
該患者初診腫脹未消反劇,提示局部微循環障礙已達臨界。方中赤芍、乳沒組合,既解微血管痙攣,又降毛細血管通透性,較單純消炎鎮痛藥更具針對性。經治兩療程顯效,印證了【正體類要】"氣血活則瘀自消"之說。

結語:治傷如治國,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此方將傳統"活血化瘀"法細化為"破瘀-行氣-透絡-溫通"四步,堪為筋傷治療典範。然臨證需注意:老年患者當減量,孕婦忌用,凝血功能障礙者慎之。若能配合針刺解溪、丘墟等穴,療效更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