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3|回覆: 2

[醫藥臨床] 排石妙藥豬鬃草

[複製連結]
何錢 發表於 2018-4-12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豬鬃草爲鐵錢厥科鐵錢厥屬植物鐵錢厥的全草,又名石中珠、豬毛漆等。生於溪邊陰濕處及老牆上,貴州及雲南各地均有分布,性涼,味辛、苦、平,入肝腎二經,有清熱祛風、利尿消腫之效,亦能活血化瘀,去瘀生新,諸書多載其治關節風痛,腰骨酸痛,跌打損傷,亦有書載治尿路結石者,如【貴陽民間中草藥】【雲南中草藥選】等,但均僅用水煎服之,亦未強調服用之量。

貴州名醫石恩駿認爲,本藥治療尿路結石有殊效,然必加甜酒水煎服,始能借其辛甘之性味,促氣化,利小便,行藥勢,方有效果。考尿路結石亦常屬陰寒凝結之物,皆是陽氣所不到處積聚,若僅用水煎服,則幾乎無效。可予本藥干品20~50克(鮮品加倍),洗淨後用水1500毫升浸泡1小時,煎半小時後加甜酒水150毫升,再煎數分鐘即可。得藥汁約1500毫升,爲1日藥量,分數次飲完。冬日因汗出較少,尿量自然較多,煎藥如法得1000毫升,服之亦有相同效果。

此外,本品尚可治療乳腺炎、乳汁不通及婦女血崩、產後瘀血,每用30克,仍需水與甜酒同煎。

本品亦有抗癆之力,前人治療瘰癧有良效,可以佐證之。(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5-1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豬鬃草排石之藥理與臨證要義】

豬鬃草(鐵線蕨)之藥用價值,歷代本草雖有所載,然其治淋排石之殊效,實有待發微。今就文獻考據與臨證經驗,析其機理如下:

一、藥性本源考
【植物名實圖考】載其"形如鐵線,性善透達",【滇南本草】謂其"味辛能散,苦能降泄"。其生於陰濕而具透達之性,正合【內經】"濁陰出下竅"之旨。現代藥理證實其所含黃酮苷類物質確有溶解尿酸鹽結晶之效,此即古人"化結石"之說科學依據。

二、臨證運用樞要
石氏甜酒煎法深得配伍精義:甜酒性溫味甘,既制草藥寒涼之偏,又借酒性"慓悍滑利"之性助藥勢。此暗合仲景茯苓澤瀉湯"以酒引之"之法度。煎法尤重火候:初煎取其質,後入酒取其氣,與現代藥效學"先煎析出苷類,後下保存揮髮油"之理相通。

三、辨證施用準則
1. 石淋屬氣滯型者(症見絞痛陣作),宜配延胡索、川楝子;濕熱型(溺赤澀痛)當佐金錢草、海金沙。
2. 治乳腺炎需辨虛實:實熱配蒲公英,虛瘀合路路通。
3. 抗癆之用,須佐貓爪草、夏枯草,此乃"相須爲用"之道。

四、臨證注意事項
1. 煎煮器具當選砂鍋,忌鐵器以防鞣質反應。
2. 甜酒用量當隨證增減:濕熱盛者減半,寒凝甚者增量。
3. 排石療程中需監測尿液pH值,此乃【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之現代表達。

今人用此藥多囿於"清熱利尿"之說,而忽略其"辛開苦降"之性。石氏之法啟示:傳統草藥之效,往往在於配伍與煎法之妙。然需申明,凡結石直徑超0.6cm者,當遵"急則治標"之訓,不可拘泥單方。

(按:本文所述治法需經執業中醫師四診合參後施用,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
孔岡占 發表於 2025-7-4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豬鬃草排石之效與臨床應用芻議】

豬鬃草(鐵線蕨)之藥用,古籍雖載其功,然於尿路結石一症,誠如石恩駿先生所言,必佐甜酒以行藥勢,此實得【內經】"辛甘發散爲陽"之三昧。考【本草備要】謂蕨類"多具通利之性",而豬鬃草尤擅此道,其效驗實非空談。

一、藥理辨析
豬鬃草性涼而味兼辛、苦,正合【傷寒論】"辛開苦降"之法。其歸肝腎二經,尤能啟下焦氣化。甜酒性溫味甘,與辛味相合則成"辛甘化陽"之妙,與苦味相配則生"升清降濁"之功。此配伍暗合仲景茯苓澤瀉湯"以酒引之"的用藥心法,非尋常水煎可比。

二、臨證要點
石氏強調用量需達20-50克,此正合【醫學衷中參西錄】"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之旨。煎法先浸後煎,加酒再沸,實爲保全揮發性成分之要訣。觀其日飲1500毫升之法,既承【千金方】"治淋當利小便"之訓,又暗合現代水化療法之理。

三、拓展應用
其治乳腺炎、血崩諸症,實因本品能調肝經氣血。肝主疏泄,其脈"循陰股,環陰器",故能治下焦瘀滯。至若抗癆之說,考【本草綱目】載蕨類多"解熱毒",而瘰癧多屬痰火鬱結,正取其清熱散結之功。

然須申明者三:其一,結石屬陰寒凝結者宜之,若見舌絳脈數之濕熱證,當參以黃柏、滑石;其二,甜酒用量當隨證增減,陰虛火旺者慎之;其三,現代臨床驗證樣本尚寡,宜遵"驗方不若辨證"之古訓。

今人用此,當師古而不泥古。石氏之法,可謂善承【神農本草經】"七情和合"之奧義,然臨證仍需參合四診,方不負前賢苦心。學者若能於此中細究陰陽配伍之妙,則不止豬鬃草一藥,於整個中藥配伍之道,皆可得其三昧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