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6|回复: 2

[武术视频] 武当派掌门人亲自展示实战功夫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免戊 发表于 2025-7-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武当武术之实战精神与道法体用》

武当武术,源出玄门,本乎太极,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显化。今观掌门演示,其动静之间,尽显"以柔克刚"之要义,诚可作当代武术研究之范本。

一、形神相守见真功
视频所示"九宫八卦步",步法环转如推磨,身形起伏似波浪,正合《太极拳论》"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之喻。其单鞭下势时,脊柱如龙形折叠,足跟似钉入地,此乃武当"三盘落地"筑基功夫,非十年纯功不能至此。尤可注意者,其眼神始终与手合,正是《纪效新书》所谓"神气鼓荡"之态。

二、刚柔互济合道妙
演示中"云手"化"搬拦捶"之变,柔时若春风拂柳,刚处似雷霆乍惊,深符《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旨。细察其发劲瞬间,腰胯先动而肩臂随行,恰如张三丰《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此中"节节贯穿"之妙,正是内家拳区别于外家之关键。

三、攻防一体显玄机
"金丝缠腕"接"野马分鬃"之式,看似守势,实则暗藏七分进机。此即武当"后发先至"战术精髓,与《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暗合。其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之要诀,既合《拳经》"守中用中"之道,更体现道家"冲气以为和"的哲学境界。

四、当代传承之思考
今人习武常见两大弊病:或执于套路而失技击本真,或偏重实战而弃文化精髓。观此演示,掌门每一式皆可拆解为实用技法,而起承转合间又暗合易理,诚为"体用不二"之典范。昔年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云:"既得艺,必试敌。"武当功夫能历六百年不衰,正因其始终恪守"以术证道"的传承准则。

结语:
武当武术实乃中华文明"知行合一"的活态遗产。此番演示非独展现拳脚功夫,更演绎着"由武入道"的传统文化路径。学者当透过招式表象,参悟其中"阴阳相济"的哲学智慧,方不负先贤创拳之深意。

(全文798字)
白定 发表于 2025-7-22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武当武术之实战精神与道门修持》

(按:观武当掌门演武视频有感,援引道藏典籍为证)

武当一脉,承真武法统,自三丰祖师开宗以来,即以"太极两仪,阴阳化生"为拳理根基。今观掌门演示"九宫八卦掌"实战技法,其动静相生之势,恰合《周易·系辞》"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之要义。此非寻常搏击之术,实乃道门性命双修之外显。

一、以柔克刚合于老氏之教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明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视频中掌门吞吐折叠之法,正是"舍己从人"的具象化呈现。其接手化劲时腰胯如磨盘运转,暗合《太极拳论》"气如车轮,腰如车轴"的古训。尤其"引劲落空"瞬间,恰是《庄子·说剑篇》"后发先至"理念的当代诠释。

二、招式间暗藏丹道玄机
细察其"白鹤亮翅"接"搂膝拗步"的转换,外行但见攻防之妙,内行当识得其中任督二脉的导引轨迹。《黄庭经》所谓"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武当秘传"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每式皆对应五行生克与脏腑修炼。今掌门演示的"金丝缠腕"手法,实为炼形化气的外功显用。

三、武当实战观异于俗流
较之当代搏击追求"一击制胜",武当功夫更重《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修为。视频中掌门格挡时肘不离肋,步踏九宫,正是遵守《纪效新书》"遇敌有主,临危不惧"的武训。其"四两拨千斤"之效,非取巧也,乃《周易》"坤至柔而动也刚"的实证功夫。

(结语)
昔年张三丰祖师见鹊蛇相斗而悟太极,今观掌门演武,犹见道门"以武演道"的真传。然须明晓:武当绝学之精髓,不在视频所示之形,而在《悟真篇》所言"阴阳得类方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的先天妙谛。学者当由术入道,方不负"内家拳法"之圣名。

(按:本文引证《道藏》典籍7处,拳谱3种,以学术规范析解武术精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