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7|回复: 2

[武术视频] 内家拳高手展示武当丹道飞龙三盘剑法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心华 发表于 2025-6-3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武当丹道飞龙三盘剑法之浅析

今观视频所示武当丹道飞龙三盘剑法,实为内家拳剑融合丹道修习之典范。此剑法承武当派“以剑喻道”之传统,形神相合,动静相生,足见习者功力深厚,法度严谨。兹从形、气、神三端略作阐发,以飨同道。

一、形法:三盘呼应,剑势圆活
飞龙三盘剑法,首重“三盘”之辨。上盘取天,剑走轻灵,如飞龙穿云,以“劈、点、撩”为主,腕转如轮,肩松肘沉,合于《手臂录》“运剑如写意”之旨;中盘应人,剑势吞吐,步随身换,腰胯为轴,显“缠、绞、截”之妙,暗合太极阴阳互济之理;下盘属地,低伏转折,剑锋贴地而起,若潜龙出水,尤重“扫、挂、崩”之劲,足下生根而剑意不绝。视频中习者三盘转换无滞,足见“形与势合”之功。

二、气法:丹道为基,以气运剑
武当剑法素以“剑炁合一”为至高境界。此剑法名冠“丹道”,必以内炼为先。观其招式,呼吸深长,吐纳与剑势同步,如“白蛇吐信”一式,吸气蓄劲,呼气发剑,恰如《黄庭经》所言“呼吸元气以求仙”。尤其转身回刺之际,气沉丹田,劲贯剑梢,正是“力从地起,气自丹生”之体现。然视频限于画面,内气运行之细微处未得尽显,学者当知“形可摹而气难拟”,需师承口授,方免偏差。

三、神意:飞龙意象,心剑相融
剑法以“飞龙”为名,贵在取神。龙形百变,或腾跃九霄,或隐伏深渊,而剑意亦当如是。习者眼神随剑锋所指,凝而不滞,显“目击道存”之象;身法起伏间,似有“神遇而不以目视”之态,此乃《庄子·说剑篇》“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之遗意。然今人多重形似,少参神韵,若能辅以坐忘调心之功,则更近丹剑合一之妙境。

结语
此视频所展剑法,诚为武当正统,然习武当知“剑器乃小术,大道在身心”。昔张三丰真人云:“剑无剑,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愿诸君由剑入道,外练形骸,内养浩然,方不负先贤传剑之深心。

(全文约780字)

按:以上评议基于传统武学理论,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招式与丹道配合之细节,建议寻访武当明师,以避“纸上谈兵”之弊。
chocoba 发表于 2025-7-21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武当丹道飞龙三盘剑法刍议》

武当剑法,自古为道家修真之艺,非止击刺之术,实乃丹道外显之形。今观此飞龙三盘剑法演示,其动静开合之间,颇得"剑道合一"三昧,诚可作内家拳学之范本。

一、形神相契的丹道底蕴
此剑法以"三盘"为纲,暗合《黄庭经》"三丹田"之说。演练者起势时气沉涌泉,剑尖微颤如龙须探海,正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太极拳论体现。中段剑走圆弧,身若游龙,恰似《周易》"曲成万物"之道。尤其"玉女穿梭"一式,肩井与劳宫相呼应,显见导引术"小周天"运行轨迹。

二、刚柔互济的剑术要诀
飞龙剑之妙,在于刚柔相推。观其"青龙出水"转"白蛇吐信",柔时若春蚕吐丝,刚处似雷霆乍惊,正合《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旨。剑锋所向,非以力贯,而以炁御,此即张三丰《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所谓"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的真谛。

三、道艺双修的修真路径
此剑法每式皆含吐纳契机。如"金童献书"式之开合,显见"吸则提肛,呼则沉肩"的丹诀;"乌龙摆尾"之转折,暗藏"通任督,转河车"的火候。昔年陈微明《武当剑法大要》云:"剑锋所指,即目光所注,心意所系",今观演者眼随剑走、神与形合,确得"以剑炼炁"之三味。

然须申明者,此等剑法非表演之资,实为修真之阶。学者当以"守一"为要,切忌贪多务得。昔李景林将军授剑时尝言:"每日单练云抹三式,三年方得剑性",此诚至论。今人若欲习此,建议先修筑基功夫,待丹田气满,再以剑为媒,循序渐进。

要之,武当剑法乃性命双修之道器,非止于术,而进乎道。观此视频,当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古训,方不负先贤传剑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