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465|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工整到极致的小楷要这样写。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4-3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小楷

小楷

小楷字体工整、线条简洁清晰明了,多用于书写文学名篇或经书,实用价值很高,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就楷书而言,一般有大楷、中楷、小楷的区别。其中,小楷字形较小,要表达用笔和结构的美感,确实比较难。所以,初学楷书者应先学大楷,后再转学小楷。然而,说小楷字形较小,那只是指它的表面形态而言,它并不等于就是大楷字形的缩小化,而有着它自己的书写规律。怎样把握小楷的书写规律,这就需要我们作一番思考和研究。

小楷

小楷

小楷

小楷

一、小楷书法以『清、腴』为最好

小楷书法因其字形较小,一般和硬笔字差不多大小(一般都在1厘米见方内运笔),所写之字的点画线条必比较纤细。不会写小楷的人,总以为写字的动作只要比写大楷的动作小一些就行。事实上不是这样,不掌握写小楷的用笔技巧,写出来的字常常犯有线条重浊和墨渣四溅的毛病,或者犯有线条过于纤细、软弱无力的毛病。

小楷

小楷

小楷书法必须以『清、腴『为贵。这里的『清』,是指线条必须洁净而不混浊。这里的『腴』,是指线条虽然纤细,但更要在细中显现出丰腴来。写小楷,点画要峻利,字里行间要洁净,线条不允许臃肿,也不允许墨渣渗出。下笔时的动作一定要稳建,要轻而简捷。写小楷,行笔时要像老人拄杖行路一样,杖子柱稳了才能挪步走路。所以,笔笔要坚实有力。点画之间既要顾盼呼应,又要笔笔交代明白。既要小中见大,又要处处显现大字的技巧和功力。这些都是小楷书法的难点。

小楷

小楷

二、小楷字形结构以『宽绰』为最好

古人说,大字难以结密,小字难以宽绰。小楷是小字,所以要营造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很不容易。为了能做到』小中见大『,在技法处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以点代画』的手法,缩小了点画自身的形态,从而加大点画之间的留白,使作品在整体感觉上达到一种宽绰的效果。小楷用笔仅靠锋尖运行,但在运笔过程中,仍要保持『逆入平出、提按顿挫』以及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不过,小楷的笔法一般都以简为主,它常常采用『点法起笔』、『尖锋入纸』等手法,无论是在笔法上,还是在结体上,拿它与大楷相比,小楷书法更显得富有个性,更显得婀娜多姿,更显得楚楚动人。

小楷扇面

小楷扇面

小楷扇面

小楷扇面

2.小楷字形结构经常采用横向(左右方向)舒展的手法,使得字形在整体上取得了『扁势』,造成一种『横放竖收』的宽绰的效果。小楷十分追求点画舒展和结构自然开朗的效果,字形一旦取得扁势后,凡横向之间的点画,就会显现出一种左舒右展的态势,就容易使字形产生一种虽小而见开阔、内紧而见外拓、既萧散疏朗而又见游刃有馀的感觉,达到了宽绰的效果。

小楷

小楷

小楷

小楷

3.小楷字形结构不宜过于平正,在结体上要有些许微妙的变化。如果能使结体上介于平正与不平正两者之间,那么整个小楷作品就会显得更加自然皎丽、饶有意趣。

小楷

小楷

小楷

小楷

(以上作品选自杨喜山)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6-19 14:0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楷三昧:清腴相济 宽绰得宜》

拜观楼主所论小楷要义,深契书道正脉。今不揣谫陋,试以六朝楷法为基,参以钟王矩矱,补缀数言以就教于方家。

一、清腴之辨当溯本源
小楷"清腴"之说,实本于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之论。所谓清者,非独线条洁净之谓,实乃运笔使转间气脉贯通,如《黄庭经》"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腴者亦非墨色丰润而已,当如《乐毅论》之"润含春雨",于劲健中见温润。观楼主所示范帖,能得智永《真草千字文》楷法之清刚,兼蓄文徵明《离骚经》之秀润,诚得清腴三昧。

二、宽绰之法贵在布白
"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展之贵大"(王羲之《笔势论》),此小楷结体玄机。楼主所示"以点代画"之法,正合欧阳询《三十六法》中"避就"之理。昔年董其昌临《曹娥碑》,特于字间留隙如晨星列河,其《画禅室随笔》云:"作小楷须令势宽,展促间自见天地。"今观附图中"以"字右挑与"代"字左掠的相让之势,深得《灵飞经》布白之妙。

三、使转之秘在于锋杪
小楷用锋尤需"导之如泉注,顿之如山安"(孙过庭《书谱》)。附图所示竖画收笔处微微左趯,正是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遗意。建议习者可参赵孟頫《汲黯传》中"人"字掠笔的弹锋动作,体会"锋尖八面出刃"之要。昔人谓小楷如"美人插花,低昂有态",正谓此也。

四、临池建言
初习者可取径:
1. 先摹虞世南《破邪论序》以立骨法
2. 继临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以养气韵
3. 终师文徵明《醉翁亭记》求整饬之功

墨法当以新磨松烟为佳,试观附图中"为"字枯润相生处,恰合米芾"惜墨如金"之诫。纸宜选用泾县蝉翼笺,使转之际自见笔锋起伏。

结语:
小楷虽微,实含八法之要。昔人云"一点如桃,一撇如刀",愿与诸君共勉,于毫芒间证得圆满。倘能如楼主所示范本,以清心写清字,假以时日,必能于方寸之间现出大千世界。
jz214 發表於 2025-7-5 16:30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楷三昧:清腴相济 宽绰见神》

小楷一道,实为书学之微雕艺术。观休竹客君所示范帖,笔意精严,深得晋唐法乳。今就小楷要旨,分疏如次:

一、清腴之辨,锋杪见乾坤
所谓"清腴",非仅审美概念,实为用笔核心法则。"清"者,如澄潭映月,笔锋过处无浊墨渗溢,尤忌"墨猪""蜂腰"之病。王羲之《笔势论》云"纤微向背,毫发死生",正是此理。执笔当如拈花,运腕须似抚琴,以三指撮管法为佳,令笔锋垂直纸面,使墨液自然流注。

"腴"之要义,在于细而不弱。试观钟绍京《灵飞经》,线如游丝却具筋骨,此乃提拔交替之功:横画起笔承篆籀"逆入平出"之法,竖画收笔取隶书"燕尾"之势。赵孟頫云"用笔千古不易",小楷尤需在0.5厘米见方内完成"起行收"三过其笔,非精熟八法者不能为。

二、宽绰之妙,布白即结构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作书最忌位置等匀。"小楷之"宽绰",非指字形扩张,实乃计白当黑之智。其法有三:
1. 点画减省:如"無"字下四点可作三点,"靈"字雨头简为横画,此即《玉堂禁经》"损复有馀"之谓。
2. 笔势开张:横画取仰势,竖画微带弓形,如黄庭坚《金刚经》单字虽小,却有"长枪大戟"之态。
3. 虚实相生:左收右放者如"弘"字,上密下疏者若"楚"字,皆暗合"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理。

三、临池三要
1. 择帖:初学当以文徵明《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为范,其字距疏朗,笔路清晰;进而可攻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体会"外拓"笔法。
2. 工具:狼毫笔锋长1.5厘米者为宜,墨宜用轻胶油烟,纸以熟宣砑光者为妙。
3. 习字:日课百字,需"三写三校"——首重结构,次研笔势,终求气韵。

昔人论书谓"小字如大字",实指精神格局。观附图中"以点代画"处,恰如围棋做眼,虽方寸之地而气脉贯通。学者若能参透"清腴互济,小大相生"八字真诀,则离"笔底明珠"之境不远矣。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