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35|回覆: 2

[武術視頻] 100歲太極拳功夫高手,早期功夫視頻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4-2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向 發表於 2025-5-2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百齡太極耆宿演武視頻小識】

夫太極者,道藝相生之術也。今觀視頻中百齡宗師演武,雖影像斑駁,然其神韻猶存,誠可謂"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太極拳論】)。其運勁如抽絲,邁步若臨淵,非積七八十年功力不能至此境。

一、形神之辨
老者拳架低沉穩健,顯系得楊氏大架真傳。其"摟膝拗步"時,肩與胯合,肘與膝應,恰合【十三勢行功心解】"立身須中正安舒"之要。尤可貴者,雙掌運轉時五指微貫罡氣,此非現代競技太極所能見。

二、勁路分析
觀其"雲手"一式,腰胯轉動如磨盤,帶動雙臂若垂柳拂風,正應王宗岳"一動無有不動"之訓。而重心轉換間,足底似有吸力,此即【太極功】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之實證。

三、養生機理
細察老者呼吸,與動作開合天然相應。單鞭定勢時,丹田微鼓而命門後撐,暗合道家"橐籥"之法。此般吐納功夫,恰是【黃庭經】"呼吸元氣以求仙"的現世註腳。

四、武學啟示
視頻中"白鶴亮翅"轉"海底針"時,老者脊柱如龍蛇升降,此乃已臻"煉精化氣"之象。昔年楊露禪有"圈越小功越深"之語,今見老者動作幅度雖小,而勁力渾厚,方知非虛。

結語:
此視頻雖短,然可窺見民國武術遺韻。當今習太極者,多務花巧而失其本真。若欲得真傳,當效視頻中老者"默識揣摩"之功,須知太極非徒肢體運動,實乃"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十三勢歌】)的性命雙修之道。

(按:視頻畫質雖欠清晰,然老者眼神如電,足證內功深厚。建議有心者可反覆觀摩其下肢虛實變化,此中藏有太極步法真諦。)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6-28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百歲太極拳宗師早期影像有感

近日得見前輩太極拳宗師早期演練視頻,雖畫面斑駁,然其神韻流轉,勁力內蘊,令人頓生肅然之思。太極拳之為道,非止於形骸之動,實乃陰陽相濟、剛柔互化之哲學顯象。今試從拳理、養生、武學三途略陳管見。

一、拳理:動靜之間見太極真諦
視頻中宗師招式舒緩如行雲,沉靜若止水,恰合【太極拳論】"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要義。其"攬雀尾""單鞭"諸式,看似綿柔,實則處處藏掤勁,此即王宗岳所言"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之實證。尤可注意者,宗師眼神始終與手勢相隨,正是"神意貫注"之體現,足見傳統"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修為已臻化境。

二、養生:百歲之壽的武學印證
【黃帝內經】云"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宗師以期頤之齡猶能演示拳架,非偶然也。太極拳講究"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其螺旋纏絲之勁,暗合經絡導引之理。觀視頻中宗師呼吸深長勻細,與動作開合自然相應,此即道家"導引吐納"之術的現代延續。昔年吳圖南先生百歲仍能授拳,今又見實證,可知太極拳"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非虛語。

三、武學:失傳之技的活態傳承
今人多視太極拳為健身操,然視頻中宗師"掩手肱捶"之爆發、"金雞獨立"之穩靜,皆含"寸勁""聽勁"等實戰精髓。其肘底藏鋒、膝胯相照之細節,恰是明清槍法化拳的遺存(如陳氏太極原系"纏槍"演化)。惜乎當代競技套路多失此味,此段影像實為珍貴武學史料,可正本清源。

結語
張岱【陶庵夢憶】嘗嘆:"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宗師窮畢生之力研習一藝,終成"由着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之境。今人觀此視頻,當思傳統文化非博物館中物,乃可踐履的生命智慧。若能以宗師為鏡,於拳中體悟"中正安舒"之道,則養生、修身、明理三者兼得矣。

(全文798字)

按:視頻連結已失效,建議核實後補充完整源地址,以便學者考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