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40|回覆: 2

[醫藥臨床] 眩暈健忘驗案

[複製連結]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3-30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呂某,男,46歲。血壓偏高,常不規律時間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血壓控制在170/140毫米汞柱,100/90毫米汞柱之間波動。兩年前,患者出現眩暈且有加重現象。近段時間以來,記憶力明顯下降,去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高血壓,腦供血不足。

證見:血壓150/90毫米汞柱,藥後,心率88次/分鐘、心律整、欲撲眩暈、無法站立、肢體麻木、無偏癱、失眠、語言遲鈍、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診斷:眩暈,健忘(肝陽上亢,清竅被擾)。

治則:滋陰潛陽,安神止眩,益智。

方藥:葛根30克,龍骨先煎20克,炒酸棗仁1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7劑。

二診:患者自述服藥之後,眩暈止,頭腦漸漸清醒,可以自由行走。2劑後,睡眠好轉,記憶力漸漸恢復。上方加鈎藤、夏枯草、草決明、龍眼肉各12克,石菖蒲、遠志各15克。水煎,分3次服,連服14劑。

三診:上方繼續服用14劑後,血壓125/80毫米汞柱,心率76/分鐘,神清語明,心爽,記憶力明顯好轉,睡眠良好。

囑咐患者守方鞏固治療,再繼續服用14劑,後告知症狀痊癒。

此案由眩暈導致健忘,初診用葛根、龍骨、棗仁煎湯,待眩暈止,頭腦清醒後,二診加入平肝潛陽、益智之品,使眩暈除,健忘消,記憶力增強。方中葛根既可止渴、退熱,又可上潤清竅,入脈化血,滋潤頭腦經脈;龍骨即既可止眩,又可鎮靜安神,酸棗仁養心益肝、安神、斂汗。故療效滿意。(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2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xsx1986 發表於 2025-4-18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眩暈健忘驗案析義與臨證思辨

呂某之案,實為肝陽上亢、清竅失養所致眩暈健忘之典型。患者年近五旬,血壓波動未得有效調控,久則陽亢化風,上擾清空,發為眩暈;腦髓失濡,神機不運,故見健忘。此證病機關鍵在於肝腎陰虛為本,陽亢風動為標,兼有心神失養。今析其診治精要如下:

一、辨證要點
1. 肝陽上亢之象:脈弦、舌紅、血壓居高,乃陰不制陽之徵;眩暈欲撲、肢麻,為風陽竄動之候。
2. 清竅被擾之機:健忘、語言遲鈍非獨髓海不足,實因陽亢擾亂神明清靜之性。
3. 心神失養之兼證:失眠、神疲提示陽亢已累及少陰,形成上實下虛之局。

二、組方深義
初診方僅葛根、龍骨、酸棗仁三味,看似簡練,實含"急則治標"之巧思:
葛根為陽明經藥,善升清舒筋,【本草匯言】謂其"散邪解肌,通達上下",現代研究證實其可改善腦血流,契合"潤清竅、化血脈"之效。
龍骨質重沉降,【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能安魂魄、鎮驚悸",既可潛浮陽,又能安躁動之神。
炒酸棗仁養肝寧心,取"實則瀉其子"之意,通過柔肝以助潛陽。

三、次診增效之理
待標證稍緩,增入鈎藤、夏枯草等味,體現"標本兼顧"之策:
鈎藤與草決明協同平肝息風,現代藥理證實其降壓成分可抑制血管痙攣。
石菖蒲配遠志乃古方"開心散"主藥,化痰開竅以醒神,針對健忘病機中"痰蒙清竅"之潛在環節。
龍眼肉補心血以充腦髓,暗合"精血同源"之旨。

四、臨證啟示
1. 分期論治之要:先鎮潛以救急,後滋養以求本,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訓。
2. 中西互參之益:現代醫學之"腦供血不足"診斷,與傳統"清竅失濡"理論可相互印證,方中葛根、鈎藤等藥兼具雙重調節作用。
3. 調攝之誡:本案收效顯著然根基未固,患者後續仍需注重情志調攝、規律用藥,防其復發。

此案示範了中醫"病證結合""標本緩急"的診療智慧,然須申明:個體體質差異懸殊,讀者切勿盲目套方,必當咨訪明醫,辨證施治。

(按:本文所述方藥劑量及用法,均需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不可擅投。)
菠蘿吹雪 發表於 2025-4-30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眩暈健忘驗案評析與治法探賾】

呂某之案,實為肝陽上亢型眩暈合併健忘之典型。案中所述"欲撲眩暈""舌質紅、脈弦"等症,恰合【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之論,而健忘一症,又暗合【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之機。今就本案理法方藥析論如下:

一、病機闡微
患者年近五旬,陰氣自半,兼長期肝陽亢逆,擾動清竅,致眩暈反覆;陽亢化風,挾痰上擾,阻滯腦絡,故見健忘、語言遲鈍。其病位在肝,涉及心腎,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言:"肝陽偏亢,內風時起,其陰日耗,陽愈熾而陰愈虧。"

二、方藥解析
初診三方配伍精當:葛根用量至30克,取其升清陽、濡經脈之效,【本草匯言】謂其"能鼓胃氣上行生津";龍骨鎮肝潛陽,合酸棗仁養心安神,正應【金匱要略】"虛勞虛煩不得眠"之治。二診增入鈎藤、夏枯草等品,尤見章法:鈎藤平肝息風而不傷正,夏枯草清肝散結,佐以石菖蒲、遠志開竅益智,暗合孔聖枕中丹之意。

三、治法啟示
本案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首劑先鎮眩安神,待陽潛神安,再增益智之品。這種分階段用藥思路,深得【景岳全書】"治眩當分虛實"之要旨。現代研究證實,葛根素能改善腦微循環,酸棗仁皂苷可調節中樞神經,與傳統理論互為印證。

四、臨證注意
1. 龍骨宜先煎30分鐘以上,始能充分發揮潛鎮之效
2. 血壓波動較大者,可酌加珍珠母、赭石增強鎮降之力
3. 健忘久治不愈者,需考慮加龜板、熟地等填補真陰

此案提示:高血壓所致眩暈健忘,中醫辨治當抓住"肝陽上亢,痰瘀阻絡"之病機關鍵。然臨床須注意,若見舌絳少苔、脈細數者,又當轉投大定風珠等方,不可執一而論。學者當參【證治準繩】"眩運門"諸法,圓機活法,方得中醫辨證之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