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松武艺与传统功夫之精要——兼与跆拳道相较》
拜读阁下所论武松功夫一事,深以为然。然传统武术与跆拳道本属不同体系,未可简单论其高下。今试从国学视角,析武松武艺之精髓,以明中华武术之独特价值。
一、武松武艺考据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载武松"景阳冈打虎"一事,其"三拳两脚"毙虎之技,实为宋代军旅武艺"相扑"之体现。据《梦粱录》记载,宋代相扑含拳法、腿法、摔法三要,与今之跆拳道专重腿法迥异。武松所用"玉环步、鸳鸯脚",乃北派少林嫡传,讲究"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其技法之系统,实非单一竞技项目可比拟。
二、传统功夫之特质 1. 整体性修为:传统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武松"醉打蒋门神"时展现的"醉八仙"套路,即融合内家吐纳与外家刚猛。此与跆拳道侧重外在技法训练大异其趣。 2. 实战哲学:中国传统武术强调"后发先至"的战术思维,武松斗杀西门庆时,先以守势诱敌,后发制人,深合《孙子兵法》"以迂为直"之要义。 3. 器械运用:武松所用"雪花镔铁戒刀",体现中国传统"械由拳出"的特点,此乃跆拳道等现代竞技武术所欠缺的重要维度。
三、比较视野下的思考 跆拳道作为现代竞技体育,其规则化、标准化的特点确有利于推广传播。然中国传统武术如武松所习者,实为古代军事格斗技术的活态传承,包含兵法、医学、哲学等多元文化内涵。二者比较,犹如以《论语》较语法教科书,体系不同,未可遽分轩轾。
结语: 武松武艺代表的中国传统功夫,其价值不仅在于技击层面,更承载着中华文明"止戈为武"的哲学智慧。今日观之,与其争论孰优孰劣,不如深入体会不同武术体系背后的文化精髓。建议有兴趣者,可参阅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当能更全面理解传统武术之精微。
(全文79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