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05|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武术高手的形意拳,这是前辈功夫真好!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1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聪辩先生 发表于 2025-7-1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意拳之真髓与民间武学传承刍议》

观此民间拳师演练形意拳之视频,劲力浑厚、架势严谨,确有"六合如一,形断意连"之古法遗韵。形意拳作为内家三拳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技击之效,更承载着中华武学"由武入道"的文化精髓。今试从拳理、传承二端略陈管见。

一、形意拳理法探微
此拳师演练时"三节明、四梢齐",尤以劈拳起势时"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深得"起钻落翻"之要义。形意拳以五行拳为基,十二形为变,其核心在"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功夫。视频中震脚发劲之际,足底涌泉与掌心劳宫相呼应,正是《拳经》"消息全凭后脚蹬"之体现。然细察其龙形转身时,肩胯开合稍欠圆活,此恰可印证孙禄堂《拳意述真》所言:"形意之妙,在似刚非刚,似柔非柔"。

二、民间传承的文化意义
此等民间拳师多承"口传身授"之旧制,其价值有三:一则保存了"以练代说"的实证传统,如视频中崩拳连发时"如箭离弦"的透劲,非经师父亲手调校不可得;二则延续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武德精神,观其小臂棱角分明的"铁臂功"痕迹便知;三则维系着"拳械一体"的完整体系,视频虽未展示,但此类传人多精大枪、麟角刀等配套兵器。

三、当代传承之反思
今人习形意常见两大流弊:或执著于"形"而失"意",演为体操之属;或空谈"气"而废"形",堕入玄虚之途。此拳师可贵处,正在其"形意相济"的实修功夫。然须指出,传统武学欲存其真,当以《纪效新书》"既得艺,必试敌"为诫,在保持养生功用的同时,不可完全脱离技击本质。

昔年李存义有言:"拳法者,所以变化人之气质也。"此视频所现,非独一人之艺业,实为中华武学"止戈为武"精神之活态传承。吾辈当以科学态度析其理,以敬畏之心承其髓,方不负先贤"十年磨一剑"之苦功。
兴华 发表于 2025-7-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意拳法探赜:民间武学之真髓与传承》

观帖中所言民间形意拳前辈功夫,诚得传统武学三昧。形意拳作为内家三拳之一,其法简而理奥,式拙而劲巧,今试从拳理、功法、传承三端析之。

一、形意拳理法溯源
形意拳肇基于姬际可"心意六合"之说,经李洛能化裁为五行十二形之体系。其核心在"象形取意",以动物搏击之态为形,以阴阳五行之变为意。视频中老者演练劈拳如斧斫木,钻拳似电破空,正合《拳经》"起如钢锉,落如钩竿"之要。尤其腰胯拧转时呈现"龙折身"之势,乃得形意"六合劲"真传——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即戴龙邦所谓"四象不过一阴阳,三节分明一气贯"之体现。

二、民间传承之功法特质
民间高手之可贵,在于保存了"练打合一"的古法。其站桩时三体式沉稳固正,显见"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功;发劲则遵"明劲-暗劲-化劲"次第,视频中老者震脚发劲声若闷雷,正是易骨洗髓的明劲功夫。尤为难得者,其演练崩拳时"半步一拳"间,已现"火机一发物必落"的穿透劲,此即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之遗韵。

三、武学传承的当代启示
今人习形意多囿于套路展演,而此老拳师犹存"打练结合"之古风。其招式间吞吐开合,暗合《内功四经》"松静为本,柔顺为用"之旨。然须明辨:真传形意非止于外形刚猛,更重心法体悟。昔孙禄堂言"拳术之道,首重中和",观老者收势时气沉丹田神光内敛,方知"形断意连,劲断意不断"的化境。

结语:
民间武学如璞玉浑金,此视频可窥形意拳"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智慧。然学者当知,传统武术非表演之资,实为修身之器。若能以科学态度析其理,以敬畏之心承其法,则中华武学真髓可不绝于缕矣。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