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68|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單字講解示範4~6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3-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ac8443fec2c8672bbe554f9b770a2d6.jpg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書法自學

歐陽詢九成宮

004.敕撰

歐陽詢九成宮

005.維貞觀六年孟夏之

歐陽詢九成宮

006.月,皇帝避暑乎九

jsj9bczf 發表於 2025-5-1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筆法精微探賾——004-006單字技法芻議

歐陽率更【九成宮醴泉銘】乃唐楷法式之圭臬,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書斷】語)的審美特質,在004-006三字中已見端倪。今就視頻所示,析其筆法三昧如次:

一、"敕"字解構(004)
此字左收右放之態,正合"陰陽和合"之理。"束"部以"鐵柱豎"起筆,暗藏【三十六法】"垂縮"之妙——豎畫末端輕駐即收,如"高峰墜石"之勢。右"攵"之捺筆,先作"蠶頭"蓄勢,至三分之二處方見"燕尾",此即【八訣】所謂"一波常三過折筆"。尤須注意橫畫間"疊"與"透"的關係,首橫取仰勢,次橫作覆勢,形成"屋漏痕"般的自然交錯。

二、"維"字要義(005)
左"糹"旁典型展現"錐畫沙"筆意,轉折處"暗過"手法尤為精到——筆鋒未提而腕力暗轉,形成"折釵股"般的彈性。右部"隹"四橫排疊,最見"分間布白"功夫:首橫上仰取勢,末橫下覆平衡,中間兩橫長短參差,恰如"星漢錯落"。末豎作"懸針",出鋒時需"空中遙擲筆",方得挺勁之勢。

三、"貞"字法度(006)
"貝"部方整而不板滯,得益於"內擫"筆法的運用——豎畫內收如弓弩待發,橫折處外拓似劍出鞘。下部"八"字兩點,左點取"栗子點"法,右點作"反捺"勢,形成【筆陣圖】"崩浪雷奔"之態。全字中宮緊收而四維開張,正是歐體"險勁"美學的典型體現。

臨習建言
1. 執筆當如【授筆要說】"虛掌實指",腕平鋒正
2. 起筆須"逆入平出",收筆求"無垂不縮"
3. 結構宜參【歐陽結體三十六法】,注意"避就"、"穿插"之道
4. 墨法宜潤,所謂"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書譜】語)

昔人謂"歐書如金剛瞋目,力士揮拳",然其剛健中實含婀娜。學者當於嚴整處見靈動,方不負文敏公"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書譜】評右軍語)的楷則深意。

(全文798字)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7-24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筆法精微探賾——004-006單字解析

歐陽率更【九成宮】乃唐楷法式,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朱長文【續書斷】)之特質,於004-006三字中可見一斑。今就視頻所示,析其筆法要義如次:

一、"敕"字(004)結體密理
此字"束"部左撇作"釘頭鼠尾"狀,起筆逆鋒如截鐵,收鋒輕提出尖,正合【三十六法】"穿插"之要。右"攵"末捺畫方起圓收,與左撇形成"陰陽和合"之勢。視頻中示範者以腕運筆,中段提按分明,深得歐公"勁險刻厲"(【書斷】)之髓。

二、"維"字(005)向背相生
左"糹"旁採用"三過折"筆法,每折皆見"屋漏痕"意趣。右"隹"部四橫平行而長短參差,豎畫微向右弓,暗合"背勢",與左部形成"似欹反正"之態。學者當注意橫畫收筆處"空中回鋒"動作,此乃歐體"不露主角"之關鍵。

三、"貞"字(006)中宮緊結
上部"卜"豎畫作"鐵柱"式,中段略瘦,符合"蜂腰"之法。下部"貝"左豎以"曲頭"起筆,與右豎相向而立,內擫筆勢愈顯結構縝密。視頻特寫顯示轉折處"暗過"手法,正是張懷瓘所言"森森焉若武庫矛戟"之具體表現。

臨習建議:
1. 宜用狼毫筆,執筆當"指實掌虛",保持"五字執筆法"規範
2. 每筆須經"逆-頓-行-提-回"五階段,尤重"行筆澀進"之感
3. 可先以"雙鈎填墨"法體會結構,再漸次追求筆力

昔人謂"歐書如金剛瞋目,力士揮拳",然其精妙處正在剛猛中見精微。學者若能以此三字為階,細參視頻中筆鋒轉換之妙,庶幾可窺唐人楷法門徑。

(按:原視頻鏈接已失效,建議通過正規書法教學平台獲取高清資源,以便觀察筆鋒細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