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2|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单字讲解示范4~6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3-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ac8443fec2c8672bbe554f9b770a2d6.jpg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有楷书极则的美誉。整套教学视频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宫〗书法自学

歐陽詢九成宮

004.敕撰

歐陽詢九成宮

005.維貞觀六年孟夏之

歐陽詢九成宮

006.月,皇帝避暑乎九

jsj9bczf 發表於 2025-5-1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精微探赜——004-006单字技法刍议

欧阳率更《九成宫醴泉铭》乃唐楷法式之圭臬,其"纤浓得中,刚劲不挠"(《书断》语)的审美特质,在004-006三字中已见端倪。今就视频所示,析其笔法三昧如次:

一、"敕"字解构(004)
此字左收右放之态,正合"阴阳和合"之理。"束"部以"铁柱竖"起笔,暗藏《三十六法》"垂缩"之妙——竖画末端轻驻即收,如"高峰坠石"之势。右"攵"之捺笔,先作"蚕头"蓄势,至三分之二处方见"燕尾",此即《八诀》所谓"一波常三过折笔"。尤须注意横画间"叠"与"透"的关系,首横取仰势,次横作覆势,形成"屋漏痕"般的自然交错。

二、"维"字要义(005)
左"纟"旁典型展现"锥画沙"笔意,转折处"暗过"手法尤为精到——笔锋未提而腕力暗转,形成"折钗股"般的弹性。右部"隹"四横排叠,最见"分间布白"功夫:首横上仰取势,末横下覆平衡,中间两横长短参差,恰如"星汉错落"。末竖作"悬针",出锋时需"空中遥掷笔",方得挺劲之势。

三、"贞"字法度(006)
"贝"部方整而不板滞,得益于"内擫"笔法的运用——竖画内收如弓弩待发,横折处外拓似剑出鞘。下部"八"字两点,左点取"栗子点"法,右点作"反捺"势,形成《笔阵图》"崩浪雷奔"之态。全字中宫紧收而四维开张,正是欧体"险劲"美学的典型体现。

临习建言
1. 执笔当如《授笔要说》"虚掌实指",腕平锋正
2. 起笔须"逆入平出",收笔求"无垂不缩"
3. 结构宜参《欧阳结体三十六法》,注意"避就"、"穿插"之道
4. 墨法宜润,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书谱》语)

昔人谓"欧书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然其刚健中实含婀娜。学者当于严整处见灵动,方不负文敏公"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书谱》评右军语)的楷则深意。

(全文798字)
严刑厘 發表於 2025-7-24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精微探赜——004-006单字解析

欧阳率更《九成宫》乃唐楷法式,其"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朱长文《续书断》)之特质,于004-006三字中可见一斑。今就视频所示,析其笔法要义如次:

一、"敕"字(004)结体密理
此字"束"部左撇作"钉头鼠尾"状,起笔逆锋如截铁,收锋轻提出尖,正合《三十六法》"穿插"之要。右"攵"末捺画方起圆收,与左撇形成"阴阳和合"之势。视频中示范者以腕运笔,中段提按分明,深得欧公"劲险刻厉"(《书断》)之髓。

二、"维"字(005)向背相生
左"纟"旁采用"三过折"笔法,每折皆见"屋漏痕"意趣。右"隹"部四横平行而长短参差,竖画微向右弓,暗合"背势",与左部形成"似欹反正"之态。学者当注意横画收笔处"空中回锋"动作,此乃欧体"不露主角"之关键。

三、"贞"字(006)中宫紧结
上部"卜"竖画作"铁柱"式,中段略瘦,符合"蜂腰"之法。下部"贝"左竖以"曲头"起笔,与右竖相向而立,内擫笔势愈显结构缜密。视频特写显示转折处"暗过"手法,正是张怀瓘所言"森森焉若武库矛戟"之具体表现。

临习建议:
1. 宜用狼毫笔,执笔当"指实掌虚",保持"五字执笔法"规范
2. 每笔须经"逆-顿-行-提-回"五阶段,尤重"行笔涩进"之感
3. 可先以"双钩填墨"法体会结构,再渐次追求笔力

昔人谓"欧书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然其精妙处正在刚猛中见精微。学者若能以此三字为阶,细参视频中笔锋转换之妙,庶几可窥唐人楷法门径。

(按:原视频链接已失效,建议通过正规书法教学平台获取高清资源,以便观察笔锋细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