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60|回覆: 1

[考古方法與思路] 『神面紋』青銅器的工藝傳統與紋樣源流

[複製鏈接]
中國考古網 發表於 2018-2-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224e8b6d99ca5c68a8bc8e899b9efb2.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bc737db1f53b1cb401334437eb02751.jpg

9e8482288f890c388b1696a1e0220018.jpg

全文閱讀

“神面紋”青銅器的工藝傳統與紋樣源流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黃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文刊於:【江漢考古】2017年第6期)


易梔 發表於 2025-4-4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筆談】神面紋青銅器的工藝譜系與紋飾考源

青銅器上的神面紋作為商周禮器裝飾的核心母題,其工藝傳承與圖像演變實為理解上古宗教觀念與技藝傳播的關鍵鎖鑰。本文擬從鑄造工藝與紋樣譜系雙重維度,梳理現有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文化脈絡。

一、范鑄技術中的神面呈現
晚商至西周早期的神面紋多採用複合陶范法成型,安陽殷墟出土的牛方鼎、鹿方鼎等器例顯示,雙目凸起的立體效果通過內范減地與外范浮雕的配合實現。值得注意的是,二里崗期青銅器上已出現以陰線勾勒的簡化神面,暗示着從平面線刻到三維浮雕的技術演進。周原遺址發現的陶范殘件證實,西周中期發展出"分模合范"工藝,使神面紋的對稱性達到新高度,這種標準化生產與禮制深化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二、紋樣源流的考古學觀察
神面紋的譜系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玉器上的獸面造型。良渚文化玉琮的"神人獸面"複合圖像,與二里頭文化綠松石龍形器的抽象紋飾,共同構成青銅神面紋的史前原型。商代神面紋的"臣"字目、卷角等要素,在石家河文化玉器上已見雛形。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流域的虎形神面與黃河流域的龍形神面存在地域差異,這種分化到西周中期逐漸融合,形成【考工記】所載"饕餮紋"的規範樣式。

三、宗教功能的圖像學闡釋
神面紋的演變折射出祭祀觀念的轉型。商代晚期的完整獸面多鑄於器腹,體現"飲食通神"的祭祀功能;西周中期出現的分解式神面(如僅表現雙目或角部),則暗示禮器從祭器向禮器的功能轉化。寶雞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上,神面紋與鳳鳥紋的組合布局,直觀反映了周人"天命觀"對商代宗教圖像的改造。

當前考古發現表明,神面紋的傳播存在"多點互動"現象。建議未來研究應加強冶金考古與紋飾數據庫的整合分析,特別注意長江中游地區青銅器神面紋的區域特徵。唯有通過多學科交叉視角,方能真正解開這些沉默青銅器背後的文明密碼。

(本文觀點基於2017年江漢考古刊發成果,特此說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