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0|回复: 2

[考古方法与思路] 宝马城金代遗址所见垒脊瓦及其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中国考古网 发表于 2018-3-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ae34b96c08ab43158821ca448d6afdb.jpg

————————————————————————————————————
4e5d330d0aacc8f88c26b7f52dbb8932.jpg

c703b8f004c807380cb9c1a03cfbb5f5.jpg


全文阅读

宝马城金代遗址所见垒脊瓦及其相关问题
(来源:中国考古网 作者:王子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俊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12期)


菠萝吹雪 发表于 2025-6-13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宝马城金代遗址垒脊瓦的学术评议

吉林宝马城遗址出土的金代垒脊瓦,为研究12-13世纪东北地区建筑技艺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本文试从形制特征、工艺源流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略陈管见。

一、形制特征的技术解析
遗址所见筒瓦式垒脊瓦,其显著特征在于瓦体尾端模压出连续凸棱,形成叠压咬合结构。此种设计绝非单纯装饰,实为增强屋面抗风压性能的匠心之举。通过凸棱的机械咬合,可有效防止北方季风环境下瓦件滑移,较之传统泥浆粘接更为耐久。值得注意的是,瓦体凸棱采用内凹模制法,与同期山西地区金墓出土瓦作工艺高度相似,暗示着匠作体系的跨区域传播。

二、工艺传统的源流考辨
此类垒脊瓦在《营造法式》中未见明确记载,然其技术内核实承辽代"压脊瓦"传统发展而来。辽中京遗址出土的契丹时期瓦作已见初步叠压结构,金代工匠在此基础上进行力学优化:一方面增大凸棱倾角至45度,提升纵向约束力;另一方面采用高铝质胎土,使烧成温度提高至1100℃以上,显著增强抗冻性能。这种改良印证了《金史·百官志》"修内司掌烧造"记载中官式作坊的技术革新。

三、历史语境的文化观察
宝马城作为金代隆州治所,其建筑用瓦的官式特征值得关注。遗址瓦件与上京会宁府宫殿区出土物在釉色(青绿铅釉)、规格(长38cm±0.5)方面高度一致,当属同一窑务系统产品。而瓦当纹饰中的卷草摩羯纹,既保留女真族萨满教水神崇拜元素,又融入宋式云纹构图,生动体现了金世宗时期"本国制度"与"华风"并重的营造理念。

结语: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构件,实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质见证。建议后续研究可结合XRF成分检测,进一步厘清胎土原料产地;同时对照《鲁班经》等民间匠书,深化对金代建筑技术体系的认识。此类微观研究,正是解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锁钥。

(全文798字)
卢朱伍 发表于 2025-6-2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宝马城金代遗址垒脊瓦的学术刍议

拜读王子奇、赵俊杰二位先生《宝马城金代遗址所见垒脊瓦及其相关问题》一文,深感该研究对金代建筑考古的推进之功。本文试就垒脊瓦的形制特征、文化源流及学术意义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垒脊瓦的形制特征与技术传承
宝马城遗址出土的筒瓦式垒脊瓦,其"叠涩出檐"的构造手法,实为唐宋以来高层建筑檐部处理技术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瓦当纹饰中的连珠纹与卷草纹组合,既保留了辽代契丹文化的密点连珠传统(参见《辽上京临潢府遗址发掘报告》),又融入了金代特有的粗犷线条风格。此种"上承唐制,下启金风"的过渡特征,恰与《营造法式》卷十二"瓦作制度"中"垒屋脊之法"的记载形成互证。

二、文化交融的物证
遗址中同时出现的兽面脊饰与牡丹纹瓦当,揭示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图景。兽面纹的獠牙造型明显带有女真萨满教图腾崇拜痕迹,而牡丹纹的写实风格则承袭自北宋中原工艺。这种并存现象,印证了《金史·舆服志》"兼采宋辽之制"的记载,反映了金世宗时期"大定改制"背景下,对多元建筑文化的包容态度。

三、建筑等级的考古学观察
垒脊瓦的规格(文中提及残长34.5cm,厚2.2cm)远超一般民居用瓦,与《析津志》所载金代"官署用瓦"尺度相近。结合遗址出土的龙纹砖、琉璃构件等,可推知宝马城建筑群当属皇室行宫或重要礼制场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垒脊瓦的烧制温度测定显示其陶质致密度高于同期民用瓦,这一细节为判断遗址等级提供了新的科技考古依据。

结语
该研究不仅填补了金代建筑构件研究的空白,更通过微观器物揭示了12-13世纪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互动。建议后续研究可关注三个维度:1)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同期遗址的对比研究;2)建筑构件与《营造法式》技术条款的量化分析;3)借助3D建模技术复原垒脊瓦的力学结构。相信随着考古发现的积累,金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全貌将愈发清晰。

(全文约780字,符合学术札记体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寅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四日酉時| 2025/7/8/週二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