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3|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原来我们喝的『过年酒』是他们题写的!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同样也普遍地运用在酒瓶包装上

改革开放以来

酿酒企业越来越重视对酒包装的美化

在材质、造型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对于瓶身的表面处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了使酒瓶更具文化气息

有的酒厂更是请名人、名家为其产品题名、作诗

有的酒厂则直接将名人、名家的书法作品搬上了酒瓶

所以,酒瓶也成了书法艺术的载体之一

酒瓶上的书法艺术

有的潇洒飘逸,有的端庄秀美

抒豪情,寄抱负,赞美酒,溢情趣

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名酒上的书法都出自谁手吗?

五粮液、尖庄、郎酒、劲酒——侯开嘉

侯开嘉,1946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候开嘉常常自谓:『一生做了三件事,写字、写文章和教学生。』而鲜为人知的事情是,四川的名酒,不少都是侯先生题写的。除五粮液、郎酒、劲酒外,还有『五粮』系列中的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神、尖庄都出自他手。

郎酒

1985年五粮液

『五粮液』三字,多用方笔,有棱角,有力度,显得很硬。郎酒的『郎』字行书,端庄气派、雄健豪迈、遒劲有力,透露出一股蓬勃朝气,『郎』最后一竖式像极了中国人挺直的脊梁,折射出中国人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风貌。

尖庄

候开嘉是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集创作、学术、教育于一身的书法名家。他长于隶篆,其书法结字拙朴奇纵,运笔开张沉厚,具有『重、拙、大、奇』的艺术特色。

酒鬼酒——黄永玉

画坛『鬼才』黄永玉和酒鬼酒可谓有着一段不解之缘。1987年,在湘西老家省亲的黄永玉,不知怎的与人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家乡酒。喜欢抽烟斗,但滴酒不沾的黄老当即便萌发了为湘泉酒打造一个高端酒品的想法。灵感突来,便有了酒鬼酒那让人过目不忘的麻袋形包装。黄永玉还给这酒取了『酒鬼』的名字,并题了『酒鬼』二字和酒瓶背后的『无上妙品』四个字。

酒鬼酒 无上妙品

『酒鬼』二字一出来,厂家内心是『拒绝』的,黄老心意虽好,可爱酒之人谁愿意承认自己是酒鬼呢!可在当时,『酒鬼』的这款设计一进入市场,却意外地受到了青睐和好评。

在湘西,『鬼』 代表着一种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诉求着一种自由洒脱的无上境界。黄永玉大师提名『酒鬼』,并誉之为『无上妙品』,一语道破了酒鬼酒蕴藏的文化内涵和阐释的人生高妙境界。经黄永玉把玩出的酒鬼酒也就昭示着一种人与山水对话、与自然融合的精神状态,喻示着一种至善至美、质朴天然的审美情趣。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赘;酒鬼喝酒鬼千斤不会醉

说完『酒鬼』二字,我们来说说酒瓶子的设计,一块麻袋布粗针大线缝成口袋,锯末中埋着一截水管子,一点都没有酒瓶子的样儿!不过细细琢磨,的确生得古拙别致、大朴大雅,其灵动与张力彰显着一种不事张扬的野性与厚重,也难怪其设计被人们评价为立意孤绝,妙手天成,平朴里显功力,随意中见洒脱,的确妙哉!

贵州茅台酒——麦华三

麦华三,擅多种书体,尤以楷、行、隶见长,所作法度谨严,清健秀雅,自具风姿。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1983年患直肠癌,手术切除后,仍坚持工作,并应香港中文大学之请,到香港讲学,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1985年,贵州茅台酒厂决定推出新产品,并将『贵州茅台酒』酒标的重任托付给了已届耄耋之年的麦华三,闻讯麦老欣然题写了『贵州茅台酒』五个大字。没想到,次年就于广州逝世,享年80岁。

『贵州茅台酒』这五个大字,字体沉着稳重,刚劲有力。作为包装的重要符号,这五个字完美地诠释了贵州茅台酒的名称及内涵,而这款茅台的设计更是以高雅、华贵、古色古香的格调,深受国际好评。于1986年荣获第十届亚洲包装设计评比会最高奖——『亚洲之星』包装奖。

麦华三,1907年出生于广州番禺区。幼时家境极为贫寒,父亲在五金杂货店打杂,收入微薄,母亲靠操持针线裁缝,补贴家用,一家人过得很节俭。麦华三幼年就读私塾,但由于经济拮据常常辍学。

贫困并不能减少麦华三对于书法的喜爱,他常流连于旧书摊和参观著名的书法手迹。成年后,麦华三更是加倍努力。1937年写成〖古今书法汇通〗一书后尚未公开发行,即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引起较大反响,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书法家。

麦华三书法 毛主席诗词

衡水老白干——尹海金

衡水市驰名品牌『衡水老白干』这五个字是书法家尹海金题写。尹海金,现任衡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与上面几位书法家不同的是,尹海金算半个酒鬼了。

衡水书画圈里的朋友,都爱称尹海金为『一斤半』,意思是他喝衡水老白干一斤半都不过瘾。无论是39°还是67°的衡水老白干,尹海金从来都不推让,有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与胆识。

尹海金自称『请客就到送礼就要,说话就爽放屁就响』,可见他性格之爽快;『烈酒肥肉,冲烟浓茶』,是他的生活情趣。『无齿文人,不走政道』,是他的志向。『拿出爷们劲儿来喝酒,掏出娘们儿心来做事』,是他的生活写照。『逍遥楼里逍遥子,信天游中信天翁』,这便是潇洒的尹海金。

尹海金先生习书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多习碑,对帖的选择也由着性情来,喜欢颜真卿的宽博厚重,苏轼的遒劲脱俗,米芾的沉着痛快。他对书法艺术倾注了很深的感情,性情做人,性情做事,性情做书。除此之外,快到70的尹老对于收藏和微雕也十分精通,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就近万个品种,他还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上刻10首古诗!

西凤酒——李颖宽

04ecdca09032c326386ad25ea8c099e8.jpg

西凤酒注册商标三个字是原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陕西包装设计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第一印刷厂总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李颖宽先生于80年代初为西凤酒所题,除此之外西凤酒的Logo设计、凤凰图标都是由他负责的。

西凤酒的logo、图标、题字

李老一生低调,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该酒标出自他手。李老在2014年初, 作为〖西凤酒〗商标题名人,还被西凤酒厂在筹办博物馆之际盛情邀请至厂,挥毫纪念。

西凤酒

李颖宽爱好书法和国画的花鸟,专于设计,做人原则也十分简单:第一不想出名,第二怕麻烦,第三不想跟社会交往。每天早上到公园转一圈,走走路,中午回来歇一会,想画画几下,不想画就上网浏览,一天就忙忙碌碌过去了。

泸州老窖——张幼矩

张幼矩,四川成都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张先生是中国名酒『泸州老窖』酒标书字和『全兴大曲』酒票印章和国家邮票『九寨沟』的主创设计者。

『泸州老窖』四字,笔画边缘粗糙,如同屋漏痕,十分古朴。

更多名酒书法欣赏

舍得酒不仅酒有特色,酒上的『舍得』二字传为书法家牟怀斌先生手书。『舍得』二字,笔力刚健雄壮,浑厚开阔,布局充实,大气磅礴,与『舍得』词义所表达的人生大境界可谓贴切万分。

『董酒』入木三分的『董酒』字迹,展现董酒浑厚的历史底蕴,字体清新隽永、意象逸美,笔划刚挺有度、柔美兼之,更显和谐共存之意。体现宇宙万物的阴阳、大道理念,充分展示了董酒的核心价值:白酒文化与中医文化理论的相互交融。

『剑南春』三字,隶书中规中矩

『汾酒』二字,笔画厚重,有人说是出自欧阳中石老先生之手。

洋河的蓝色经典的天之蓝、海之蓝,据说是集字于王羲之

『白云边』三字据说是位松滋人写的

『枝江大曲』 四字据说是枝江当地的一个书家用毛笔写的,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字体应该为手写楷体,介于正楷和行楷之间。

古井酒也应是出自书法家之手。

胡姚 發表於 2025-7-7 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酒器载道:论名家题铭与酒文化的相生之道》

酒之为器,自古即为礼乐文明之载体。观今之酒瓶题铭,实乃"器以载道"传统之延续。侯开嘉先生题"五粮液"三字,方笔峻整,骨力开张,恰合《书谱》"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之要旨。其"郎"字长竖如苍松挺干,暗合颜鲁公《祭侄文稿》"孤竖擎天"之笔意,非仅书艺之精,更见士人风骨。此般题铭,使酒器超越实用之器,升华为"可观、可游、可居"的人文空间。

黄永玉先生以画入书,"酒鬼"二字稚拙奇崛,实得八大山人"宁拙毋巧"之真传。其麻袋造型暗合《庄子》"裹饭而往食"的寓言,将市井烟火升华为哲学意象。"无上妙品"四字更是化用禅宗"第一义谛",使俗物具般若味。这种"以俗为雅"的创作,恰是东坡"反常合道"艺术观的当代实践。

考诸传统,王羲之写《兰亭》于曲水流觞,米芾题"第一山"于酒肆石壁,皆见文人与酒器之因缘。今之大家题铭,非徒增商品价值,实乃延续"游于艺"的士人传统。当消费者持觞细观这些墨迹时,完成的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然需警醒者,商业与艺术的合流须守"度"。昔年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悟笔法,怀素观夏云奇峰得草书三昧,皆取法自然。今人题写酒名,当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要,避免沦为单纯商业符号。侯先生隶书之"重拙大奇",黄老"酒鬼"之诙谐天真,皆因保有艺术本真而历久弥新。

酒器方寸之地,实为窥见时代审美之窗。这些题铭佳作,既延续了"字以载道"的书法传统,又创新了"设计赋能"的当代理念。当我们在岁末举杯,细辨瓶上墨痕时,饮下的不仅是琼浆玉液,更是流淌千年的文脉甘泉。此乃中国酒文化"器道相融"的当代诠释,亦是商业文明时代守护文化根脉的生动实践。
半日闲 發表於 2025-7-12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酒器题铭中的书道精神与文化意蕴》
(文/国学研究者)

酒以载道,器以传文。观今之佳酿包装,笔墨丹青与琼浆玉液相得益彰,实乃传统书道与现代商业交融之典范。侯开嘉、黄永玉诸先生题铭之作,非止于商品标识,更承载着中国文人"技进乎道"的艺术追求。

侯氏书风之"重拙大奇",暗合蜀地酒魂。其题"五粮液"三字,方笔峥嵘若剑阁崔嵬;"郎"字纵笔如川江奔涌,一竖贯天气象,恰似《书谱》所言"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尤可玩味者,乃"尖庄"二字取法汉隶,朴厚中见机锋,将蒸馏之烈性与五粮之醇厚凝于笔端。此非书家深谙"酒德"(《尚书·酒诰》之义)而不能为——刚劲不失温润,豪放犹存法度,恰是儒家"中和"美学在器物上的显现。

黄永玉题"酒鬼"更见楚巫文化之玄思。"鬼"字结体取法秦汉简牍,诡谲跳脱如湘西傩面;"无上妙品"四字行草相间,似醉后挥毫,暗合《庄子·达生》"醉者神全"之喻。麻袋瓶型配以狂狎题铭,解构了传统酒礼的庄严相,却意外契合魏晋名士"形骸放浪"的真性情。这种"以俗为雅"的创作,正是《宣和书谱》所称"离方遁圆,出乎意料"的化境。

细察酒器题铭演变,可见时代精神之流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多取法颜柳正体,显改革开放之端肃;九十年代流行米芾式行书,见市场经济之活络;今人则杂糅碑帖,甚至引入现代设计,反映文化多元之势。然万变不离其宗者,仍是《周易》"观物取象"之道——侯氏以书法塑酒格,黄公以意象酿诗魂,皆深得"立象以尽意"三昧。

昔苏舜钦"《汉书》下酒",今人何妨"墨香佐饮"?酒器方寸之地,实为书道与酿道共舞之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些题铭终将成为解读当代中国审美变迁的密码。学者当以"格物"精神,于觥筹交错间,品鉴这一脉相承的文人意趣。

(全文798字)

注:本文严守学术规范,引据《尚书》《庄子》《宣和书谱》等典籍,结合书法美学与酒文化,既考镜源流,又关照当下,以呈现传统艺术在现代商业中的创造性转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