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1|回覆: 1

[詩詞賞析] 每晚品詩|爆竹聲中一歲除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2-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釋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夏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着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戶,他們都忙着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着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還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向日岫 發表於 2025-3-31 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元日】詩學發微

王安石此作以歲首民俗為經,以天地陽和為緯,構建出宋人新年儀典的生動圖卷。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運用通感修辭,使聽覺的爆裂聲具象化為時間更迭的刻度,其中"除"字尤見錘鍊之功,【說文】釋"除"為"殿陛也",此處引申作時序更替之象,暗合【周易】"革故鼎新"之義。

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展現物候與人文的雙重智慧。屠蘇酒作為元日特飲,其製作遵循【肘後備急方】古法,以藥入酒祛疫,而"入"字巧妙將自然之氣注入人文儀式,體現天人相應的哲學觀。後聯"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二字疊用既狀旭日初升之貌,又暗含【楚辭】"暾將出兮東方"的典故,使空間意象獲得時間維度。

結句"新桃換舊符"實為全詩點睛,桃符制度可溯至【山海經】神荼鬱壘之說,王安石以器物更新喻政治革新,與其【周官新義】"變風俗,立法度"的變法思想形成文本互涉。此詩表面寫歲時風物,內裏卻貫穿着改革家"天道變而不失"的深刻哲思,堪稱宋代風俗詩與政治詩的完美結合。

(全文4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