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2|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傳統功夫美女表演武當太極劍法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2-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琪思亂想 發表於 2025-7-15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武當太極劍演武小議】

武當劍法,源出道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實乃"形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之上乘功夫。今觀民間女子演劍,雖未盡得玄門真傳,然其"劍走輕靈,身隨劍轉"之態,已得太極三昧,可資一論。

一、劍法源流考
武當劍譜載:"劍器之運,貴在圓活"。此女起手"仙人指路"一式,腕轉三寸而劍鋒畫弧,暗合【周易】"曲成萬物"之理。其"玉女穿梭"時足踏九宮步,雖未臻"步如臨淵"之境,然進退間已見"履罡步斗"雛形。昔年宋唯一真人【武當劍術】有云:"劍之動靜,陰陽具焉",觀者當於劍鋒轉折處,體察剛柔相推之妙。

二、身法氣韻辨
太極劍講究"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此女"白蛇吐信"一式,腰胯先轉而後劍出,恰應【太極拳論】"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訓。尤可貴者,其"金雞獨立"時目隨劍走,神光內斂,正是道家"收視返聽"功夫。然細察其呼吸節奏,偶有與劍勢相違處,此【黃庭經】所謂"呼吸元氣以求仙"者,尚待火候。

三、民間傳承思
今民間習劍者,多囿於形似。此女演練雖稍欠"運劍如抽絲"之綿長,然"野馬跳澗"一式騰躍不失沉穩,已得"重裏現輕"真意。昔張三丰祖師見蛇鵲相鬥而悟劍道,可知武學真諦本在自然。民間演練縱未達"劍神合一"之境,然存此道脈,正合【道德經】"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之深意。

結語:
此演武雖非玄門正統,然劍勢圓轉處自見太極陰陽之象,足證"道在瓦甓"之理。若學者能由形入神,參以【悟真篇】"陰陽得類歸交感"之旨,則庶幾可窺武當劍道堂奧。至若網絡傳播古法,但存其真,不苛其全,亦是"道術將為天下裂"時代之善巧方便也。

(全文共798字)
忍隱待時 發表於 2025-7-28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武當太極劍法表演小議】

武當太極劍法,實乃道家武學之粹,其理法淵源可追溯至三豐祖師"以劍載道"之旨。今觀視頻中女修演練,雖市井演武難窺堂奧,然劍勢流轉間,猶見"圓活連貫"之要義,誠可作初學參研之資。

按【武當劍譜】所載,太極劍講究"劍如游龍,勢若行雲",其十三勢中"抽帶提格"諸法,在視頻第三式"玉女穿梭"處可見端倪。女子腕轉三寸而劍花成環,恰合【周易】"曲成萬物"之象,然細察其"白蛇吐信"一式,出劍時肩肘未松,此乃初習者常見之病。昔年李景林將軍示劍,特重"三尖相照"之理,謂"劍尖、鼻尖、腳尖"須成一直線,今觀演者下盤未與劍勢相合,實為可惜。

此套劍法暗合河洛數理,起勢"仙人指路"當對應離卦方位,而收勢"懷抱陰陽"又歸太極原象。視頻中演者雖未臻"形與意合"之境,然其"金雞獨立"接"回頭望月"二式,已得"陰陽相濟"三分神韻。按道家丹經所言,劍器乃"水中金"之象,習劍即是煉炁,觀其劍尖顫動頻率,可知內勁未達"其細如縷,其堅如鋼"之境。

今人習劍多務華彩,然武當真傳講究"大巧若拙"。視頻中"風卷荷葉"一式旋轉過疾,已失"運劍如抽絲"之要訣。憶及陳微明先生【太極劍】有云:"劍法之妙,全在緩急相間,如文人運筆。"演者若能參詳此理,則虛靈頂勁、沉肩墜肘諸法自可漸入佳境。

此等民間演武,雖不及道門秘傳之精微,然女子能持劍演八卦方位,已屬難得。若假以時日,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方不負武當劍"以武入道"之本旨。學者當知,太極劍法不在形似,貴在神傳,觀者亦當以"得意忘形"之心品其三昧。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